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秦始皇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
采取了哪些措施?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世人皆曰:“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天下俱反”。
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阿房宫
阿房宫图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攻防匈奴,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南起陕西咸阳,北至内蒙古包头,穿越14个县,全长736多公里。直道全用黄土夯实,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40万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
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
运粮饷
上缴国家
养家糊口
1/3
据史书记载: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
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
赋税沉重
2/3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
先是黥(qing)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yi)(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称为“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称为“连坐”
….
法律残酷
秦二世,即胡亥。从赵高学习狱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与赵高、李斯勾结,阴谋夺得皇帝位置,秘不发丧,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公子扶苏,当上二世皇帝。
秦二世更加残暴
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刑法严酷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秦的暴政
讨论总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秦朝的暴政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反抗
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
秦朝的暴政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社会矛盾激化
刑法严酷
二、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
渔阳
陈
函谷关
×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思考:
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第一次提出了斗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时 间
起义地点
领导人
建立的政权
历史地位
结果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张楚
失败
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请思考: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二、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起义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遇雨误期
项羽
刘邦
三、秦的覆亡
项羽、刘邦起义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救援被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30万人,楚军只有数万人。项羽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你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
时间:
人物: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四 楚汉之争
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
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
思考: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
讨论: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强大的秦朝为何会迅速灭亡?项羽为何会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各抒己见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
结合你身边的实际说说今天我们党和政府聚民心的举措有哪些?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严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①时间
②地点
③意义
①巨鹿之战
②秦朝灭亡
③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
秦末农民大起义
前期:
后期:
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朝的: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轸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
西楚霸王项羽是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囫囵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罚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D、国民素质不高
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起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A、首先提出平分土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后人起来反抗推翻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秦王朝
D、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丁男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收泰半之赋,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900多贫苦农民在两个小队长的带领下,杀死两个押解军官,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声中发动起义。
材料三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绳”,捧着传国玉玺符书,向起义军投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