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过关(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过关(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2 09: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和力》单元基础知识过关
1、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 )的,请在图 1 中用箭
头表示小车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图 1)
3、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水往低处流、石块从山顶滚落到山脚、小孩子从滑梯上往下滑
这些都是因为受到( )的缘故。
4、在图 2的小缆车实验中:
(1)使小车运动的力是( ),这个力是
由垫圈的( )产生的。因此,拉力的大小
用( )表示。 (图 2)
(2)绳子的长度以( )比较合适。
(3)为了比较小车在不同拉力下的速度,要设置共同的( )和( ),用( )
计时,时间短的速度就( )。
(4)为了保证小车不跑偏,安装小缆车时,绳子要系在( )。
(5)怎样增加垫圈的数量?
①首先要( )个( )个地加,这样做的目的是测试出小车开始运动最少需要多
大的拉力。
②然后要( )个( )个地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车受到的拉力有明显的变化,
小车运动的速度有明显的变化。
(6)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一个一个增加垫圈,实验现象:发现需要一定数量的垫圈,小车才开始运动。实验结
论:小车与桌面存在着( )。
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实验,实验现象:垫圈数量越多,所用时间( )。实验结论:
小车受到的拉力( ),小车行驶的速度( )。
另外,在每一次实验时,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是越来越( )的。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 )推力,这个力叫( )。
6、在图 3的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
(1)用箭头标出小车行驶的方向。
(2)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球喷气方向( ),小车运动方向与反冲力的方向( )。
(3)气球小车行驶的远近,与( )、( )、
( )、( )等因素有关。
(4)气球小车实验中,气球吹得越大,喷气时间( ),小车行
(图 3)
驶的距离( )。
7、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 )、( )、( )、
( )等。
8、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发生改变,在改变形状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
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
9、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实验中:
(1)橡皮筋缠绕在哪个车轴上?
□只能缠绕在前轴 □只能缠绕在前轴 □既能缠绕在前轴,也能缠绕在后轴
(2)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行驶时车轮转动的方向( )。
(3)橡皮筋缠绕圈数的确定:
①圈数的设定不能太接近,否则行驶的( )和( )对比不明显;
②缠绕的圈数不能太( ),否则超过橡皮筋的弹性限度,橡皮筋就容易( )。
(4)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 ),小车行驶的距离
( ),小车行驶的速度( )。
10、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 )就是测量力的大小
的一种工具。
11、在图 4中写出弹簧测力计各部分的名称:
(图 4)
12、如图 5所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 ),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1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事项: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的位置;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 ); (图 5)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 )。
14、在科学技术上,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 )表示。生
活习惯上还用( )、( )作为力的单位,1牛≈( )克力。2个鸡蛋的
重力大约是( )牛顿。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 )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
物体要受到一种( )的力,这种力叫( )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
的方向( )。
16、图 6是研究搬运重物的实验(托盆重量不计):
(1)在托盆里放少量垫圈时,纸盒不会滑动,这是因
为纸盒与桌面之间存在着( )。
(图 6)
(2)继续在托盆里放垫圈,当纸盒刚好运动起来时,纸盒受到的摩擦力( )垫圈
受到的重力。
(3)在纸盒下放滚木,纸盒刚好运动起来时托盆中所需的垫圈数比不放滚木时要( ),
这说明放滚木以后,摩擦力会( )。
(4)利用滚木运输重物,优点是( ),
缺点是需要( )。
(5)图 7中用轮子代替滚木,需要的拉力( ),
轮子可以看成是( )。 (图 7)
17、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1)运动方式:相同情况下,( )摩擦力小,( )摩擦力大;
(2)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相同情况下,( )摩擦力小,( )
摩擦力大;
(3)物体重量:相同情况下,( )摩擦力小,( )摩擦力大;
1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 )和
( ),也不会有( )了。
19、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做( )能。
20、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实验中,如果橡皮槌缓慢敲击音叉,听到的声音( ),用手触摸
音叉,感觉到音叉振动幅度( );如果橡皮槌快速敲击音叉,听到的声音( ),
用手触摸音叉,感觉到音叉振动幅度( )。这个实验说明橡皮槌运动速度越快,具有
的能量越( )。
21、如图 8所示的小车撞击木块实验中:

(1)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
(2)实验中,要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开
始滑行,小车在斜面上滑行过程中,速度 ②
是( )的,到达斜面
底端时,速度最快的是( )号斜面。
(3)这个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到最远是 ③
是( )号斜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 8)
( )。
(4)实验中,每个坡度的斜面我们要测试三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2、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包括( )、( )、
( )、( )四个过程。
23、小车的基本结构包括( )、( )、( )、( )四个主要部
分。
24、设计小车时,为了行驶时稳定性好,小车的重心要( ),车轮之间的距离要( )
一些。
25、车轮与地面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摩擦力,否则车子会打滑,设计时采取的措施是
( )。车轴与车身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设计时采取的措
施是( )。
26、如果小车不能走直线,原因是( ),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小车行驶的距离不够远,速度不够快,主要原因是( ),或者
( )。
27、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 ),
并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 )和( ),做出更好的( )。
《运动和力》单元基础知识过关
1、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 )。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 向下 )的,请在图 1中用箭
头表示小车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图 1)
3、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水往低处流、石块从山顶滚落到山脚、小孩子从滑梯上往下滑
这些都是因为受到( 重力 )的缘故。
4、在图 2的小缆车实验中:
(1)使小车运动的力是( 拉力 ),这个力是
由垫圈的( 重力 )产生的。因此,拉力的大小
用( 垫圈个数 )表示。 (图 2)
(2)绳子的长度以( 小车到达终点时垫圈接近地面 )比较合适。
(3)为了比较小车在不同拉力下的速度,要设置共同的( 起点 )和( 终点 ),用(秒表 )
计时,时间短的速度就( 快 )。
(4)为了保证小车不跑偏,安装小缆车时,绳子要系在( 车头正中间 )。
(5)怎样增加垫圈的数量?
①首先要( 一 )个( 一 )个地加,这样做的目的是测试出小车开始运动最少需要多
大的拉力。
②然后要( 多 )个( 多 )个地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车受到的拉力有明显的变化,
小车运动的速度有明显的变化。
(6)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一个一个增加垫圈,实验现象:发现需要一定数量的垫圈,小车才开始运动。实验结
论:小车与桌面存在着( 摩擦力 )。
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实验,实验现象:垫圈数量越多,所用时间( 越少 )。实验结论:
小车受到的拉力( 大 ),小车行驶的速度( 快 )。
另外,在每一次实验时,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是越来越( 快 )的。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 相反 )推力,这个力叫( 反冲力 )。
6、在图 3的气球驱动小车实验中:
(1)用箭头标出小车行驶的方向。
(2)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球喷气方向( 相反 ),小车运动方向与反冲力的方向( 相同 )。
(3)气球小车行驶的远近,与( 气球大小 )、( 喷气管粗细 )、
( 小车重量 )、( 地面光滑程度 )等因素有关。
(4)气球小车实验中,气球吹得越大,喷气时间( 长 ),小车行
(图 3)
驶的距离( 远 )。
7、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 火箭 )、( 喷气飞机 )、( 爆竹 )、
( 乌贼 )等。
8、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发生改变,在改变形状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
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弹力 )。
9、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实验中:
(1)橡皮筋缠绕在哪个车轴上?
□只能缠绕在前轴 □只能缠绕在前轴 √□ 既能缠绕在前轴,也能缠绕在后轴
(2)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行驶时车轮转动的方向( 相反 )。
(3)橡皮筋缠绕圈数的确定:
①圈数的设定不能太接近,否则行驶的( 距离 )和( 速度 )对比不明显;
②缠绕的圈数不能太( 多 ),否则超过橡皮筋的弹性限度,橡皮筋就容易( 断 )。
(4)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 越长 ),小车行驶的距离
( 越远 ),小车行驶的速度( 越快 )。
10、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就是测量力的大小
的一种工具。
11、在图 4中写出弹簧测力计各部分的名称:
提环
提环
弹簧
指针
弹簧
刻度板 指针
刻度板
挂钩 挂钩
(图 4)
12、如图 5所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 长 ),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1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事项: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0” )的位置;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 相平 ); (图 5)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 最大数量 )。
14、在科学技术上,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 ),用( N )表示。生
活习惯上还用( 克 )、( 千克 )作为力的单位,1牛≈( 100 )克力。2个鸡蛋
的重力大约是( 1 )牛顿。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 接触面 )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
物体要受到一种( 阻碍运动 )的力,这种力叫( 摩擦 )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运动的方向( 相反 )。
16、图 6是研究搬运重物的实验(托盆重量不计):
(1)在托盆里放少量垫圈时,纸盒不会滑动,这是因
为纸盒与桌面之间存在着( 摩擦力 )。
(图 6)
(2)继续在托盆里放垫圈,当纸盒刚好运动起来时,纸盒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 )垫圈
受到的重力。
(3)在纸盒下放滚木,纸盒刚好运动起来时托盆中所需的垫圈数比不放滚木时要( 少 ),
这说明放滚木以后,摩擦力会( 减小 )。
(4)利用滚木运输重物,优点是(所需的拉力减小了),
缺点是需要( 不断搬运滚木 )。
(5)图 7中用轮子代替滚木,需要的拉力( 更小 ),
轮子可以看成是( 移动的滚木 )。 (图 7)
17、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1)运动方式:相同情况下,( 滚动 )摩擦力小,( 滑动 )摩擦力大;
(2)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相同情况下,( 接触面光滑 )摩擦力小,( 接触面粗糙 )
摩擦力大;
(3)物体重量:相同情况下,( 物体轻 )摩擦力小,( 物体重 )摩擦力大;
1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 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 运动 )和
( 变化 ),也不会有( 生命 )了。
19、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做( 动 )能。
20、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实验中,如果橡皮槌缓慢敲击音叉,听到的声音( 弱 ),用手触摸
音叉,感觉到音叉振动幅度( 小 );如果橡皮槌快速敲击音叉,听到的声音( 强 ),
用手触摸音叉,感觉到音叉振动幅度( 大 )。这个实验说明橡皮槌运动速度越快,具有
的能量越( 大 )。
21、如图 8所示的小车撞击木块实验中:

(1)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斜面的坡度 );
(2)实验中,要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开
始滑行,小车在斜面上滑行过程中,速度 ②
是( 越来越快 )的,到达斜面底
端时,速度最快的是( ③ )号斜面。
(3)这个实验中,木块被撞击到最远是 ③
是( ③ )号斜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 8)
( 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
(4)实验中,每个坡度的斜面我们要测试三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22、设计制作小车的基本步骤包括( 明确问题 )、( 制订方案 )、
( 实施方案 )、( 评估与改进 )四个过程。
23、小车的基本结构包括( 车架 )、( 车身 )、( 车轴 )、( 轮子 )四个主要部
分。
24、设计小车时,为了行驶时稳定性好,小车的重心要( 低 ),车轮之间的距离要( 大 )
一些。
25、车轮与地面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摩擦力,否则车子会打滑,设计时采取的措施是
( 轮胎上要有花纹 )。车轴与车身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设计时采取的措
施是( 加润滑油 )。
26、如果小车不能走直线,原因是( 车轴不正 ),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调正车轴 )。
小车行驶的距离不够远,速度不够快,主要原因是( 动力不足 ),或者
( 车轴与车架卡顿,摩擦力大 )。
27、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 学习机会 ),
并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 反思 )和( 改进 ),做出更好的( 解决方案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