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临清二中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临清二中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12 11: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是原电池,应熟练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的书写、两极现象、电子电流离子的移动方向、正负极的反应类型、原电池的简单设计及原电池图示的画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燃煤发电的流程及关键步骤
2、掌握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
3、记住化学电池的本质
4、了解常见电源
能力目标: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化学兴趣及严谨的化学治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
难点:锌铜原电池的基础知识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没有平行分班,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较大差距。学生对于原电池的了解限于普通原电池的外表结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课本实例反复深入的讲解和练习。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原电池实验应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原电池基础知识,初步把握原电池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实验仪器。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㈠燃煤发电的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实验顺序
金属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有关化学方程式)
1.Zn、Cu分别插入稀H2SO4溶液
Zn片
Cu片
2.Zn、Cu导线连接后插入稀H2SO4
Zn片
Cu片
3.Zn、Cu导线连接后,再接电流表,插入稀H2SO4
Zn片、
Cu片
尝试填写下表:
电极材料
现象
电子得失
电极反应
原电池的电极(正或负)
Zn片
Cu片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思考:⑴ 电流方向?电子方向?阴阳离子流动方向?
⑵ 原电池中如何判断正负极?
⑶正极金属起啥作用?啥在正极上得电子?
⑷正负极发生的反应类型?
【知识应用】?
1、用下列物质设计一个原电池CuSO4溶液、ZnSO4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Fe棒、Cu棒、C棒、Zn片、Cu片、铜线、
2、画出装置图
㈢、常见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板书设计
化学能与电能
㈠燃煤发电的流程 (二) 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㈢、常见电源
十、教学反思
在精讲的同时一定注意学生的参与,题不在多要精挑题目做通讲透,否则讲得多练得多最后学生还是不懂因此求“悟”乃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