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次》教案
课题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六单元《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授课班级 6.8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材解析:“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等,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
学情分析:数学必须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敏锐的洞察力和需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数学,让须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关注国家大事,因此,切合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我国乒乓球兵团囊括乒乓球项目的全部冠军,利用情景导入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提供探索的平台。学生要成功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设计中要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并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阅读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谈话中,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体育锻炼的教育。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
学习重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学习难点: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资源: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
学导过程:
预 习 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自主预习我能行1.我国的奥运会乒乓球军团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全部金牌,非常了不起呀!请列举你喜欢的运动项目。2.给爸爸妈妈说一说你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3.搜集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4.自学课本第58-61页。5.预习完后,试着完成课后习题,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来校后可以和同学讨论。【设计意图】本预习案在本节课前的家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自思考的习惯。 一定按预习要求做。
研 习 案
合作探究 一、检查预习。1.指名汇报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及其比赛规则。2.交流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4名队员打乒乓球的照片。2.指名学生提问:如“每两个队员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3.认识“单循环制”和“淘汰制”。4.揭示这节课主要研究“单循环制”的问题。5.出示题目:我校4名队员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队员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6.回忆三年级的解决方法。7.学生独立尝试。8.指名两名学生到黑板板演。9.概括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和体验,概括出以前的方法,为接下来的新授课作铺垫。10.课件出示照片:8名队员打乒乓球的的照片。11.同时出示题目:我校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12.学生画图体验:用原来的策略——“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会产生什么问题?13.仅仅增加了4名队员,用原来的方法有点困难,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前后解题策略的对比,激发学生尝试去寻找新的解题策略。安排学生阅读书本,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1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课件出示:书本第59、60页的表和图 (1) (2) (3) 15.学生独立补充完成表和图,然后小组合作找出规律。16.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小组代表发表想法。引导学生发现:把8名同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从2名开始研究,到3名,到4名,到5名,找出规律。相机补充图表中没有填上的算式是:1+2+3+4=1017.重点分析:为什么+2、+3、+4呢?让学生充分地看图理解,并充分让学生说出从表或图中所发现的规律。18.概括所有的情况, n个人比赛,规律是:1+2+3+……+(n-1)= 比赛场次19.引导学生发现解决策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板书)利用规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1+2+3+4+5+6+7=28(场)【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写出规律,在自主探究中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0.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和这个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全班交流:握手、拥抱……考考你,课件出示题目,书本第61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生上台投影答案,讲评。【设计意图】及时联系巩固,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21.小结:我们能成功地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什么策略?生齐答: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我们觉得太麻烦的问题不就解决的吗?以后碰到复杂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师问:能设计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教师相机揭题——比赛场次(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图、列表。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质疑:比较题目前后的变化,什么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变吗?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书本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增加的场数应该是(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精学训练 1.有比较复杂的问题,敢挑战吗?课件出示题目:书本第61页练一练第2题“星星体操表演队为联络方便,设计了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事,先由教练同时通知两位队长,这两位队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名同学,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如果每同时通知两人共需1分,6分可以通知到多少名同学?”教师设计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读懂题意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规律:后一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检测矫正 2.教师与学生通过现场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3.你会采取什么策略解决呢?指名学生回答:从1分钟开始研究,找出规律,算出结果。4.学生在书本上独立完成对该问题的探究。5.指名学生回答。6.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2 + 4 + 8 + 16 +32 + 64 = 128(名)7.用这样的方式,通知我们班41名同学,需要几分钟就够了?【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太麻烦、容易数错,数漏。
践 习 案
拓展延伸 7.用这样的方式,通知我们班41名同学,需要几分钟就够了?【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让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使全体学生得到不同程度和进步。
板书设计:比赛场次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单循环 1+2+3+……+(n-1)= 比赛场次打电话 后一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教学反思:比赛场次是在体育赛中常见的问题,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组合一项赛事,应怎样计算单循环赛的场次,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推理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教师在课堂实施中,联系了生活实际,遵循了数学知识的生成规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归纳、探究,得出比赛场次的规律。学生们通过认真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学习实践获得知识,学生学习欲望很强烈,既关注学生的情感,又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评价多元化,可师评、自评、师生共评,让每个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