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图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图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3 23: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图》教学设计所用教科书 书名 2011中图版初中地理
所教年级 七年级 所教册次、 单元 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课题 地图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1)能知道地图的含义和分类。(2)能记住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3)能记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学会在地图中判断方向。(4)能认识常用的图例,学会在地图上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本节课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知识。学会用图,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较多,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兴趣。本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这些都是读图用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材结构上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绘制而成,因此,在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时,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初步开始建构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好奇心,肯动脑筋,思维活跃,也愿意尝试亲自动手实践。比例尺的运算在小学曾经学过,对“东南西北” 等方向用词并不陌生。但受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有的学生在地理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地图。 2.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3.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教学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5.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单的形式进行教学。 步骤1:学习地图上的第一种语言——比例尺(15分钟) 自主阅读课本16页,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比例尺的定义、公式(2分钟)。 任务一:教师课前实地测得敬文讲堂的南北实地距离是32米; 根据给出的校园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刻度尺量得敬文讲堂的图上距离是_____厘米; (2)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结论: (1)比例尺:表示 距离比 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公式。 步骤2:参照课本17页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二——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2分钟)。 任务二:下面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你发现有何不同之处: 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图观察,回归课本,总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
1
) (
1
)步骤3:教师讲授比例尺的比较方法,PPT展示两个数字式比例尺,请同学们试着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2分钟) 4000000 80000000 教师小结:比例尺是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比例尺分数的含义,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步骤4:阅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完成任务三——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3分钟) 任务三:在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1)观察: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 (2)完成下表 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
结论: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 ,内容 ;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 , 内容 。 教师小结: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小详、小大略”来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分析等方法,学生掌握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步骤5:关注钓鱼岛——读PPT上钓鱼岛与台湾省基隆市、冲绳岛地图,完成任务四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计算实地距离。(3分钟) 任务四:计算钓鱼岛到基隆以及到日本冲绳岛的实地距离:(1)公式:比例尺= 已知:钓鱼岛到基隆的图上距离为1.9厘米; 钓鱼岛到冲绳岛的图上地距离为4.2厘米; (2)计算:实地距离= 比例尺: (
0
100km
) (3)钓鱼岛—基隆: 钓鱼岛—冲绳岛: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学会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实地距离。 步骤6:请同学小结地图上的第一种语言——比例尺(1分钟)。 步骤7:学习地图上的第二种语言——方向(15分钟) 教师展示PPT上三种地图:1、一般地图;2、指向标地图;3、经纬网地图;(1分钟) 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一般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完成。(1分钟) (
西


西南
东南
) (
西北

东北
) 教师讲授三种地图判读方向的方法(3分钟):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指向北方; 3、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任务五——学习使用一般定向法(2分钟): 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上找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 判断:(1)呼和浩特、包头分别在鄂尔多斯的什么方向? 结论:(1) (2)使用的定向方法是什么? (2) 任务六——学习使用指向标定向法(2分钟): 在校园平面图上找到学校东门、博艺楼、体育馆: 判断:(1)学校东门分别在博艺楼、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结论:(1) (2)学校东门大致在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2) 任务七——学习使用经纬网定向法(2分钟): 在加拿大地图上找到:怀特霍斯、温哥华、尼皮贡: 判断:(1)怀特霍斯大致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 结论:(1) (2)温哥华大致在尼皮贡的什么方向? (2) 步骤8:学习地图的第三种语言——图例(5分钟): 任务八——阅读课本18页图1.25,识记地图上常用图例,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记情况。(3分钟) 教师PPT展示地图常用图例,同学们进入抢答环节,看谁在10秒内识别的图例多。(2分钟) 步骤9:课堂总结(1分钟) 步骤10:课堂练习,结束课堂,布置作业。(4分钟)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1:5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 1:1000 D. 1/500000000 2.在比例尺为1:3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与B的距离为 4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 ) A.1280千米 B.12.8千米 C.128千米 D.128000千米 3.下列图例中表示国界线的是( ) A. B. C. D. 4.图中,穿过村庄的道路是什么走向
6.作业与板书
布置作业:本节同步训练相关内容。 (
方 向
图 例
比例尺
)板书设计:地图 地图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