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课件4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5《雷雨》(课件4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2 21: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雷雨》
曹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
雷雨
曹禺著
甘肃省临夏中学 刘文礼
戏剧基础知识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法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
西方:戏剧就是话剧(起源于希腊)
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
戏剧的三要素:矛盾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戏剧的基本要素:矛盾冲突
戏剧文学的特点
1.要适合舞台表演;
2.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写剧本要做到时间、地点和情节的统一,被称为戏剧的“三一律”。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戏剧的种类
根据内容性质分:悲剧 喜剧 正剧
根据表现手段分: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
根据结构形式分:独幕剧、多幕剧
根据演出场合分:舞台剧、街头剧、广播剧、电视剧
根据作品反映的时代分:现代剧、历史剧
悲剧:表现特定环境下正义善良人物遭受邪恶势力的迫害而失败甚至毁灭,揭示进步力量与美好事物受压抑、被摧残的矛盾冲突,并抒发扰患意识与悲愤情感的一种戏剧。主人公一般都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喜剧:讽刺或者嘲笑丑恶的落后的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喜剧的主人公大多是反面人物或有缺点的人物,矛盾冲突的结局往往是反面人物被揭露,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取得胜利。
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一般是先悲后喜,最后反面人物终于受到惩罚,正面人物终于获得胜利。
同一剧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属不同的种类。
《雷雨》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结局——悲剧
根据艺术形式——话剧
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多幕剧
根据演出场合——舞台剧
根据所反映的时代——现代剧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三要素:戏剧冲突、人物台词、舞台说明。
话剧人物语言的特性:
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
第三,丰富的潜台词;
第四,易懂、上口。
话剧
戏剧鉴赏方法
一、把握戏剧冲突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三、揣摩戏剧语言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创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主要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中国的莎士比亚
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雷雨》简介
1.故事情节介绍。
周朴园和鲁侍萍昔日的感情纠葛,以及周朴园的发家史是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介绍的,有利于在集中的时间和地点更为集中的表现戏剧的矛盾冲突。
集中场景:周公馆的客厅
集中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
戏剧冲突:周鲁两家爱情、血缘、阶级
的复杂关系
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
集中的地点
集中的时间
集中的事件
2.人物关系分析
3.速读课文,分析《雷雨》(节选)结构。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相见
第一层:周朴园开除鲁大海。
第二层:兄弟反目,母子不能相认。
时间:一个夏天的午饭后
地点:周公馆的客厅里
情节分析
相见
怀疑
相认
第一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
关窗
姓鲁
无锡口音!
熟知旧事?
姓鲁
修墓
她没有死?!
四凤的妈
熟知旧衬衣?!
侍萍,是你?
鲁侍萍:
周朴园:
第一场:相识前(相遇诉旧怨)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
——感到意外,疑惑
——有些不知所措
——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恼怒,害怕
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
——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关窗
姓鲁
无锡口音!
熟知旧事?
姓鲁
修墓
她没有死?!
四凤的妈
熟知旧衬衣?!
侍萍,是你?
奇怪——疑虑——慌张——惊惧
鲁侍萍:
周朴园:
怨恨,内心复杂
第一场:相识前(相遇诉旧怨)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对侍萍的态度怎么样?填写下表。
认 出侍萍之后的情态 情态 言行 手段
第一场:相识后(相认生新恨)
认出侍萍之后的情态 情态 言行 手段
责问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恐吓
商量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稳住
表白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
----没忘旧情
哄骗
拿出支票
平息
仇恨
收买
思考: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可能会昭然于天下。
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以前的种种罪恶无人知道,俨然作着怀旧的多情人、权威的封建家长、体面的资本家。
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从“怀旧”到“绝旧”,彻底暴露他的伪善嘴脸。
围绕周朴园与鲁大海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展开冲突。通过现实的阶级斗争揭露出周朴园一家的血腥发家史。
鲁侍萍为找四风来到周家,鲁大海则代表罢工工人来到周家与周朴园谈判。由此引发出鲁侍萍对过去的回顾,也引出鲁大海对周朴园罪恶发家史的揭露(穿插),引发鲁大海与周萍的冲突。这样,就由过去的矛盾推动了现在的矛盾,使剧作矛盾冲突集中,剧情发展激烈,从而完成了从家庭生活和阶级本质上两方面对人物形象刻画的目的。
思考:第二场戏是围绕怎样的中心展开矛盾冲突的?
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的阶级本性,愤怒痛斥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周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2200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了300块钱。之后大海又顽强地与周的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他的斗争明显地表现出经验不足,从他的语言也足见他的鲁莽和幼稚,但通过他的斗争,毕竟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表现出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
1.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看出什么问题?
鲁大海虽是他的亲生儿子,但与他所要塑造的儿子截然相反。而且由于大海是站在反抗他的立场上的,作为被他剥削的工人阶级代表。对自私、冷酷的周朴园而言,亲子关系远远比不上利益关系。若不开除他,就不能平息罢工,不能巩固自己剥削者的地位。
至于鲁贵和四凤,则是出于要免除后患,不让他和侍萍的关系泄露出去。
2.为什么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还要辞退他呢?为什么一同辞退了鲁贵和四凤呢?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
3.这一场的结尾,鲁侍萍说了两句欲言又止的话,请分析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4.《雷雨》用什么方式组织戏剧情节结构的?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方式,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起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戏剧矛盾分析
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节选部分主要有两组主要矛盾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周朴园与鲁侍萍-- 主仆、夫妻矛盾。
2.周朴园同鲁大海 -- 父子、劳资矛盾。
3.鲁大海与周萍 --主雇、兄弟矛盾。
4.鲁侍萍与周萍 -- 母子、主仆矛盾。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阶级冲突 使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认却相仇
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场戏是从私生活的角度写。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自私、冷酷,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第二场戏则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揭露周朴园的反动的阶级本性,说明他是一个老奸巨滑而又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充分暴露了他残忍狠毒的阶级本性。
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奸诈,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而言的反动资本家。课文从两个角度去揭露他的自私虚伪和残忍冷酷。
周朴园
一个勤劳、善良、受苦、有尊严、不屈服于命运的受侮辱、被损害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被周朴园始乱终弃,历经生活的磨难,表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坚强、骨气与尊严。
鲁侍萍
受尽欺辱的普通劳动妇女,善良,正直,保持了刚毅,顽强,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充满了痛恨。
鲁大海
一个有着较高觉悟的工人代表。通过他的斗争,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
他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但他也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鲁莽的弱点。
戏剧语言分析
话剧人物语言特性: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
愚昧无知
1.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上一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
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自私冷酷)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
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
罪过。
(丑陋)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有尊严)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1.鲁大海 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
2.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
签了字? ……
3.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练习一、分析鲁大海的性格
2.动作语言
动作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繁漪(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女人逼得太狠
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
(暗示)
周萍 我已经准备好了。
(推动)
繁漪 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暗示着
恶兆地)风暴就要来了!
(暗示)
(一)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二)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三)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到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
动作语言分析
(暗示)
(推动)
(推动)
(推动)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推动)
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暗示)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暗示)
周朴园 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
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 (推动)  
练习二、指出动作语言的作用
3.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
水生嫂:“你总是很积极的。”
(一)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二)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这么清楚?……)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潜台词分析
(三)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
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你是我的儿啊,他怎么能打你弟弟呀!)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我是你的亲生母亲啊,你这个畜生!你哪里像我的儿子啊! ……)
练习三、潜台词含义分析正确的项是( )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1)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A ①你这样狠毒,哪管我母子死活。 ②哪是什么亲戚,别骗人了。 ③她还活着,就在你面前。 ④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B 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C ①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②你真的是她的亲戚吗?③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④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D ①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②你哪配做她的亲戚!③人活着,就在你面前!④你怎么不认识我?
B
又如课文当中对有关人物动作、神态的说明,等等,不仅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刻地表现主题。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舞台说明
本剧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资本金与工人之间尖锐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革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归纳主题
“雷雨”的含义
标题:情节与雷雨有关。
以自然环境烘托社会环境;象征一场大变革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