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3 08: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32、33页。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课题 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想象、分析、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 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 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 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程序 教学操作过程(重点写怎么教、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及练习、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及 信息化应用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组织比赛,新课展开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1、创设“比赛”情景一 第一轮比赛:摆 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任意搭,有多少搭多少,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小组每摆一个造型可得 10分) 时间为3分钟 。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 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第二轮比赛:画 (1)教师依次出现两个摆好的立体图形(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是无遮挡的,一个有遮挡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立体图形后集体动手单独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总结出画平面图形的方法。——从左边开始看,先看有几列,再看每一列有几个正方形。 (2)比赛:任选三位同学依次摆出三种图形,让全班各组的同学画,能画出来的小组获得分数50分,反之扣50分。 3、创设“比赛”情景三 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每个小组限定在2分钟内摆,时间到时各小组摆出图形来,每摆对一个可得50分,反之,摆错了倒扣50分) 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思考1: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 (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 (2)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师: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都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 思考二:二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1)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 (2)师: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充分想象。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学习方法都必须由学生的主体参与的,在谈话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 组织学生开展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首先要鼓励学生借助思考和想象解决问题,然后再动手摆一摆进行验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边操作边想象。 白板出示 本环节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经历了“研究视图——充分想象——搭出物体——验证搭法”的过程,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纯语言的表达过于抽象,也不利于理解。因此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解决更好理解。
教学程序 教学操作过程(重点写怎么教、学法指导、合作探究及练习、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及 信息化应用说明
三 、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四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4、计算各小组所得分数,宣布获胜小组 1、课本练一练1、2题。 2、《搭积木比赛》课时练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选一选。 A B C (4)圈一圈。 (5)将下面的立体图形分分类。 今天学习的观察物体,要从几个方向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呢?(3个)2个方向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动手操作,边操作边想象。 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交流互动
板书设计 搭积木比赛 1、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 2、确定数量范围 3、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推理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实践交流中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无论是观察,画图比赛,动手操作,还是后面的练习都是着重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推断,多策略探索。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探索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去努力创造,充分享受成功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