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使用燃料对坏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2. 以下物质中,能引起酸雨的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气 D. 氧气
3. 针对京津冀地区雾霾频发现状,三地协同规划联防联控,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 减少燃煤使用 B. 提倡绿色出行 C. 大力植树造林 D. 野外焚烧垃圾
4.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A. 工业粉尘 B. 汽车尾气 C. 煤炭燃烧 D. 风力发电
5. 某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 用氢气作燃料 B. 露天焚烧垃圾 C. 汽车排放尾气 D. 用煤作燃料
6. 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A. 、 B. 、
C. 烟尘 D. 未充分燃烧的汽油
7.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石油 C. 沼气 D. 天然气
8.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各项与雾霾形成无关的是
A. 工业粉尘 B. 汽车尾气 C. 煤炭燃烧 D. 风力发电
9. 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 、 B. 、 C. 、 D. 、
10. 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 利用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C.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人类能使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
二、非选择题(共9小题;共46分)
11. 【 西城二模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1)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
(2)北京市部分公交柴油车更换为 (压缩天然气)燃料车。改用 作为公交车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条即可)。
12. 化石燃料在当今社会能源中担当“主角”。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天然气是汽车使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充分燃烧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 和 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写一条即可)。
13.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曰益关注的问题。
(1)人类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2)煤燃烧排放出的 、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根源。
(3) 与较粗的可吸入颗粒物相比, 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以下途径中,产生的 相对较多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汽车尾气
b、道路尘土
c、煤炭不完全燃烧排放出炭粒
14. 我国是产煤大国,又是耗煤大国,节约用煤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请你提出几点建议,怎样提高燃煤的利用率(从煤的充分燃烧及能量的充分利用两方面考虑)
15. 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增大。如图所示的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16. 年 月 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答一点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形成酸雨,请你说出酸雨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3)践行“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 (答两点)
17.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
(1) 年 月 日,长征 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使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年 月 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
飞船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因与空气剧烈摩擦,船体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因此,返回舱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
下列有关返回舱外覆盖材料的说法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高温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
B.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吸热反应带走热量
C.高温条件下,可熔化或升华带走热量
D.有阻热性,可阻断热量侵入舱内
18. 中国石化 年 月 日宣布,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年产能 亿立方米,相当于建成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
(1)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实验室制备甲烷气体,常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
(3)甲烷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能生成一种有毒气体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火焰发黄,这是应采取的措施是 。
19. 据锦州市环境监测部门公布的某日空气质量日报,锦州市当日的空气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为 。
(1)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写出一种)。
(2)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危害有 (写出一种)。
(3)针对你写出的来源,提出一条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B
3. D
4. D
【解析】A、可吸入颗粒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所以工业粉尘与形成雾霾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尾气含有有害气体和粉尘,所以与形成雾霾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所以与形成雾霾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不会造成雾霾天气,与形成雾霾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 A
【解析】用氢气作燃料,其燃烧产物是水,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
6. A
【解析】A、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选项正确。
B、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烟尘,故选项错误。
D、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未充分燃烧的汽油,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 C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故选C。
8. D
【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是雾霾的主要成分。工业粉尘、汽车尾气、煤炭燃烧均与雾霾形成有关;风力发电不产生污染,与雾霾形成无关。
9. A
10. D
【解析】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正确;
利用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故B正确;
氯化镁通电分解为镁和氯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
人类能使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如太阳能、风能等,故D错误。
第二部分
11. (1) 煤
(2) 减少污染
12. (1) 石油
(2)
(3) 充分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更多,煤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天然气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或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比较,煤中硫元素含量高;或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等。
13. (1) 天然气
(2) 、
(3) b
14. ()把煤粉碎,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鼓入空气;
()延长燃烧时间。
15. B
16. (1) 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
【解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采取的措施有①以步代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燃料,如汽车多采用乙醇汽油,农村减少木柴的燃烧,用生态农业,采用沼气电灯,沼气做饭;③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
故答案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
(2) 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
【解析】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
(3)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以步行代替乘车
【解析】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实例很多,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以步行代替乘车,或尽量采用自然光代替灯光等。
故答案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以步行代替乘车。
17. (1)
【解析】液氢和液氧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BCD
【解析】A.高温条件下,返回舱外覆盖材料不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高温条件下,返回舱外覆盖材料能发生吸热反应带走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高温条件下,返回舱外覆盖材料可熔化或升华带走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返回舱外覆盖材料有阻热性,可阻断热量侵入舱内,故选项说法正确
18. (1) 不可再生
【解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解析】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3)
【解析】甲烷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能生成一种有毒气体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增大空气流量
【解析】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火焰发黄,这是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空气流量。
19. (1) 汽车尾气(或用煤作燃料放出的烟气;沙尘暴;建筑、生活等城市垃圾的扩散等)。
(2) 降低空气能见度(或引发咳嗽、咽喉病、尘肺等)
(3) 汽车使用无铅汽油,或改变发动机结构使汽油完全燃烧,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等。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