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学术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7日14:19,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航空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航空星云·常熟一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关于“航空星云·常熟一号”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飞行中穿越了小行星带 B.穿越地球大气时气温逐渐下降
C.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天体
下图为“距今2万一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A.新近纪的寒冷期 B.新近纪的温暖期 C.第四纪的间冰期 D.第四纪的冰期
4.该时期
A.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B.无脊椎动物全部灭绝
C.现代地貌格局形成 D.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5~6题。
5.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6.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2020年夏天,由于气候异常,导致降水激增,各地多发洪水。某地省道线附近遭遇了10年一遇的罕见洪水,路基被冲。据此完成7~8题。
7.路基被冲的路段最容易发生在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8.强降水天气过后,图示地区需重点防范
A.暴雨、泥石流 B.地震、滑坡 C.地震、洪涝 D.滑坡、泥石流
下图是长沙市某河流剖面图。图中I、Ⅱ、Ⅲ为河流阶地,橘子洲为江心洲。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地貌中,成因与橘子洲类似的是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钓鱼岛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床海拔逐渐升高 B.河流阶地I形成较早
C.河流自西向东流 D.橘子洲土壤深厚肥沃
下图为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响。据此完成11~12题。
1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
12.与该地貌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是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下图为某高度气温的垂直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对流层 B.b是平流层 C.a层空气对流 D.b层空气对流
14.若a、b层均属高层大气,导致其气温垂直变化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是a层的主要热源 B.地面辐射是b层的主要热源
C.O3是a层吸收能量的主要物质 D.水汽和CO2是b层吸收能量的主要物质
15.若a、b层均属对流层,a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雾霾 B.大风 C.霜冻 D.大雨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C作用 B.阴霾天空呈暗灰色是因为F、C作用
C.蔬菜大棚能保暖是因为增强了I作用 D.南极大陆气温低是因为K作用强烈
17.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主要相关因素是
A.B增强D减弱 B.B增强K增强
C.B增强G增强 D.I增强H增强
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据此完成18~19题。
18.冰川风的成因是
A.冰川地区空气湿度大,保温作用强 B.冰川地区比热容更大,昼夜温差大
C.冰川地区冰面反射强,吸收作用弱 D.冰川地区保温作用强,增温速度快
19.冰川风对该谷地山风的影响是
A.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 B.延长山风的时间,削弱山风的势力
C.缩短山风的时间,减弱山风的势力 D.缩短山风的时间,增加了山风势力
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主体由高60米、直径10米的空气导流塔和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如图)。玻璃集热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塔,地面铺鹅卵石。空气通过导流塔进出过滤网,从而达到除霾的目的。据图完成20~22题。
20.白天,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环境条件是
A.晴朗无风的白天 B.晴朗无风的夜晚
C.阴雨多风的白天 D.阴雨多风的夜晚
22.地面铺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白天的除霾效率 B.提高阴天的除霾效率
C.减少集热棚的昼夜温差 D.提高集热棚的夜间温度
等温面是空间气温相等的点组成的面,下图示意某地区等温面分布。据此完成23~24题。
23.受热力因素影响
A.高空气流由甲地向乙地运动 B.甲地气流向上升
C.近地面气流由甲地向乙地运动 D.乙地气流向下沉
24.推测该地区等压面的分布状况是
A.在甲地近地面向上凸起 B.在乙地近地面向上凸起
C.在甲地高空向上凸起 D.在乙地高空向下凹陷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秘鲁海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且经济价值极高。我国自2001年开始捕捞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目前年获产量稳定。研究表明海水表面温度是造成茎柔鱼资源丰富程度和栖息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图为某五年间9-12月东南太平洋茎柔鱼适宜栖息地及海洋表面温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25~27题。
25.根据材料信息,9~12月最利于捕捞茎柔鱼的海水表层水温区间为
A.16~18℃ B.18~20℃ C.20~22℃ D.22~24℃
26.气候变化对茎柔鱼栖息地的分布影响十分显著。发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年份,秘鲁茎柔鱼栖息地偏移方向为
A.东南 B.东北 C.正西 D.西北
27.为确保我国茎柔鱼渔获产量稳定,有效措施是
A.延长捕捞作业时间 B.提高茎柔鱼的市场价格
C.加强东太平洋环境的动态监测 D.提高茎柔鱼人工养殖技术
下图示意某地城市化前、后水循环的水量变化。据此完成28~29题。
28.导致水循环水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总量减少 B.地表径流增大 C.绿地面积增大 D.地表硬化面积增大
29.城市化后蒸发量减少,主要原因是
A.地表水大量流失 B.地表水大量下渗 C.地下水大量流失 D.地表温度大幅下降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密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0~31题。
30.图中粗实线曲线表示的是
A.温度 B.密度 C.盐度 D.纬度
31.在图示纬度,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由极地向赤道递减 B.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D.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下图为太平洋8月份表层水温分布(单位:℃)及部分海域的洋流流向示意图。据此完成32~33题。
32.图中属于暖流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3.关于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其影响,潮汐现象多发 B.受其影响,沿岸气候暖湿
C.受其影响,形成大渔场 D.海水污染物难以净化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海上盛行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我国所属海域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KW左右。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34~35题。
34.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特征是
A.南部沿海小于北部沿海 B.近海地区小于远海地区
C.南部沿海空间差异小 D.北部沿海空间差异大
35.导致沿海海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域面积 B.海岸走向 C.海水温度 D.海水深度
二、综合题(共4小题,30分)
36.(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石柱”景观在大自然中常可见,但形成原因和形成地区各不相同。
(1)按地貌成因分类,甲柱属___________地貌,乙柱属___________地貌。(2分)
(2)丙柱是因___________作用形成;___________的气候条件可以加快其形成速度。(2分)
(3)丙类型地貌分布区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7.(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30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从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为27‰~32‰,深层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这时鲸鱼也开始向海湾聚集。每年5~9月,这里是世界最佳的赏鲸地之一。下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图。
(1)影响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简析每年5月底起鲸鱼向海湾聚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8.(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左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右下图为海水温差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
(1)从海水蒸发的角度分析,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附近的大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描述乙海域水温随深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结合海水温差发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评价海水温差发电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9.(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深秋到初冬季节,夜晚晴朗,可能出现霜冻。农民一般在霜冻即将发生时点燃发烟物,利用烟雾防霜冻。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莱、花卉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左下图为农民燃放烟雾防霜冻图片、右下图为山东寿光新型温室大棚景观。
(1)从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农民燃放烟雾防霜冻的原理:烟雾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能够吸收___________(波段)辐射,从而增强___________辐射,减少夜晚___________辐射损失的能量,起保温作用。(4分)
(2)使用温室大棚进行蔬菜生产,是因为大棚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蔬菜生长;同时大棚___________,使蔬菜品质略逊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蔬菜。
广西三新学术联盟高一1月期末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C C B C D C D B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A A B B C A B A A C A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A C D A B C B C B D
二、综合题
36.(7分,每空1分)
(1)海蚀 风蚀
(2)化学沉积(溶积作用) 暖湿(高温多雨)
(3)地形崎岖(不平);地表水缺乏(不足、渗漏);土壤贫瘠(土层薄)
37.(6分)
(1)径流汇入(圣劳伦斯河注入淡水多)(1分) 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不便)(1分) 高纬低温 海水注入(寒流带来低盐度海水)(1分)
(2)5月,水温上升,与从北边来的冷海水交汇使海水受扰动,下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3分,任答对1点1分)
38.(9分)
(1)大气温度更高(1分) 湿度更大(1分) 大气上升作用明显(1分)
(2)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深度0~100米)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深层(深度1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保持低温。(3分)
(3)优点:海水温差发电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量较稳定。(2分,任答对1点1分)
缺点: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能量密度小,能源转换效率低;占据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1分,任答对1点1分)
39.(8分)
(1)二氧化碳和颗粒物 红外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保温、保湿、防虫;减小昼夜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