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试题
出题:袁金坤 审题:倪宇星
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23题,共23题69分)、非选择题(第24题~第26题,共3题31分)共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请将选择题选项填到题后的对应表格中。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目前没有列入我国空气质量报告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
2.下列情况中,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②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③城市垃圾的随意堆放 ④海上油轮原油的泄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物质中,能用做抗酸药的是:
A.氢氧化铝 B.酒精 C.醋酸 D.氢氧化钠
4.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水晒盐 C.粮食酿酒 D.冰雪消融
5.为实现扼制温室效应,使用下列燃料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汽油 D.乙醇汽油
6.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纯硅 B.玻璃 C.纯SiO2 D.水泥
7.下列物质在水处理过程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
A.KAl(SO4)2?12H2O B.Cl2 C.Ca(ClO)2 D.KNO3
8.小明血液化验单上“葡萄糖”一项的结果为4.94×10-3 mol/L,这里的“4.94×10-3 mol/L”表示葡葡糖的
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的浓度
9.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浓硝酸
10.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Na+、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H+ B.Ca2+ C.Al3+ D.SO42—
1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铝与稀盐酸反应:Al + 2H+ ══Al3+ + H2↑
B.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2NaOH══H2O +Cl-+ClO-+2 Na+
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OH-+HCl══H2O+ Cl-
13.医院中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向尿液中加入新制的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14.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A.食用油 B.蔗糖 C.西红柿 D.鸡蛋
15.碘是公认的“智慧元素”,儿童缺碘会导致发育迟缓,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我国强制推行食用加碘盐。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食用加碘盐的有关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 B.棉线 C.尼龙绳 D.真丝巾
17.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8.“铝热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吸热反应 B.铝热剂是纯净物
C.铝热剂是混合物 D.铝热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9.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还会有K+
20.人体摄入的油脂,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 。
A.甘油 B.水和二氧化碳 C.氨基酸 D.葡萄糖
21.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可盛放在带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可盛放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单质钠贮存在水中
D.氢氧化钠可以长久露置在空气中存放
2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克H2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标况下,22.4L水的分子数是NA
C.1 mol Na含电子数为NA
D.1 mol/L NaCl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A
23.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 < 碳酸氢钠
B.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碳酸钠 > 碳酸氢钠
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的速率:碳酸钠 > 碳酸氢钠
D.一定条件下,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试题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15分)(1)(3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住宅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填字母)。
a.水泥 b.石灰石 c.玻璃
②现代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下列钢铁的防腐方法中,防腐效果最好,
但相对费用也最贵的是 (填字母)。
a.刷点油漆 b.包塑料层(镀塑) c.涂点油脂
③塑料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聚乙烯塑料属于 (填字母)。
a.有机高分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金属材料
(2)(5分)2012年3月,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颁布表明国家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重视。
①汽车上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见右图),可以使NO、CO相互反应转化为CO2和一种单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②明矾可用作废水处理的混凝剂,Al3+水解生成的 (填化学式)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使之沉降。
③煤燃烧产生的SO2所形成的酸雨中,SO2最终转化成的酸是 (填化学式)。在煤中加入适量CaO,可以大大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的
化学方程式为 。
(3)(7分)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
①该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
富含油脂的物质是 。
②该配料中的 有防腐作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
使食品疏松。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淀粉水解液中有淀粉未水解的检验通常是滴加碘水,出现的现象是:
。
25.(6分)将2.3克钠投入到水(滴有酚酞)中,反应结束后,溶液是0.1升。则:
(1)反应过程中,可以发现钠浮在水面,说明钠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溶液最后显 色。
(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求最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写过程)
26.(10分)“ 阳光 ”牌小包装“ 脱氧剂 ”成份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该“ 脱氧剂 ”中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⑴ 取某食品包装袋中的“ 阳光 ”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固体为灰黑色粉末,夹杂着一些红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结论为上述“ 脱氧剂 ”中的铁已部分被 ;
步骤⑵ 将步骤⑴中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该步骤的目的是 ;
步骤⑶ 取步骤⑵中的滤渣,将其分为两等份,每一份质量为8.0g。将其中一份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得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纯净的沉淀20.0?g。8.0?g滤渣中活性炭的质量为 ;
步骤⑷ 将步骤⑶中的另一份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2.0mol/L的稀H2SO4,微热至反应完全。请写出有氢气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步骤⑸ 向步骤⑷中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灼烧,冷却、称量,得到6.4gFe2O3固体。
结论:该“ 脱氧剂 ”中的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为 。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试题参考答案
每题3分
1-10 A D A C A C D D D D
11-20 A C D C C C C C B A
21-23 A A B
24、方程式2分,其余每格1分
(1) ①b ②b ③a
(2) ①N2 ②Al(OH)3 ③H2SO4 2CaO+2SO2+O2 = 2CaSO4
(3)①鸡蛋 棕櫊油 ②苯甲酸钠
③溶液变蓝色
25、小于(1分) 红色(1分)
2Na+2H2O══2NaOH+H2↑ (2分) 1mo1·L-1(2分)
26、每格2分
(1)氧化 (2)除去NaCl (3)2.4g (4)
(5)28:15(或4.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