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记录
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 高 一 年级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型 新授 本册第 3 教时 总第 3 教时 年 月 日
课时安排 1 教具安排
教学目的 1.认识秦灭六国的历史必然性。
2.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重点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 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教学 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材料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备课组二 次备课 根据学情 三次备课
导入: 由李白的古风诗导入。 古风·秦王扫六合 唐代: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师:李白在这首诗的前半段,高度评价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天下诸侯尽数迁徙至咸阳,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兵器十二,就让我们跟随李白的诗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新课讲授: 问题导学:1.秦朝统一的条件、过程、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秦统一的意义。 学生展示:1.条件 (1)主观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客观条件: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秦强大: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秦朝建立:公元前 230 年-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完成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了匈奴的进攻;在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皇帝制度: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物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2)中央机构: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3)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和考核。 (4)巩固统一:统一车轨、 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5.秦统一的意义 (1)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2)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释义讲学:六王毕,四海一——秦朝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材料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用史实说明秦人统一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 师生互动: 秦朝统一为第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利于民族交融;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以及郡县制都促进了统一社会的形成;统一学术思想也为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释——秦朝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秦朝完成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 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其开创的许多经济文化制度被后世继承,对中国历 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4)秦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处境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秦因暴政 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秦朝的暴政 问题导学:1.秦朝暴政的表现 学生展示;1.社会矛盾激化 (1)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秦朝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2.“焚书坑儒”: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等焚毁,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3.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死去,秦二世继位,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问题导学:了解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灭亡的时间、楚汉战争 学生展示:1.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 209 年。 (2)地点:大泽乡。 (3)政权:号为“张楚”。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秦朝灭亡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项羽刚愎自负,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刘邦击败。 释义讲学:“阿房,阿房,亡始皇”——大秦帝国的灭亡 材料一 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的催征者,被百姓看作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上秦朝法律本就细密严酷,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进一步增强苛法的破坏作用,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 ——摘编自王绍东《论统一后秦吏治败坏的原因及与秦朝速亡之关系》 材料作者认为秦朝速亡的原因何在? 1、秦朝的暴政;严刑峻法;吏治败坏。2、认识:不能及时调整统治政策,而是好大喜功,继续施行武力征伐政策。 材料二 秦王朝建立后,统治者没有以发展经济、安定民生为首务,而是为满足自身好大喜 功的政治私欲,长期延续军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在击胡攻越的扩张战争中耗尽民财国力。 ——摘编自高旭《记忆反思民权——<淮南子〉视阈中的秦末陈胜起义》 (2)归纳材料中作者对秦亡观点的认识。你怎样评价秦朝“击胡攻越”的军国主义战争政策? 评价: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了多民族国家;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的短命而亡。 课堂小结:1.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首先体现在疆域的统一,要从空间上把握秦统一这一地理基础。 政治上: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是秦朝三大政治制度; 经济上: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直道筑长城沟通灵渠,移风易俗; 文化上: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2.秦朝统治者的暴政。统治者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征伐无度,百姓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沉重。 秦以法家思想治国而且秦法严酷,轻罪重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小练检学:(见导学案) 深度用学:绘制本课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北击匈奴 1.秦国的强盛 —— 统一全国 南征越族 2.巩固统治 —— 中央:皇帝制度——地方:郡县制 三公九卿 3.秦朝的暴政 4.秦朝的灭亡
作业布置 本课相关练习完成
预习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