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3 16:17:28

文档简介

课题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授课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授课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内容包括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个子目。汉朝的大一统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内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内,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设置西域都护,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外,丝绸之路的开通,打破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绝状态,开创了中外文明交流的新局面。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感性事物理解强,也容易对历史产生兴趣,但是他们的识图、分析材料、归纳、概括等能力较弱,需要老师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西域的地理范围;知道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老师讲述、观察地图等活动,识别西域的地理范围以及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提高识图能力;观看视频,填写表格,复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完成合作探究活动,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掌握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概括、分类、评价等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知丝绸之路是一条文明之路,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开通的过程及作用。难点: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新闻: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读新闻,说说发生什么事? 结合时事新闻,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丝绸之路开通 出示地图:《西汉欧亚大陆形势图》出示材料:《张骞“凿空”之于丝绸之路贯通的意义》介绍西汉欧亚大陆形式,思考:阻碍丝绸之路贯通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
1.张骞出使西域 出示地图:《丝绸之路路线图》,介绍西域的地理位置。 认真听,观察地图。 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
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过程表》播放《张骞出使西域视频》思考: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往返时间、结果以及遇到的苦难。 带着问题看视频,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培养学生历史建构能力。
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过程表》,填表格,组织完成活动“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 填表格,复述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
出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路线图》,介绍张骞出使两次西域的过程。 认真听,观察地图。
2.丝绸之路路线 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介绍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认真听,观察地图。 掌握陆上丝绸之路路线,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时空观念。
组织学生完成活动“画一画”:在纸上画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动手画陆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介绍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认真听,观察地图。 了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3.丝绸之路经营 出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甘肃敦煌玉门关遗址》;《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汉朝疆域图》;《班超出使西域图》;结合图片,介绍汉朝保障丝绸之路畅通采取的措施。 认真听 了解汉朝经营西域采取的措施。
思考:以上措施有利于解决哪些阻碍丝绸之路畅通的苦难?请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思考问题。
二、丝绸之路意义 组织学生完成以下活动:①分一分:中国输出与出入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将输出与输入的物品,进一步分类归纳。②证一证:如何印证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的交往?③想一想:丝绸之路开通后产生什么作用?④结合所学,评一评: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合作探究,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分类、概括、评价等能力,感受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宋朝海外贸易路线图》《元朝对外交通路线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图》,介绍汉朝以后,丝绸之路所起的作用。 认真听 感受丝绸之路在漫长历史岁月中起到的作用。
出示: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丝绸之路的评价作为结束语。
板书设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丝绸之路开通1.张骞出使西域2.丝绸之路路线3.丝绸之路经营二、丝绸之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