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技巧王——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技巧王——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1-14 20:5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技巧王——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遵循成都七中“三体”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3、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小团队协作为主要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团队的配合与协作,注重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养成,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成都七中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选修项目。我校高中篮球模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而基本技术又包括单一的运、传、投及移动技术和各项组合技术。组合技术不仅是单一技术的融合,更是战术运用的基础,而运、传组合技术是最为基础的组合技术。运、传球组合技术练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协作意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灵活、判断的准确性、预测事物发展的能力和果断的应变能力。根据校篮球模块教学计划,高二上期篮球模块单元共18次课,由基本技术运、传、突破和组合技术构成,本课是组合技术中的第5次课(共6次课)。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已选修篮球模块一年,运、传、投单一技术掌握较好,有一定的运传球基础,且具有高昂的篮球兴趣,求知欲、好胜心强,敢于表现,但学生在运球节奏的把控、传球准确性存在不足,运、传、投技术的衔接较弱。本次课通过多样的、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
四、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使80%以上的学生巩固与提高篮球运、传、投动作技术水平,60%学生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运、传、投组合技术,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能。
2、健康行为: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校内外篮球运动,掌握基本健康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善于交往与合作,提高生存和生活能力。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遵守规则,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品德。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传、投技术组合的熟练衔接
教学难点:组合技术动作的合理运用
六、教法与学法:
本课采用了动作示范与讲解、语言解析与纠错、实践比赛与激励等教与学的方法
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 篮球27个 标志筒10个 标志杆14个 球框4个 传球架2个 挂图1副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55%左右 练习密度:60%左右 运动强度:130—150次/分
教师 郭祺 授课班级 高二多班 课型 复习 指导教师 王兴桃、谷芳
教学内容 技巧王—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 重点:运、传、投技术组合的熟练衔接
难点:组合技术动作的合理运用
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使80%以上的学生巩固与提高篮球运、传、投技术水平,60%学生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运、传、投组合技术,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能。2、健康行为: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校内外篮球运动,掌握基本健康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善于交往与合作,提高生存和生活能力。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遵守规则,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品德。
流程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课的引入 2 分 钟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等。2、师生问好、介绍学练内容。3、强调安全,安排见习生。 1、口令指挥、语言提示。2、向学生问好、介绍本课内容。3、进行运动安全提示、安排见习生。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2、向教师问好。3、倾听、了解内容。4、见习生随堂。 组织图1要求:快、静、齐
热 身与 激 趣 5 分 钟 专项热身活动练习方法:四组同学如图站位,每人持球跟随音乐及老师的指令完成以下动作:运球往返跑慢跑手指拨球运球后踢腿左右引球交叉步吸腿外展后退左右跳上步踢腿弓步持球拉伸 指导学生进行专项热身2、示范、带领学生进行专项球性热身,增进球感,配合拉伸、牵引等身体练习 1、观察并积极参与运球热身。2、跟随老师进行熟悉球性练习,达到充分热身的目的,避免运动损伤 组织图2 专项热身要求:注意间距,运球节奏。动作舒展,协调有力。
学练与体验 30 分 钟 一、专项强化折线运球练习方法:两组同学如图站位,同时进行折线运球并完成投篮练习,之后从球场两侧加速运球返回。无防守组合运球有防守组合运球练习目的:熟练多种运球变向技术。2.四角传球练习方法:四组同学如图站位,逆时针跑动中连续完成传接球。练习目的: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和跑动配合的默契。二、融合精练运、传、突练习方法:两组同学如图站位,快速运球,在第一个障碍物前完成变向运球后立刻收球传给中圈接应,随后加速侧身跑在第二个障碍物接球完成“三威胁”交叉步突破上篮。练习目的:模拟实战,在快速跑动中完成运、传球技术的运用,提高组合技术的衔接能力。三、技巧挑战练习方法:两组同学如图站位,同时开始绕桩运球,随后将球传入传球架、完成投篮,最后快速运球完成上篮。练习目的:1.提高学生运、传、投的熟练衔接与运用。技巧挑战赛各组推荐1-2名同学参赛,两人一组相互PK。练习目的:优生示范,带动学生对篮球运动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身体素质课课练“一手遮天”练习方法:四组同学如图站位,依次交叉跑动进行助跑摸高练习。练习目的:提高腿部力量。 1、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传、接球练习强调动作节奏把控3、强调变向收球时重心的变化和稳定性1、语言指挥组织学生站位练习。巡视与指导,适时调控、激励。1、示范、讲解练习内容。2、巡视与指导,及时纠错。介绍练习方法、提出练习规则2、组织学生进行拓展与提升练习3、调控与激励。组织学生并讲解练习2、口令及示范练习 认真聆听,观察、积极思考。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练习。相互观察,大胆尝试新的运球组合动作。按照规定路线进行传接球练习。2、观察、判断、思考,提高练习效果和练习质量组长带领下进行练习。2、相互学习,完善技术动作。1、了解练习方法与规则2、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注意个人技术的运用3、各小组认真研究比赛方法、要求。4、根据老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比赛。聆听、积极思考2、积极参与,努力做好。 组织图3 折线运球要求:运球快慢结合,换手降重心,加速。组织图4 四角传球要求:移动中传接球,传球的提前量的控制。组织图5 运、传、突要求:运球快,重心低;传球准,跑动快;突破快,上篮稳。组织图6 技巧挑战要求:动作技术规范,做到稳、准、快组织图7 助跑摸高要求:助跑有节奏,起跳摆臂充分。
调整与评价 3 分 钟 放松活动小结评价收还器材4、师生再见 带领放松活动。组织自评互评。安排收还器材。4、师生再见。 跟随老师放松。积极自评互评。归还器材。4、与教师再见。 要求:快、静、齐
场地器材 1个篮球场 篮球27个 标志筒10个 标志杆14个 球框4个 传球架2个 挂图1副
运动负荷预计 运动密度:55%左右 练习密度:60%左右 运动强度:130—150次/分
课后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