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雷雨》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1 19: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 雷雨(第二幕第一场)曹禺
戏剧基本知识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当代剧作家。1933年清华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剧本结构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圆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圆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圆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矛盾焦点 周朴圆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相遇述旧怨关窗姓鲁侍萍,是你?熟知旧衬衣?四凤的妈她没有死?修墓姓鲁熟知旧事??无锡口音!周朴圆: 疑虑———————慌张————————惊惧
周朴圆: 疑虑———————慌张————————惊惧
周朴圆: 疑虑——慌张——惊惧
鲁侍萍: 怨恨 内心复杂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相认生新恨 性格特点分析周朴圆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自私残忍周朴圆对“死去”的侍萍:“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虚伪周朴圆对面前的侍萍:凶相毕露,软硬
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过去的侍萍:上当受骗,听天由命
——善良软弱,听天由命
现在的侍萍:控诉罪行,蔑视金
钱,憎恶丑恶——清醒,自尊,坚强1、周朴圆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
2、剧本塑造周朴圆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讨论题 三十年前,周朴圆的确对美丽温柔的侍萍动过情。到了晚年其妻繁漪桀骜难驯,儿子周萍敬而远之,他经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变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
周朴圆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
周朴圆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的揭示出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制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
剧本塑造周朴圆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