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聆听、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情绪,并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愉快的情绪,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荡秋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3、能正确的演唱一字多音及歌曲中出现的大跳音程。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欢乐愉悦的情绪,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学方法
体验参与、情境诱发。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荡过秋千吗?荡秋千时有什么感受?
生谈荡秋千的感受:很快乐,有飞起来的感觉,很刺激等等。
师适时提醒:老师能感觉到你们荡秋千的快乐和惬意,但是在荡秋千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有一群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荡秋千,他们还为荡秋千作了一首曲子,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荡秋千》。
感受歌曲情绪,教师介绍仡佬族风土人情。
2、复听歌曲《荡秋千》。
学生一边聆听,一边为歌曲打拍。说出歌曲的特点。(速度较快,高音较多)
3、教师范唱《荡秋千》,学生律动。
4、教师弹琴,学生随老师琴声,用“la”音模唱歌曲旋律。
(1)指导学生唱准大跳音程。
(2)引导学生找出重复的乐句。
(3)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休止符,并感受它在歌曲当中的作用。
5、有感情地读歌词。(按节奏朗读歌词,可用拍手的方式打拍辅助)
(1)找出歌曲中的衬词。
(2)感知歌曲的节奏特点。
6、填唱歌词,跟教师琴声慢速填唱歌词。
注意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
7、有感情的表演唱。
8、重难点乐句的解决。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荡秋千》。
四、表现歌曲
1、师生合作。
用接龙的方式演唱歌曲。(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2、生生合作。
用接龙的方式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荡秋千》,领略了仡佬族的风土人情。同学们今天的演唱
也十分精彩,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最后,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欢乐的歌声来结束我们今
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