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精练15.《平凡的世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精练15.《平凡的世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2 22:3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生推荐名著精练15
《平凡的世界》精练
一、填空题。
1.《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除本部代表作以外,他另一部作品《人生》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影响很大。
【答案】路遥 王卫国
2.田福堂作为双水村的支部书记,做的最为惊天动地的两件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偷水 炸山
3.孙少平救过很多人,高中时救过________、_________,做揽工汉时救了打工妹__________,到煤矿挖煤又救过工友。
【答案】侯玉英 郝红梅 小翠
4.孙少平上高中时被同学们戏称的欧、亚、非三种面馍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面馍 玉米面馍 高粱面馍
5.孙少安挣到钱后在胡永合的建议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在弟弟孙少平的分析下才转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打算投资拍摄电视剧 出资修建了村小学
6.在孙少安砖窑的点火仪式上,最后一棒点火的“火炬手”是__________。
【答案】周文龙
7.《平凡的世界》非常关注女性的命运,在这部作品中女性虽然是配角,但是作者对她们不幸的命运给予了深深的同情,这些女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田润叶 孙兰花 郝红梅
8.爱情是《平凡的世界》思考的沉重话题之一。书中的爱情大都带有悲剧色彩,如田润叶和孙少安的爱情,孙少安与____________的爱情,孙少平与___________的爱情,田润生和___________的爱情等等。
【答案】贺秀莲 田晓霞 郝红梅
9.《平凡的世界》中特意写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村新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如___________成为妇女主任,___________在经济转型中逐渐对孙少安的生产经营提出自己的意见,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答案】贺凤英 贺秀莲
10.农村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后,一些村干部不再热心村里的公共事务,甚至对于邻里纠纷也不予解决: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了利益,例如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了集体活动,失去了存在感,如___________。这就具体而微地指出了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干部的作用问题。
【答案】田福堂 孙玉亭
二、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凡的世界》的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金波和孙少平从小一块耍大,他当兵时唱的一首歌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B.孙少平给明明买了一只狗,明明给小狗起名叫“小黑子”。
C.孙少平在班上偷偷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老师发现,但老师并没有责备他。
D.田润生最后和郝红梅结婚了。
【答案】C
2.下面关于路遥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重要的代表作,曾获“茅盾文学奖”。
B.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
C.路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
D.贾平凹对其评价:“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答案】D
3.孙玉亭是双水村的点子大王,下列事件不是孙玉亭建议的一项是( )。
A.抓纸蛋抽猪应对生猪交售任务。
B.孙少安砖窑的“点火仪式”。
C.豁坝缓解本村早情。
D.喝醋化解“鱼刺事件”。
【答案】C
4.下列书信片段中,与孙少平无关的一项是( )。
A.盼着鸿雁早飞来。
B.不要见怪,不要见外。
C.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
D.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
【答案】C
5.农历八月十四,双水村有一个传统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打枣节
C.石圪节 D.秧歌节
【答案】B
6.阳沟曹书记的老婆得知孙少平之前教过书,给他换了一个什么工种?( )
A.扔砖头 B.捡矸石
C.钻炮眼 D.提泥包
【答案】C
7.对双水村公众来说,被比作像基辛格第一次去中国一样爆炸的“新闻”是( )。
A.金富犯罪集团的绳之以法
B.孙少平给金三锤辅导作文
C.由集体生产转为生产责任制
D.金强与孙正红结亲
【答案】B
8.某章开头引用乡谚“强扭的瓜不甜”,此章描述的主人公是( )。
A.田润叶与李向前 B.杜丽丽与武惠良
C.田润生与郝红梅 D.孙兰花与王满银
【答案】A
9.“链子嘴”田五曾编过一个小曲,分别把哪两位比作杨宗保和穆桂英?( )
A.金俊文、张桂兰 B.田润生、郝红梅
C.金强、孙卫红 D.孙少安、贺秀莲
【答案】D
10.责任制后,双水村的能人们纷纷做起了生意,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
A.金俊武——育树苗
B.田润生——长途版运
C.金光明——养蜂
D.田海民——养鱼
【答案】C
11.《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无奈的一声长叹,只得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造成孙少安痛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B.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C.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
D.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
【答案】A
1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社时,他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这里的“拢合”与“散伙”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三、问答题。
1.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价《平凡的世界》时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试简析这一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时间跨度大,从1975年到1985年,正是中国发生历史大变革的时代。②涵盖社会各个阶层,从农村到乡镇乃至省城,从农民到基层干部乃至党的高级干部,从普通学生到文化站工作人员乃至高级作家、诗人,从普通煤炭工人到能源部。③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农村的生产生活到学生的学习、工人的工作,从柴米油盐的普通生活到人与人的精神恋爱,从解决邻里纠纷到国家大政方针。
2.简述孙少平抗争命运的感人历史,并评价其代表的典型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孙少平抗争命运的感人历史:①饥寒交迫中度过高中时代,坚持读书;②回村劳动,不忘关注国内国际大事;③到黄原揽工,受尽折磨,坚持不懈,打工所得供应家庭支出和妹妹的学费,此时仍不忘读书;④成为煤炭工人,接受超强度的采煤工作考验,还坚持自己的精神自由;⑤为救工友身受重伤,回到煤矿照顾惠英嫂一家。
典型意义:孙少平的奋斗史,代表的是“文革”后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优秀青年在农村经济改革后接受生活磨砺,最终成为时代脊梁的过程。他思考了生命的意义,感谢自己贫苦的出身带来的磨难,并把它看作是上苍赐予的财富,欣然接受并努力让生命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
3.贺凤英与贺秀莲分别体现了两代女性在不同时代的大变革面前,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新气象,但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贺凤英和贺秀莲虽然同是山西贫苦地区出生的女子,也都积极投身她们正在经历的大时代,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她们的觉醒也有一定的差别。贺凤英正处在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她与丈夫一起在时代的裹挟下,积极投身到了时代的洪流之中。贺凤英做了双水村的妇女主任,对公共事务十分热心,以至于公而忘私,疏于经营自己的小家庭。这与旧时代恪守“三从四德”的妇女有着天壤之别。贺秀莲是贺凤英的晚辈,青春生命正处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时代,她与丈夫孙少安一起率先建了砖厂,实现了发家致富,在此期间,她不断给丈夫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丈夫走投无路时给予帮助,提出新的突破思路。在生活生产中,她成为“财务总监”,逐渐掌握了一部分话语权。这比贺凤英的觉醒又前进了一步。
4.《平凡的世界》善于使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试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纵比:把田福堂在农村改革前的跋扈与改革之后的不作为进行对比,把冯世宽在原西县的冒进与在黄原做田福军的副手时的踏实进行对比。
横比:把孙少安和孙少平进行对比,把田福军与冯世宽进行对比,把孙少安与田海民进行对比。
5.分析《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世界”的内在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作家路遥看来,他写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他所写的人物也是一群平凡的人物,但就是这群平凡的人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上演着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肺腑的故事。②“平凡的世界”还意味着作者采取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作者无意于夸张和扭曲,他只是走入生活,并力求走入人物的内心,去探究生命的意义。
四、片段阅读题。
(一)
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愈加变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个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
他蹽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这也许就是那几个黑面馍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怜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这种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可是除过他自己,谁又能知道,他那两只线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只是由于鞋的遮掩,才使人觉得那袜子是完好无缺的。)
他径直向饭场走过来了。现在可以断定,他就是来拿这几个黑面馍的。值日生在他未到馍筐之前,就早已经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饭碗离开了。
他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梁面馍。筐里还剩两个,不知他为什么没有拿。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得朝三只空荡荡的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盒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莱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房后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掺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1.选文第一自然段突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对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具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突出了环境的苍凉和死寂,这为下文主人公孙少平的出场渲染了凄楚的气氛,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深深的关切和同情。
2.选文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活贫困,衣着十分朴素,营养不良,性格坚毅。
3.在描写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时,作者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这些细节描写极为生动地表现了孙少平高中生活的艰辛。“蹽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说明孙少平肚子已经十分饥饿;“扭头瞧了瞧”“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表现了孙少平想维护自己起码的自尊;“狼吞虎咽地吃”写出了孙少平生活的艰辛。
(二)
农历八月十四日,双水村沉浸在一片无比欢乐和热闹的气氛中。一年一度打红枣的日子到来了——这是双水村最盛大的节日!
这一天,全村几乎所有的人家都锁上了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提着筐篮,扛着棍杆,纷纷向庙坪的枣树林里涌去了。在门外工作的人,在石圪节和县城上学的学生,这一天也都赶回村里来,参加本村这个令人心醉的、传统的“打枣节”……
一吃完早饭,孙少安一家人就都兴高采烈地出动了。孙玉厚两口子提着筐子;兰香拉着秀莲的手,胳膊上挽着篮子;少安扛着一根长木棍;少平背着笑嘻嘻的老祖母;一家人前呼后拥向庙坪赶去。他们在公路上看见,东拉河对面的枣树林里,已经到处是乱纷纷的人群了。喊声、笑声、棍杆敲打枣树枝的噼啪声,混响成一片,撩拨得人心在胸膛里乱跳弹。
在孙少安一家人上了庙坪的地畔时,打枣活动早已经开始了。一棵棵枣树的枝杈上,像猴子似的攀爬着许多年轻男人和学生娃。他们兴奋地叫闹着,拿棍杆敲打树枝上繁密的枣子。随着树上棍杆的起落,那红艳艳的枣子便像暴雨一般撤落在枯黄的草地上。
妇女们头上包着雪白的毛巾,身上换了见人衣裳,头发也精心地用木梳着口水,梳得黑明发亮;她们一群一伙,说说笑笑,在地上检枣子。所有树上和地上的人,都时不时停下手中的活,顺手摘下或捡起一颗熟得酥软、红得发黑的枣子,塞进自己的嘴巴里,香喷喷,甜丝丝地嚼着。按老规矩,这一天村里所有的人,只要本人胃口好,都可以放开肚皮吃——只是不准拿!
只有田二是个例外。“半脑壳”今天不捡别的,光捡枣子。他一边嘴里嚼着枣子,一边手里把捡起的枣子往他前襟上的那两个大口袋里塞着;这两个塞满枣子的大口袋吊在他胸前,像个袋鼠似的,累得他都走不干练了。他一边捡,一边吃,一边嘿嘿笑着,还没忘了嘟囔说:“世事要变了……”
人们还发现,连爱红火的老家伙田万有也能俏得爬到枣树上去了!他拿一根五短三粗的磨棍;一边打枣,一边嘴里还唱着信天游,把《打樱桃》随心所欲地改成了《打红枣》——
太阳下来丈二高,
小小(的牙)竹竿扛起就跑,
哎噫哟!叫一声妹妹呀,
咱们快来打红枣……
地上的妇女们立刻向枣树上的田万有喊道:“田五,亮开嗓子唱!”爱耍笑的金俊文的老婆张桂兰还喊叫说:“来个酸的!”
田五的兴致来了,索性把磨棍往树杈上一横,仰起头,眯起眼,嘴巴咧了多大,放开声唱开了——
叫一声干妹子张桂兰,
你爱个酸来我就来个酸!
绿格铮铮清油炒鸡蛋,
笑格嘻嘻干妹子你捡畔上站;
绒格墩墩褥子软格溜溜毡,
不如你干妹子胳膊弯里绵……
妇女们都笑得前俯后仰,张桂兰朝树上笑骂道:“把你个挨刀子的……”
1.《平凡的世界》所表现的主题十分沉重,但这段选文却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试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凡的世界》表现的主题十分沉重,显示了生存的艰难和生命的坚韧。这段选文是本书中难得的欢快场面,表现了陕北农民乐观积极、豪爽开朗的性格。作者在表现沉重主题的同时,偶尔展现一下西北农民骨子里张扬喷薄的生命力,这样写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也更为真实。
2.试分析作者在小说故事的叙述中插入两段信天游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西北农民的信天游,歌声嘹亮,歌词朴素,表现的就是当下的生活和心情,是最能体现西北地区百姓性格的方式之一。作者在故事的叙述中加入了两段信天游,不仅使得故事的叙述更加活泼,有声有色,也抒发了打枣节时人们欢快的心情。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