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拨一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程序 教学操作过程(重点写怎么教、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及练习、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及 信息化应用说明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㈠教学拨数 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拨一拨、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第(1)题,教师板书“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 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拨好的同学请举手。 ② 学生举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为什么是这样拨?然后提问学生怎样读这个数。 ③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数数到九百 接着整千的数数到二千 ④说一说2932中有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 几个一 ⑤要求学生先4人一组一起数,一起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⑹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第24页自学拨数,(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习后,教师请学生到教坛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拨。 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增加生活体验。 先给数分类,让学生对数有个概念,初步体会数的类型,为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㈡。教学读数、写数 三、强化训练 四、小结 学生试着读拨出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1.书24页认一认 拨一拨 简单介绍算盘 2.书26页 第3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让学生发现这里有1000块糖一袋,有10块糖一袋。 (2)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3)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来的。 总结;学生活中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后,你知道度数和写数要注意什么 1、读时, 2、要从高位读起, 千位有几就读几千,百为有几就读几百,每个数位上有几就读几,并加上基准面计数单位。数中间有一个铃或连续有几个都读一个0。 3、数末0都不读。 4、写数。 (1)每个数位上有就写几, (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练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这是学生数数感到困难的地方,错误也出现较多,要重点练习 在适当的练习中加深体验数的读写方法。
板书设计 拨一拨 读数时 (1)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2)中间有一个或两个、三个零,只读一个零 (3)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 (1)每位是几就写几。 (2)哪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补足。
教学反思 “拨一拨”是“生活中的大数”这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时,我首先从数位入手,让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动手拨珠的实践活动,知道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并懂得读、写万以内的数。其次,我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要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就要求教师有效的引导,如做第二道题时,我让学生与第一道题比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在我有目的地指导下,学生知道第1题是一个一个地数,第2题是一百一百地数。在总结读数和写数时应注意什么,他们通过前面的拨珠活动,总结出读数时应注意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写数时,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零,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