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24分)
1. 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海,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 氢气 B. 一氧化碳 C. 甲烷 D. 氧气
2. 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干电池放电
C.
电动车充电
D.
风力发电
3. 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A. 减少空气通入量 B. 充分利用热能
C. 块状煤碾成粉末 D. 净化尾气
4. 目前许多城市的公交车上写有“”(“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这几个“洋字码”。 的使用,可以减轻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成分是 B. 的主要成分是
C. 的主要成分是 D. 的主要成分是
5. 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氢气 D. 空气
6. 下列不是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是
A. 可燃物 B. 与氧气接触
C. 温度达到着火点 D. 催化剂
7. 下列燃料属于清洁燃料的是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8. 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煤 B. 太阳能 C. 石油 D. 天然气
9. 化学对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选项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玻璃破碎
B. 干冰降雨
C. 食醋除垢
D. 石油蒸馏
10. 在以下燃料中,燃烧后的产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 B. C. D.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有燃烧才能产生热量
B.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科
C.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D.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 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 “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38分)
13. 北京家用燃气多为天然气。
(1)天然气 (填“属于”或“不属于”)化石燃料。
(2)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如果你家里灶具使用的是液化气或管道天然气燃料,请观察灶具的风门开关,并进行调节。观察记录气体燃料燃烧的变化过程。
15. 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填序号)。
A. 煤 B. 天然气 C. 乙醇 D. 石油。
17. 化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甲烷燃烧时,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 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氨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 。
18. 某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为丁烷 改为天然气,小明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请填空:
(1)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改为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 (填“增大”或“减小”),则炉具的调整方法是增大 (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
(3)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从低于炉具的地方移到高于炉具的地方,其原因是 。
19. 如图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的微观模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3)设 个氢分子的质量为 ,则 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氢气,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B
【解析】A项,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项,干电池放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项,电动车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项,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3. C
【解析】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4. B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是“压缩天然气 的英文缩写,其主要成分是 。
5. D
6. D
7. C
【解析】A、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会污染环境;B、汽油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会污染环境;C、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能源;D、柴油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会污染环境。故选:C。
8. B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太阳能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属于新能源,故选B。
9. C
【解析】玻璃破碎,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
干冰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食醋除垢,是因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符合题意;
石油蒸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0. D
11. A
【解析】A.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有可能也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溶于水同样会放出热量,故错误。
B.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所以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科,故正确;
C.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其他获取能量的途径,如风能、氢能等占一小部分,故正确;
D.煤炭中含有硫元素,所以煤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故正确。
12. A
【解析】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煤中含有碳、氢、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故C错误;
“西气东输”的“气”是指天然气,故D错误。
第二部分
13. (1) 属于
(2)
14. 风门开关可以调节火焰的大小。
15. (1) 石油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2)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16. (1)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C
【解析】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可以通过粮食、植物秸秆等物质发酵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C。
17. (1) 蓝;
【解析】甲烷燃烧时,发出明亮蓝色火焰,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反应条件是点燃写在等号的上边。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是:蓝;
(2) 二氧化碳;酸雨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故答案是:二氧化碳;酸雨
18. (1) ;
【解析】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减小;燃料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可知,燃烧相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时,天然气消耗的氧气少。燃烧液化石油气的灶具如需改燃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增大燃料的进气量;
(3)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高一些。
19. (1) 氢分子、氧分子
【解析】由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氢分子、氧分子;
(2)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解析】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3)
【解析】设 个氢分子的质量为 ,则 氢气含有 个氢分子,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是 ,由于每个水分子中含有 个氢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则 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 。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