(共22张PPT)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1课时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飘忽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我们的祖先了解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完成书本的P16和P17的阅读部分,了解下古代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认为天像张开的伞,或是一个斗笠,地像被覆盖着的盘。
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
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书本P17 图2-5)
麦哲伦率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球体
从西班牙出发,一路向西,首先进入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艰难的横渡了印度洋,再经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终回到西班牙。
证实“地球是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确证
小试身手
A
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实例
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月食现象
站的越高,望的越远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二、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三、地球有多大
毛泽东有诗说: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个地方指的是赤道 (1里=500米)
北极
南极
地心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从极半径和赤道半径所呈现的数据中,你得出来什么结论?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看出地球是一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极半径:地心到极点的距离。
赤道半径:地心到赤道的距离。
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的地球模型。
作用:便于人们间接地去了解和认识地球。
四、地球仪
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不同?
1.地球仪上有一些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线,如经线和纬线。
2.地球仪上存在的地轴(假想轴),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
3、地球仪上有各个国家间的分界线,国家名字等文字,
真实的地球没有。
4、地球仪整个是一个平面,真实的地球有山川、河流、盆地、峡谷,
是凹凸不平的。
南极
北极
地球仪构成
(5)长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并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缩短,至南北两极为一点。
(3)形状:圆圈(除极点外),所以纬线也称为纬线圈。
(4)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2)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1、纬线的特征
(1)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
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五、纬线和纬度
实质是地球上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夹角
N
N
N
N
S
S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2)纬度的变化规律:
0°
30°N
60°N
90°N
0°
30°S
60°S
90°S
北纬
南纬
北增北纬
南增南纬
100
00
100
A
B
10 ° N
10 °S
600
500
700
C
60 ° S
200
300
100
D
20 ° N
练习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基多的赤道纪念碑(P20阅读)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
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看图观察: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一条纬线?
(4)重要的纬线及纬度
0°
23.5°N
66.5°N
90°N
23.5°S
66.5°S
90°S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圈
(5)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
1.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
①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太阳是圆的
③月球是圆的 ④人越往山上爬,看到地平圈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D
B
随堂演练
3.家住北极的咸蛋超人有一天想拜访住在南极的面包超人,并决定
“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
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
A.2万千米 B.4万千米 C.6371千米 D.12742千米
4.假设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环绕赤道一圈,大约需( )
A.40小时 B.400小时 C.80小时 D.800小时
5.纬线指示的方向(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6.下列纬度属于北半球和中纬度的是 ( )
A.20°N B.40°N C.20°S D.70°S
D
B
B
B(共25张PPT)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2课时
课前回顾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课前探究:(阅读P19-P22)
1.什么是纬线?
2.什么是经线?
3.经纬线有哪些不同?
4.纬度是如何规定的?
5.经度是如何规定的?
6.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赤道
一、经线和经度
经线的特点
长度:
形状:
关系:
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等长
半圆。与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相交于南北两极
经度概念: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它们标度的度数。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
向东和向西各为180°,0 经线向东称东经和向西称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把它叫做180°经线。
0°
10°
10°
20°
20°
30°
30°
180°
180°
本初子午线
(西经)
(东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经度的分布规律
30°
40°
35°E
15°
0°
15°
15°W
160°
180°
160°
160°E
65°
55°
45°
55°W
35°
练习
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
相加等于180;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
东西半球的判读
东西半球是按照20°W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0 °经线穿过大陆,若以此为分界线,会将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而20°W和160°E基本上从海洋穿过避免了这种尴尬。
思考:为什么不直接用0 °经线和180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
15°W 17°E 34°W 150°E 170°E 175°W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西半球:160°E-180°-20°W
0°经线位于东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口诀:小小东(东经小于160°,西经小于20°的在东半球)
大大西(东经大于160°,西经大于20°的在西半球)
规律:
易错警示
半球的划分:
由于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赤道,因此南纬都属于南半球,北纬都属于北半球;由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不一样,因此东经不一定属于东半球,西经不一定属于西半球。
认识本初子午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地面上,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
纬 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
圈的圆圈
每一条纬线
自成纬线圈
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
缩短,到极点时成一点
东西方向
经 线
起点
赤道( 0o )
度数
划分
向北、向南各分为90o
半球
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
纬线的弧线
每一条经线是半圆
每条经线长度相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0o )
向东、向西各180o
200W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时,我们可以根据票上的座位号(几排几座)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那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地球表面的任意一点的位置呢?
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利用经纬网定位
0°
15°
15°
30°
30°
45°
45°
0°
30°
15°
30°
15°0
45°
A
B
C
45°
A: 30°N、15°W
B: 15°S、30°E
C: 30°N、30°E
暑假期间一中国小朋友,写信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美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0、经度1600的地方一同度假。他们能聚会在一起吗?可能发生什么差错呢?
不能聚会在一起的
讨论
经纬网的其他形状(P23-25)——制图方法不一样
侧视位经纬网(经线、纬线都不是直线而是弧线,沿东西方向延伸的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
直线形式经纬网(经线、纬线均为直线,横纬竖经)
俯视位经纬网(纬线是一个个圆圈,经线从极点向外呈放射状直线)
1.纬线指示的方向(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2.下列纬度属于北半球和中纬度的是 ( )
A.20°N B.40°N C.20°S D.70°S
3.下面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经线是最长的经线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的经线都是平行的
B
B
随堂演练
C
纬度 经度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纬度
A
B
C
D
4.读经纬网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下表。
(2)A所在的纬线的形状是_________。
(3)A所在经线的长度与B所在经线的长度_________。
(4)B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方向。
40°N
170°E
20°N
170°W
40°N
150°E
25°N
175°E
西
西
东
西
北
北
北
北
中
低
中
低
圆形
相等
东南(共22张PPT)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3课时
毛主席在诗词《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要看一千河。”日月星辰每天都会东升西落,我们也在寒来暑往中渐渐长大。
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的运动又有什么意义?
“地心说”与“日心说”(P26-27阅读)
思考: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视角不同)
3.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一、地球自转的定义和特点
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叫作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看是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看是顺时针方向。
地球自转的特点:
2)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黑夜
白天
晨昏线
想一想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的产生
?
二、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晨昏线
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
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1)昼夜更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
断更替。
2)时间差异: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自转产生
时间的差异,东面的时间总是比西面早。(东早西晚)
正
午
日
出
日
落
上午
下午
西
东
作息时间表:
刘楼镇初级中学上午:
第一节 08:00-8:45
第二节 09:00-09:45
第三节 10:15-11:00
第四节 11:15-12:00
乌鲁木齐第八中学上午:
第一节 10:10-10:55
第二节 11:05—11:50
第三节 12:20-13:05
第四节 13:15-14:00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试想:若地球不自转,会不会有上述现象的发生?
昼夜的交替
不同经度的地区的时间不同等等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课堂小结
地球自转
自转
方向
周期
旋转轴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天(约24小时)
地 轴
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一、地球公转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地球绕太阳做自西向东的运动
地球公转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
地球公转特点
产生四季的变化: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受到太阳照射的不同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季节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
昼夜长短变化
小结
易错警示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分析这种现象的周期是一天还是一年,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自转:如昼夜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的东早西晚等等;
公转:四季的变化、每天正午时刻物体影子的变化等。
1.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随堂演练
点拨:北逆南顺自西向东
B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C
3.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①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