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六章 表内乘法(二) 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名称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能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的内容包含又加又乘法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容易出错。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又加又乘的计算实际问题。
难点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用乘法口诀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口诀。) 4×7 8×7 9×8 9×3 7×5 6×7 出示情境图。 (1)一共有多少块西瓜? (2)一共多少只兔子? 设计意图:巩固1~9的乘法口诀,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1. 观察图画,收集信息。 问题1 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 (1)主题呈现:呈现下列情境图,从中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互相交流。 2. 分析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2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学生交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坐得下吗? (3)分析问题: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求出坐不坐得下?(不能) 要知道是否“坐得下”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有多少座位?) 第一步算什么?(有多少人?) 第二步算什么?(有多少座位?) 3. 自己思考,尝试解答。 问题3 坐得下吗? (1)学生自己解答。 (2)小组交流,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3)讨论能否坐得下。 (4)查看自己的解答过程是否完整、正确。 4. 回顾过程,总结反思。 (1)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用到了哪些方法? (3)怎么知道是否能坐得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读懂图中呈现的信息,理解“坐得下吗?”的含义。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巩固新知 1. 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题意和情境图,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交流解答方法。 2.小丽一家人去公园玩。成人票9元,儿童票3元,40元够买票吗?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题意和情境图,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自己完成,小组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利用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及提高了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