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之美》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雕塑之美》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1-13 20: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雕塑之美》教案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也是雕塑知识系列课程之一。
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引导学生领悟雕塑艺术之美。
教师可以从雕塑的造型、色彩、主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雕塑的美感以及内在的文化内涵,表达出自己对雕塑的感受,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设计制作出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在卷、折、剪、贴中体会创作的乐趣,领悟设计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雕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身边随处可以见到雕塑作品,陌生是因为他们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如历史、形式、材质、内容、作者等都缺乏了解,更没有深入观察和感受。因此,从哪些角度引导五年级的学生去了解和欣赏雕塑作品,激发他们对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之情,学会用审美的的视角欣赏、评价雕塑,并利用纸造型的方法进行艺术实践,进一步体会雕塑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内涵,尝试用纸雕塑的形式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讨论探究和合作制作中,感受雕塑作品之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雕塑作品观察、研究、评述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欣赏体会雕塑之美,了解雕塑艺术魅力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学习用废旧纸盒或彩色卡纸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造型。新颖并有主题的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师生由“令出必行”的游戏引出“雕塑”一词。雕塑可以把瞬间的美定格为永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城市雕塑》(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分别出示圆雕和浮雕的雕塑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雕塑的两种形式。
学生说出一些洛阳的雕塑,唤起对雕塑的认识“天子驾六”、“卢舍那大佛”、“牡丹仙子”、“九龙鼎”、“洛浦公园的运动雕塑群”……这些都是代表我们洛阳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雕塑,每一个城市、地区和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雕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课件欣赏雕塑,回答问题。
大家欣赏了这么多的雕塑,结合一下这些雕塑所处的环境,在小组内讨论一下:雕塑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1) 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2)城市的标志和精神象征
(3)装饰美化城市环境
4、对比一组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雕塑作品,现在同学们通过对比,说一说这两件雕塑在造型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后总结出一种是具象风格,一种是抽象风格。
5、欣赏抽象风格的雕塑作品,加深理解
6、教师出示四件抽象雕塑作品,学生分小组探究这四件雕塑是如何通过形和色表现主题的?
四个小组分别选出代表抽取一件雕塑作品,然后小组同学探究回答。
总结:抽象作品的主题是依托它的有寓意的造型和色彩表现出来的。
7、小游戏:如何让一张平面的纸立体起来?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出:卷、折、剪、粘、插的方法。
8、学生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探究出更多的方法。在老师的启发下欣赏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设计制作出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
9、欣赏由基本方法制作的零部件组合、排列而成的纸雕塑作品,体会作品主题和造型、色彩的关系。
10、布置作业,学生开始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11、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1)学生展示介绍
(2)教师点评
(3)学生互评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它传递的不仅仅是造型和色彩上的美感,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四、课后拓展
老师展示一件用白色卡纸制作的立体鸟笼,引出纸雕。然后课件展示更多的纸雕作品,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深入探讨纸的特性,制作出像课件展示中的一样美的纸雕作品。
板书设计
城市 雕塑

造型 折
色彩 剪
主题 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