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正确写出除法算式;建立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实践操作题体验除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实际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建立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的联系,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
1平均分的意义
(1)师: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今天老师带来了这样一个身边的数学问题:8个苹果,我们一起来分一分,你想怎么分?算式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8÷ 2=4(个)
生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8÷ 4=2(个)
生3:每2个为一份,可以分成4份。8÷ 2=4(份)
生4:每4个为一份,可以分成2份。8÷ 4=2(份)
(2)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两组算式是一样的,只是单位名称不一样
师:虽然两组算式一样,但因为分的过程不一样,所以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谁来说说第一组表示什么意义呢?师随生汇报板书
生: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板书)
师:第二组呢?
生:每几个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板书)
师:这样的两种分法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各部分名称
师:看这些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8是被除数,2是除数,4是商
3大小数目分法
师:刚才我们分的是8个苹果,数目比较小,可以一个一个分,也可以两个两个分,还可以圈一圈,画一画,那如果有很多个苹果,还能不能一个一个分吗?那第一次分的就得大一些。
二 自主探究
师:谁来说一说我们复习了几个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些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你有信心吗?下面我们一起
1.圈一圈、填一填,书P66第1题。
(1)学生独立动手圈一圈,填一填。
(2)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汇报。
2.书P66第2、3题。
(1)学生集体读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 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
(3)分组讨论。
(4)集体交流、汇报:
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分的?
3.看图列算式,说意义。
师:请同学们结合图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5题。
学生看懂图意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算式的意义。
生1:6×4=24和4×6=24都表示每串有4个红果,6串一共有24个红果。
生2:24÷6=4表示一共有24个红果,平均穿成6串,每串有4个。
生3:24÷4=6表示一共有24个红果,每4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6串。
只要学生回答得正确,教师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4.编故事,列算式。
师:你们会讲故事吗 谁愿意把图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6题。
生:机灵狗的鱼缸里面有12条漂亮的小金鱼,但是机灵狗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金鱼掉在了地上。淘气和笑笑跑过来,把这些小金鱼平均放在两个鱼缸里,每人高高兴兴地端着一个鱼缸走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讲故事或补充,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12条小金鱼,平均放在2个鱼缸里,每个鱼缸里有多少条小金鱼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试一试吧。
学生解决问题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重点说清算式的意义。
和同伴一起,看算式编故事。看谁编得多。
20÷4=5 10÷2=5
三、全课总结,激励评价
师: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呢 记录下来,下一节课我们继续交流,好吗
板书
练习五
按份数平均分,每份分到几个
平均分
分 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可以分几份
一
分 各部分的名称 8 ÷ 2 = 4(个)
与
除 被 除 除 商
法 除 号 数
数
小:一个一个,两个两个
大小数目分法
大:第一次分的数目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