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电磁波的是 ( )
A、微波 B、X射线 C、无线电波 D、以上都是
2、晚上入睡的人被蚊子咬醒,这是人的什么感觉在起作用?( )
A、视觉 B、触觉 C、嗅觉 D、听觉
3.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4、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5、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6.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A B C D
7.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苹果味 B.柠檬味 C.无味 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8.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湖水中映出蓝天白云 B.早晨人在地上的影子长,中午短
C.日食、月食 D.在方形暗箱前刺一小孔可当照相机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平静的湖面印出岸上的景物 B.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曲了
C.人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D.晚上有灯光时墙上可以出现人的影子
11.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
A.音调改变了 B.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C.音色改变了 D.响度改变了
1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
13.听大型交响乐时,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区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距离不同
14.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听不到回声,原因是 ( )
A.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 B.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
C.教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
D.回声比较弱,而且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
15.耳蜗的作用是 ( )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耳传递
C、接受振动,将振动换成神经冲动D、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耳传递
16.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①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②取两支长短、粗细相同的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放在玻璃板前的直尺上,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③把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跟像完全复合;④在直尺上记录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未点燃的蜡烛到玻璃的距离。改变物距,重做上面的实验。其中根据步骤③可得到的结论是 ( )
A.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B.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C.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像在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17.江西省南昌市2006如图2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1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
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9.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20.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发生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A.彩色 B.白色 C.黑色 D.不存在这种不透明体
21.判断下图,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A. B. C. D.
2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
????A. 小于0.05mm B. 等于0.05mm C. 大于0.05mm D. 任意值
23.利用老花镜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做到 ( )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2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象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5.在放映幻灯时,要在屏幕上得到字母F,则插入的幻灯片应是( )
A B C D
26.简易潜望镜、汽车观后镜、放大镜、照相机镜中主要的光学元件依次是 ( )
A.凸面镜、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C.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27、下面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和光通过透镜的情况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
28.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
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定 ( )
A.小于300 B.大于300小于600
C.大于600小于1200 D.大于1200小于1500
29.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右下图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问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问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30.如图2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
31.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人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现有二种说法:①在不考虑大气层影响下,由于太阳半径比地球半径大,会使昼半球稍大于夜半球;②由于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会使昼半球稍大于夜半球,则以上二种说法 ( )
A.①②都正确 B.只有①正确 C.只有②正确 D.①②都错误
33.纳米、光年分别是什么的单位?………………………………………( )
A、长度、温度 B、长度、时间
C、都是长度单位 D、都是时间单位
34.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来自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而在视网膜上产生了视觉
B、眼球的折光系统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C、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曲度有睫状肌调节
D、眼有眼睑、睫毛、泪泉管等附属结构,它们具有保护功能
二、填空与分析
35、人们通过各种感受器获得外界的各种______,通过______进行处理后,作出相应的反应或发出相应的信息。
36、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将声源的___________向四周传播。
37.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
中 和 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
波的种类
电磁波
声波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
度都是 3 ×108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
传播介质
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事例
⑤用于无线电通讯
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3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39.小李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把一束光射在平面镜M上,在背景板上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当他将背景板的右半面以法线为轴向后偏折后(如图乙),发现背景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的关系是 _____ ______。
40.如图所示,落地平而镜高0.8米。身高1.5米的姚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科学课上所学知识就 (选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 ——————————(选填“大”、“小”或“一样大”)
41.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
42.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__ ___色,看到的字是__ ___色.
4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0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焦距=f)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
44.A、B、C三块凸透镜,分别用它们做成像实验时,保持物体与凸透镜距离相等,得到成像的记录如下表,则三块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关系是(由小到大排列)__________________
透镜
像 的 性 质
A
放大
正立
虚像
B
缩小
倒立
实像
C
放大
倒立
实像
45. 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 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 ______。
46.相同的蜡烛先后放在a 、 b处,在右侧透过凸透镜看到放在 处所看到的 (填像的性质)像更大。在a或b处看到的像与下列A、B、C、D中哪幅图 对应。
47.请根据左边的眼睛外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它在眼球中起着保护作用。
(2)图中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当我们上午看完电影从影院走出来时,它的直径将变___ ____,而这一过程是通过图中C来调节的,C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8. 完成图中经a、b两透镜的光路图。
49. 当一束光线从空中斜射向水面时,光束可能发生 、 现象,进入水里后,光的传播速度将 。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如图,其中分界面是_________,分界面的_________侧是玻璃,入射角为__ ____°。
50.寻找“往日之光”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想像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声的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犹如别墅。”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住飞驰的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 。
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C
C
B
D
D
A
B
D
A
C
D
C
A
A
D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
C
D
C
B
D
A
D
C
A
D
A
C
A
二填空与分析
35、信息、大脑 36、声波、振动 37、(2)(3)
38、光从空气斜射向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
39、同一平面内 40、适当后退一段距离、一样大
41、(1)平面镜反射光或凹面镜聚光
(2)凹透镜
(3)房间通亮或火灾隐患
42、红色 黑色
43、f44、B C A
45、50o 1200
46、a 正立、放大、虚像、 B
47、巩膜、瞳孔、小、虹膜
48、略
49、反射、折射、变小、PQ、左侧、50
50、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