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3课。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聚焦部分,用生活中常见的温牛奶现象,指向本课的核心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探索部分主要包括4个活动,活动一:预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会怎样变化。活动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将不同温度的水相互接触的实验。活动三:测量记录水温的变化。活动四:将记录表中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研讨部分,提出3个研讨问题:(1)试管中凉水温度变化了吗?是怎样变化的?什么现象说明凉水温度在变化?(2)凉水温度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你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推测?(3)凉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吗?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吗?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建构“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热交换停止时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科学概念。拓展部分,提出更多可以感知温度变化的工具和方法,让学生理解观察工具的多样化精确化可以使研究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温牛奶的现象并不陌生,对于冷的物体和热的物体接触后,可以使热的物体变冷,冷的物体变热,这样的结果学生比较熟悉。但是他们很少关注这个过程的实质是热量在传递的过程。在本课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以及绘制的折线图,让学生思考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过程中考热量的转移和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两个系统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
3.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生活中存在各种热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探究。
2.通过测量获取证据,根据温度变化的记录,制作折线图。
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4.获取多个证据支持提出的观点,尝试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对事物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当发现事实与自己想法不同时,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主动在小组内沟通交流。
4.能运用探究的证据进行信息加工,科学地表述探究的规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1.知道观察工具的精密化能使研究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
2.理解温度计能测量温度是应用了科学的规律。
3.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的实验探究计划,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大烧杯、60℃左右的热水、凉水、一盒冰牛奶、试管、温度计、铁架台、温度计夹子、温度变化记录表、感温纸带或感温粉末、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这是我刚刚从冰箱里拿出的牛奶,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变热?(教师边展示实物边问)
学生:自由回答一些方法,在提到热水的方法后教师继续追问。
教师提问: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
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并通过讨论交流后,全班一起完善猜测。
设计意图:用实物制造情境更真实,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问“牛奶变热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到冰箱里冷藏的牛奶,浸在热水里,可以让牛奶从凉变热,继续提出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激发学生去思考热量的转移和平衡。
二、探索
1.预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温度变化。
师提问:你认为温奶过程中,凉牛奶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追问: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会怎样变化呢?你能预测一下并试着做出完整的假设吗?
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作出完整的假设,达成“牛奶和热水接触后的温度趋向一致”的共识。
2.设计“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的实验。
(1)教师:PPT出示实验材料,提出问题:如何用这些实验材料来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呢?教师提出为了避免浪费,用凉水代替牛奶进行实验。
(2)师生交流实验的设计,包括实验的仪器、实验的步骤和实验注意的问题等。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讲清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3.测量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并记录
(1)教师:课件出示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提示仪器轻拿轻放。
(2)教师: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具体操作。
4.学生进行实验、将记录表上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1)教师:课件出示记录表,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绘制折线图?
学生:学生交流绘制折线图的方法。
(2)在了解探究实验的操作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及其他注意事项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处理数据、整理记录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预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的温度变化,并做出完整的假设,再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包括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完后把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通过试管里冷水的水温变化以及烧杯中热水的水温变化,最后两者的温度趋向一致,去帮助学生理解热量在不同温度的物体间的传递。
三、研讨
1.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报交流:
(1)教师提问:通过记录表中的数据和折线图你发现了什么?试管中的凉水温度变化了吗?是怎样变化的?什么现象说明凉水温度在变化?
(2)凉水温度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你是根据什么作出的推测?
(3)凉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吗?热水温度会一直下降吗?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根据实验中的数据和折线图,去发现试管中冷水和烧杯中热水温度的变化,寻找温度变化的证据,思考温度变化的原因?以及讨论二者温度最终会怎么样?在研讨交流中,寻找证据,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拓展
1.教师: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温度通常使用除了温度计,生活中还有更多感知温度的方法,课件出示感温纸带、感温粉末以及温度传感器等。你知道这些工具是怎样让我们观察到温度变化的吗?
2.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3.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运用更多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物体温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感知温度的变化,观察工具的精密化和多样化,能使观察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能使科学论证更有说服力,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生成)】
【板书说明】
板书是学生实验后通过对数据和现象分析的课堂生成,表示的是试管中的凉水、烧杯中的热水温度的变化以及变化趋势和原因,凉水变热是因为有热量传递而且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
【学生记录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