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2 22:59: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送友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吟诵《送友人》,品味唐诗的韵律之美。
2、抓住主要意象,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悲伤的情感基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 品读鉴赏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李白,是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大唐的名片。他的送别诗就写得深情而潇洒,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太白的《送友人》,感受唐诗之美,感受古人情谊之深。
二、诵读与品味:
1、教师吟诵范读(平长仄短)
2、引导学生尝试吟诵,体会诗歌的格律美和意境美。
三、品读鉴赏: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青”“白”颜色词的选用有什么表达作用?
色彩明丽
青山、白水,北郭、东城,色彩明丽,对仗工整,起笔写出了风景如画的送别环境。
2、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可用换词比较法)
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点拨:“绕”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总结: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如何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又如自己漂泊半生,无有归依;日薄西山,霞光满天,夕阳是如此多情的留恋着这个世界,多么像诗人与友人此时的恋恋不舍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留恋。
李白很善于借景抒情,托物寓情,天地自然似乎没有什么不能为李白传情达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不舍友人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四、课堂小结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仇兆鳌评价:“太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深远。”
朱谏《李诗选注》:“句法清新,出于天授。唐人之为短律,率多雕琢,白自脑中流出,不求巧而自巧,非唐人所能及也。”
李白自己曾有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表示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所以好的诗歌之所以动人就在于它能表达最真挚自然的感情。
最后我用自己撰写的一副对联作结:
书向幽深不畏冷,诗从纯朴自含香。
五、布置作业
背会并吟诵《送友人》
学习吟诵李白另一首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