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2、掌握人物形象
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三篇小说所带有的时代烙印,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作者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情感和情操。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并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赵树理小说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扑鼻的泥香,水乡的月色,林间的小道,袅袅的炊烟,老人、村妇,还有鸡鸭、黄牛和老狗,这样祥和静谧的农村美景,一直备受历代文人青睐,他们将笔触伸到鸡犬相闻的农村,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作者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的小说。
同学们,咱们在这之前有接触过这一类小说吗?
文学常识积累
(一)“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批判愚昧
鲁迅:《故乡》《祝福》《阿Q正传》等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
(二)20世纪30年代乡土小说——返归自然
沈从文——湘西地域小说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
(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改良人生
“山药蛋派”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彭德怀
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讨论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最后得到一致意见,以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和他的文学成果,应当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 ——郭沫若
茅盾认为《李有才板话》“标志了向大众化的前进的一步,这也是标志了进向民族形式的一步”。
(四)当代乡土小说的发展
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商州情结”、莫言《红高粱》《高粱酒》
高晓声、汪曾祺、刘绍棠、陈忠实、苏童等。
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年一1970年),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
赵树理热爱家乡,热爱农民,毕生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奔走呼吁。由此产生的一部部文学作品却超越了创作初衷和时空界限,成为经典之作。因此,他被誉为描写农村现实生活的“铁笔”“圣手”和中国现代文学大众化、通俗化的旗手。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他所实践与倡导的“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与下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创作态度,直到今天都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赵树理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了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1966年春,全国人民都在学习兰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赵树理亲自到兰考体验生活,回晋城后,着手创作《焦裕禄》剧本,只写了三场,就被打成“黑帮”揪出来了。
在文革中赵树理成为“周扬树立的黑标兵”,遭到长期的迫害、批斗。被押着游街示众,曾被打断肋骨,又在批斗台上被推下,跌断髋骨。“十年浩劫”中,赵树理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而死,终年64岁。
四、知人论世【“山药蛋派”】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创始人,他的创作理念,代表了“山药蛋派”的文学追求:写农民看得懂的书,出农民买得起的书。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山药蛋派”作品题材大多围绕农村生活,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语言主要采用山西民间的乡音土调,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五、故事背景
作者的创作灵感源自一起真实的案件, 1943年,赵树理来到左权县调研。一天,有人来县里告状。他对赵树理说,他的侄儿岳冬至与村里姑娘智英祥要好,而村干部垂涎于智英祥的美色,却屡次碰壁。他们迁怒于岳冬至,想办法将他害死。赵树理立即带着这位老乡到县司法公安部门立案,还协助公安部门到村里进行调查,终使案情真相大白,原来杀害岳冬至的凶手正是村干部。杀人凶手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村里人认为村干部打死岳冬至固然不对,而岳冬至有了童养媳还与智英祥好,败坏了村里的风气,教训教训他也是应该的。
赵树理深感农村迫害婚姻自由问题的严重,于是决定用通俗小说形式来加强婚恋自由意识的宣传。他以岳冬至案件为原型,添加了“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个带有喜剧色彩的人物,将原型故事改写为在民主政权支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
六、梳理情节
(1)这篇文章一共分为几个小节?
(2)小二黑和二诸葛是什么关系?
(3)小芹和三仙姑是什么关系?
(4)小二黑和小芹是什么关系?
(5)小说节选部分主要描写对象是谁?
(6)小说围绕主要人物主要写了哪些事?
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
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兴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兴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放弃封建迷信、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课文所选的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后四节,讲述小二黑和小芹两人依靠新政权的力量,通过坚决斗争,终于结成眷属。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小二黑 小芹 三仙姑 二诸葛 金旺、兴旺
人物分类:
A.新型农民的典型: 小二黑和小芹
B.落后农民的典型: 二诸葛和三仙姑
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A.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二诸葛:专制落后、善良质朴、关爱儿子、胆小怕事
三仙姑: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好逸恶劳、作风不正、自私冷漠、心理扭曲
B. 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1.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
例如,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
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作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
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
并且,两人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
2.反对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小芹也对她母亲的扎神弄鬼行为不予理睬。
3.反对恶势力。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小二黑是刘家峧村民二诸葛的二小子。这一“小字辈”是新时代青年农民的代表。小二黑积极上进,在一次反“扫荡”中打死过两个敌人,得到过特等射手的奖励。人长得漂亮。“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哪一村,妇女的眼睛都跟着他转”。小时候他曾跟着迷信的父亲学占卜相。懂事后就不信父亲的八卦了。十六七岁起他与于小芹自由恋爱,还坚决拒绝了父亲给他收留的童养媳。担任青抗先队长的小二黑因被诬陷遭到了武委会的批斗,他就义正辞严地抗议:“无故捆人犯法不犯?”小二黑被兴旺兄弟借口“拿双”捆送区政府,他不要父亲的哀求,而坚决认为“送到哪儿也不犯法”。边区政府做主支持他与小芹的自由恋爱,结合成了幸福的家庭。
小芹是刘家峧村民三仙姑的女儿,新社会中新人物的典型代表。年轻的小芹长得漂亮,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村政委员金旺想占她便宜,小芹坚决地捍卫自己。她与小二黑自由恋爱,她不相信迷信的母亲所说:“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顾天意活不成”,她坚决反对母亲为自己许亲。对妇救会主席的捆打,她抗议说:“当了妇救会主席就不说理了?”她与小二黑被村里“拿双”送到区上,边区政府认定她与小二黑婚姻合法。小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自己的权利,她的反封建精神是新式农民的鲜明特征。
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攫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他们最终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金旺是刘家峧老村长的儿子,封建势力的形象代表。他十七八岁成了父亲的帮手,逞威作福称霸一方。抗战时他给一支溃败敌军作内线引路绑票。解放山村时他在混乱中与兄弟兴旺一起把持村政权。他欺负小芹而碰了钉子,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召开斗争会批判小二黑、小芹自由恋爱,并把两人捆送区政府。区政府识别了他的罪恶,村民被发动起来揭发他,最终与兄弟一起被判刑。金旺代表着的反动封建势力,是站在广大农民对立面的旧势力。
拓展思考:《小二黑结婚(节选)》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1)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刻画。如小二黑的光明正大、勇敢坚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场面表现的。
(2)通过行动写人。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写人。如作者用“不宜栽种”的故事表现二诸葛的性格;用“米烂了”的故事来表现三仙姑的弄虚作假。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八、小说主题
讴歌农民的胜利!
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的胜利!
讴歌新社会的胜利!
《小二黑结婚》是怎样表现和歌颂民主改革、人民政权这一主题的
小说通过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争的过程,表现和歌颂了民主改革、人民政权。
①小二和小芹在与封建家长二诸葛、三仙姑和恶霸金旺、兴旺斗争中,把人民政权作为坚强后盾,非常勇敢,无所畏惧终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
②二诸葛、三仙在人民政府的教育下,终于转变了思想,开始了新的生活
③恶霸分子金旺、兴旺弟兄受到了人民政府的惩办,以底失败告终,显示了人民政权的巨大威力。
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赵树理作为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其作品善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课文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①形象化。课文的语言带有人民群众所熟悉的形象性,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具有通俗晓畅、简洁生动质朴明快,幽族风趣的特点。如小说在刻画三仙姑的形象时写道:“刚才跑出去那个小闺女,跑到外边一宣传,说有个打官司的老婆,四十五了,擦着粉,穿着花鞋。邻近的女人们都跑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腿!’‘看那鞋!’三仙姑半辈子没有脸红过。偏这会儿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交通员领着小芹来了,故意说:‘看什么?人家也是个人吧,没有见过?闪开路!’一伙女人们哈哈大笑。”这段话,无疑都是群众的语言,而这些语言却充满了魅力。
②口语化。课文中还采用了大量的群众口头语言,是作者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艺术锤炼而形成的质朴平实、简洁畅达、诙谐风趣,雅俗共赏的语言,如当三仙姑经过一番精心打扮来到区上而被众人围观议论时,她羞愧得“恨不得一头碰死”。
③叠音词的使用。一是AABB式叠音词,如唧唧哝哝、断断续续等。二是ABAB式叠音词,如打听打听、恩典恩典、管教管教、和说和说等。三是ABAC式的叠音词,如啰里啰嗦等。
④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课文结尾的“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体现了语言的整齐美和音乐美,把相对称的两部分内容凸显出来,相互补充、映衬,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