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试题 鱼缺氧状态下,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不需要 O2的参与,产生的“物质 X”是丙酮酸
B.过程①②中均有能量的释放,大部分用于合成 ATP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C.过程③⑤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合题目要求的。 D.图中的过程③④避免了乳酸在体内积累导致酸中毒
1.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属于 RNA 病毒,寨卡病毒由蚊虫传播,通过血液感染,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有效治 6.研究人员将猕猴桃的绿色果肉薄片与一定浓度的 NaHCO3溶液混合置于密闭反应室,提供一定的光照,
疗寨卡热。下列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水浴加热保持恒温,测定反应室中 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或 RNA 中
B. 该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 该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最低层次
D. 该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寄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膜、小肠粘膜和视网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相关
C. 高尔基体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赤道板的形成有关
D. 乳酸菌 DNA 转录出的 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A.光照强度和温度均会影响反应室中 O2浓度的变化
B.若提高 NaHCO3溶液浓度,果肉放氧速率增大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C.15~20 min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A.可用黑藻小叶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
D.若在 20 min 后停止光照,则 20~25 min 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7.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小DNA 蛋白质复合体,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会使端粒长度缩短,
C.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端粒酶能延伸端粒 DNA,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
D.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长,可多选取几个视野,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
4.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可将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分解,避免毒害细胞。下列有关过氧化氢 正确的是( )
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端粒酶的 RNA 作为新合成端粒 DNA 的模板
A.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用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氧气多少表示 B.端粒酶的蛋白质可能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B. 过氧化氢酶能升高过氧化氢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C.端粒酶能够延长的重复序列为 TTAGGG
C. 过氧化氢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下保存 D.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中的活性被抑制
D. 过氧化氢酶既可以作催化剂,又可以作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和分化均可增加细胞数量
5.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生存若干天,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下图表示金
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
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提高
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
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 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
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C. 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1
D. 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 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下列叙述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10.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
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
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内膜比外膜面积大、蛋白质含量高
D.为加快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动物卵细胞的体积一般都相对较大
15.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 3 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
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
①a 细胞表示的是浆细胞 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B. 与 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
③吞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 ④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C. 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实验结束时,甲、乙溶液的浓度都有所下降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6.芸苔素内酯(BR)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 6 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为
A.植物体内不同的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 B.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探究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 BR 溶液处理芹菜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不
C.植物激素是一种能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 D.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一般发生在成熟组织韧皮部 同浓度下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得到如图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12.弃耕的农田上会发生规律性的演替,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R 在植物体内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A.一年生杂草为多年生杂草的生存创造了土壤条件 B.实验结果显示,BR 对芹菜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B.多年生杂草会逐渐取代一年生杂草成为优势类群 C.促进芹菜幼苗生长最适 BR 浓度在 0.2 ~0.4mg/L 之间
C.群落的稳定性随着演替的进行逐渐增高 D.通过该实验可推断 BR 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
D.该群落的演替进行到森林阶段才会终止 17.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
13.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 I 和Ⅱ,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若流入 I 和 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
Ⅱ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组成
B.神经元维持一 68mV 膜电位时,膜内的 K+浓度比膜外低
C.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直接引发
+
Na 内流
D.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直接引
+
发 Na 内流
18.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
A.自然生态系统 I 和Ⅱ之间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大小关系是 I 小于Ⅱ 正确的是( )
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
C.I 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等于Ⅱ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
D.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不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得到调整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4.有人认为“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
2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 ②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导致两种绣线菊的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共同原因是:低
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温降低了_____的活性,低温降低了_____蛋白的表达量。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20.(9 分)葡萄糖转运体(GLUT)是一类负责机体葡萄糖进出组织器官的关键门控蛋白,负责组织器
三、非选择题: 官的能量供给和机体葡萄糖水平稳态调节功能,已命名了 12 种,其中 GLUT1 广泛分布于众多组织器官,
19.(13 分) 下图是叶绿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甲与乙分别是光合色素复合体(分别称为光系统 其表达和功能异常与很多疾病相关;GLUT4 是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内最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胰岛
II、光系统 I ),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 素调控的 GLUT4 膜转运(如图所示)对于机体血糖平衡的维持至关重要。
(1)胰岛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相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胰岛素能够促进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的 GLUT4 数量增多,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使血糖含量_________(填“升高”或“下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患者体内存在胰岛 B
细胞的抗体,使胰岛素含量 ,血糖上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____________病。
(1)图中的甲和乙应该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上,主要吸收_____光,Rubisco 酶与 CO2固定有关,提高
该酶活性,可以促进_____的合成。 (3)当血糖升高时,胰岛 B 细胞接受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
(2)据图分析 ATP 合成酶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有_____。 (4)研究表明,GLUT1 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请据此提出一种研制治疗肿瘤药物的思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会做出适应性改变。将生长在 15℃长势相同的绣线菊 A 植株和绣线 21.(11 分)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横行,各国研制的疫苗相继进入临床阶段并有望投入市
菊 B 植株均置于 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各种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 场。我国研制出某种疫苗,初步实验得知该疫苗总剂量 8 μg 为最佳剂量,为了确定最佳接种方案,进
果如下表: 一步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绣线菊 A 绣线菊 B 组别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蛋白质序号 蛋白质名称
处理前含量 处理后含量变化 处理前含量 处理后含量变化 疫苗 a / 4 / 4 / 4 /接种试剂剂量
( μg/针)
① ATP 合成酶 0.45 不变 0.14 下降 X / a / 4 / 4 / 4
② 固定二氧化碳的 X酶 0.18 下降 0.14 不变 第一针接种时间 第 0 天
③ 传递电子蛋白 0.52 下降' 0.33 下降 第二针接种时间 不接种 第 14 天 第 21 天 第 28 天
④ 固定二氧化碳的 Y酶 0.14 不变 0.00 上升
相应抗体相对含量 14.7 0 169.5 0 282.7 0 218.0 0
①综合表中数据,概括绣线菊 A 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 B 的原因:_____。
3
注: A1、B1、C1、D1组分别接种该疫苗,A2、B2、C2、D2组分别接种 X 试剂
(1)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
(2)表中试剂 X 是___________________,a 的剂量应该为____________。A1组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自
____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疫苗两次接种时间间隔_________的效果最好。
(4)新冠肺炎患者发热后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一方面可通过神经调
节进行主动饮水,此过程中感受器为_____;另一面方面通过_____方式调节使肾脏重吸收水增加,尿量
在如图所示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浸提液对________的种子细胞膜的损伤率最
减少。
大。紫花苜蓿种子细胞膜损伤率与空心莲子草两部分的浸提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环境后,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该过程体现了免
23.[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疫系统的_____功能。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不仅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还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生活,且污染物含
22.(11 分)空心莲子草是恶性入侵杂草,主要通过节部生根形成不定根(图 1)迅速繁殖,对生态环
量越多。降解难度越大。为解决石油污染问题。某科研小组用了将近 1 年的时间,从长庆油田中被石
境造成严重破坏。科研人员调查了空心莲子草入侵样地某种珍稀候鸟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2所示。
油污染最严重的土壤中分离出了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空心莲子草除具有除具有数量特征外,还具有______特征。空心莲子草由于繁殖能力强、抑制其
(1)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_____法灭菌。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与普通液体培养基相比,最大的
他植物生长等原因,会取代____________从而使群落发生演替,导致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
区别是步骤③培养基中以____为唯一碳源。过程④所用的培养基通常添加____作为凝固剂。
为了控制空心莲子草的疯长,科研人员找到另一种植物,该植物能释放化学物质抑制空心莲子草的生根,
(2)倒平板冷却后,需要倒置,目的是_____。
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___,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______。此外控制动物
(3)常采用______法对石油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某同学用该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 1mL 样品
危害的技术还包括______和______。
稀释 100 倍,在 3 个平板上分别接种 0.1 mL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46、
(2)科研人员还做了一种推测:空心莲子草还可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毒害本土物种。为此科研人员分
58 和 52,据此可得出每升该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个。
别处理并获得了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和根系部分的浸提液,然后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本地牧草种子,测定
(4)固定化富硒菌一般采用_________法。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还原亚硒酸钠的酶时,先从层析柱
种子细胞膜的损伤率,其结果如图 3 所示。
中洗脱出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的蛋白质。
4武安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届高三1月第五次调研考试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3DBBDB,BDDBA,ADB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ABC 15.AC 16.BD 17.CD 18.BD
三、非选择题
19.(13分) (1). 类囊体 蓝紫光和红光 C3(三碳糖或三碳化合物)
(2). 催化 运输(物质转运或转运氢离子) .NADP+、ADP 、Pi (多写H+不给分)(2分)
(3) ①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酶)的表达量均高于绣线菊B. (2分)
②酶 (2分) 传递电子蛋白(2分)
20. (9分)
(1).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分)
(2). 下降 下降 自身免疫
(3). 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4) 可研制抑制与肿瘤细胞中GLUT1合成有关基因表达的靶向药物,研制抑制肿瘤细胞中携有GLUT1囊泡与膜融合的药物;研制某种能与肿瘤细胞膜上GLUT1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等(2分)
21. (11分)
(1)是否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次数、两次接种间隔时间 (3分)
(2)生理盐水(不含疫苗成分的试剂) 8 μg/针 B细胞
(3)21天
(4)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神经-体液(2分) (5) 防卫
22.(11分)
(1) 空间 本地优势种 降低
(2)生物防治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分) 机械防治 化学防治
(3) 菊苣 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空心莲子草浸提液浓度的升高,紫花苜蓿种子细胞膜损伤率增大;且地上部分和根系部分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的作用强度基本相当。(2分)
23.(15分)(1) 高压蒸汽灭菌(1分) 石油 琼脂
(2) 防止皿盖上水珠落回培养基造成污染;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挥发
(3)稀释涂布平板 5.2×107
(4).包埋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