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4. 领悟游记的写作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景物特点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1. 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 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风光迷人。你们都知道或者去过哪些著名的景点呢?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吧!(学生回答自己的见闻)出示双龙洞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揭示本课课题并点明体裁,板书:游记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的读课文,要学生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出示“蜿蜒”,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理解“蜿蜒”的词义。
3. 读文中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引导学生感悟“双龙洞”得名的由来。
4、出示双龙洞游程图,结合课文,同桌合作完成游程图并让学生交流完成情况。
5、让学生对照课文内容把8个游程连起来叙述一下,先同桌互相交流,接着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6、告诉学生游览过程也是作者的写作过程(板书游程),作者先写了游洞途中,再写了游洞,最后写了出洞原路返回;让学生知道游记的写作特点:除了交代游程,还要抓住景点的特点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感受到的。(板书见闻 感受)同时自然地提出在游双龙洞中,哪一处景点最让作者感动好奇,感到刺激,留下的感受最深?学生回答是“孔隙”(板书 孔隙)
三、读重点内容,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1、理解“孔隙”词义,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
2、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心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读后进行交流学习。
3、交流一: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1)、首先问学生这两句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 小船的小)(2)、接着对这两句话稍稍改动,去掉两个小字问学生是否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不能突出小船的小)(3)、询问学生还从哪些词语当中看出了小船的小?(仰卧 再没法容)(4)作者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使学生知道小船的小是为了写出孔隙的窄小,最后与学生合作读这两句话。(5)总结:作者并没有用具体的数字来写出孔隙的宽窄,而是用小船的小写出了孔隙的窄小。
4、交流二: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1)认读臀字并理解字义。
(2)学生感知并读课文中凡是和船底接触的部位:后脑、肩背、臀部、脚跟;使学生知道通过这样具体、细致的描写,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孔隙的特点就是窄小。
(3)学生再次朗读这句话,读出好奇、小心的感觉。
5、交流三: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认读生字词“稍微”和“额角”
(2)这两句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 感觉)
(3)他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画出了哪些重点的词语并说说你的理由(挤压 稍微 一点儿)
(4)学生再次细读这两句话,再次感受作者过孔隙时的感觉
(5)教师总结:作者正是用过孔隙时的感觉写出了孔隙的窄小
(6)创设情境:跟着作者乘小船,过孔隙。师:游客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是怎么躺的?指学生回答,教师再问,全体学生回答: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行了,那就开船吧!(音乐起)船慢慢地在孔隙中浮动,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指生回答,教师再问全体学生回答: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师问:游客们,你们能不能动?(不能)你们敢不敢动?(不敢)因为我又感觉,生齐答: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师:那要是把肩背稍微耸起一点呢?准会(生答)
师:那要是把臀部拱起一点呢?准会(生答)
师:那要是把脚稍微翘起一点呢?准会(生答)
终于出了孔隙了,游客朋友们,你又有什么感觉呢?(关音乐,生答)
6、师生共同小结写法:作者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小船的小(见闻)和自己过孔隙时的感觉(感受),写出了孔隙的窄小。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身临其境。
四、 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出示几幅图:小沟背的银河峡谷的一系列图片(吊桥、铁链、石头攀岩------),同学们,小沟背你们都去过吗?小沟背的银河峡谷山路蜿蜒崎岖,或木材横着的吊桥,或打在石头上的铁链,或造型独特的秋千,或石头山攀岩,还有那长长的滑梯,一会儿给人一种惊险,一会儿给人一种休闲。教师指导学生要运用本课学习的游记的写法,仿照孔隙的写法,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无论是写整个银河峡谷,还是只写其中的一个景点,例如吊桥、吊篮等,都要写出你在这个景点的见闻和感受,也就是你看到了什么和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所在景点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用书本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词句。学生写后交流、反馈。
五、小结
同学们,学过了游记的写作特点,我们不仅能写好小沟背的景物,还能写好自己游览过的每一处景点,那双龙洞的其它几个景点作者又是怎么写出它们的特点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六、板书设计
游记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程 小船小
见闻 孔 隙 : 窄小
感受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