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选修④。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年12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下列关于能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的煤炭储量十分丰富,人类可以无穷无尽地开发
B.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必须同时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C.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2.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A.氢气的燃烧
B.灼热的炭粉与二氧化碳反应
C.钠与水反应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3.已知4NH3+5O2 =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v(NH3)=v(O2) B. v(O2)=v(H2O)
C. v(NH3)= v(H2O) D. v(O2)=v(NO)
4.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5.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 )之比为
A.10: 1 B.1 :10 C.2:1 D.1:2
6.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7.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 + 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c(M+ )>c(A- )>c(OH- )>c(H+)
B. c(M+ )>c(A- )>c(H+ )>c(OH- )
C.c(M+ )>c(OH- )>c(A- )>c(H+ )
D.c(M+ )>c(H+ )>c(A- )>c(OH- )
9.下列事实或操作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要滴加少量的盐酸
B.加热蒸干并灼烧Na2SO3溶液,得到Na2SO4固体
C.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0.反应mA(s) +nB(g) eC(g)+ 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化学方程式中nC.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故可用作净水剂
B.水解反应NH4+ + H2O NH3· 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制备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
12.将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的反应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燃料电池,可以实现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b极为正极,有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C.负极反应式为CH2=CH2+ H2O- 2e-→CH3CHO+2H+
D.每有0.1 mol O2参加反应,则迁移0.4 mol H+
13.N4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断裂N4(g)中1 mol N- N键吸收193 kJ能量,形成N2(g)中1molN ≡N键放出941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4(g)=2N2(g) ΔH=+724 kJ·mol-1
B. N4(g)比N2(g)更稳定
C.形成1 mol N4(g)中的化学键放出193 kJ的能量
D.1 mol N2(g)完全转化为N4(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 kJ
14.在1 L容器中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反应方程式为:4HCl(g)+O2(g) 2H2O(g)+2Cl2(g) ΔH <0,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 0 2 4 6
n(Cl2)/10-3mol 0 1.8 3.7 5.4
A.0~2min的反应速率小于4~6min的反应速率
B.第6min时,Cl2的反应速率为0.9 mol/(L·min)
C.增大压强可以提高HCl转化率
D.平衡常数K(200°C)< K(400°C )
15.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了水溶液锂离子电池,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流通过外电路从Li流向LiMn2O4
B.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
C.充电时,锂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D.充电时,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0.7 g金属锂
16.室温时,向20 mL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c(CH3COOH)>c(Na+ )>c(CH3COO- )>c(H+ ) >c(OH- )
B. b点时:c(Na+ )=c(CH3COO- )>c(H+ )=c(OH- )
C.c点时:c(OH- )=c(CH3COOH)+c(H+)
D.d点时:2c(Na+ )= 3c(CH3COO- ) + 3c(CH3COOH)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 (12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
(2)1 mol 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
(3)1 mol Cu(s)与适量O2 (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1 mol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5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
(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1),放出622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
(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ol C8H18(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518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8.(12分)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 △H>0。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2)830 K温度下,若起始时c(CO)=2 mol· L-1 ,c(H2O)=2 mol· L-1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将 ; 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种)。
(5)830 K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 L-1,c(H2O)=1 mol·L-1 ,反应进行5 min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H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 mol·L-1·min-1。
19. (14分)CH3COONa和Na2CO3都可用作医药媒染剂、缓冲剂等。
(1)一定温度下,向1 L0.1 mol· L-1CH3COOH溶液中加入0.1 mol CH3COONa固体,则溶液中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写出表示该混合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一个等式:_ 。
(2)土壤的pH一般在4~9之间。土壤中Na2CO3含量较高时,pH可高达10. 5,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土壤呈碱性的原因:
。加入石膏(CaSO4·2H2O)可以使土壤碱性降低,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常温下在20 mL0.1 mol· 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1的HC1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的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___ __ (填“ 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 。
20. (14分)下图中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1)A极为电源 极(填“正”或“负”)。
(2)甲装置中C电极的现象是 _。
(3)乙装置中的阴极产物为_ ,乙装置中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4)装置丙用于铁上镀锌,G应该是_ (填名称),电镀液的成分是_ 。
(5)已知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带正电荷的红褐色的微粒,则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
。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2.B由图像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四个选项中只有B是吸热反应,其他均为放热反应。
3. D 4.B 5.A 6.D 7.C 8.A
9.B A项,配制FeCl3溶液时,滴加少量的盐酸是为了抑制Fe3+的水解;B项,加热蒸干并灼烧Na2 SO3溶液,
得到Na2SO4固体,是因为Na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与水解无关;C项,焊接时用NH4Cl溶液除锈,是
因为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D项,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是因为S2-水解生成H2S。
10. C
11.B明矾KAl(SO4)2·12H2O中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使之沉降,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A项正确;盐的水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B项不正确;FeCl3、CuCl2溶液中分别存在Fe3+、Cu2+的水解平衡,直接将两种溶液加热蒸干得不到相应的固体,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才能得到FeCl3,CuCl2固体,C项正确;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D项正确。
12. A
13.D 从图可知,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 N键,则ΔH=6 ×193 kJ·mol-1-2 ×941 kJ·mol -1=- 724kJ·mol-1,A项错误;相同质量时N4的能量比N2高,故N2比N4稳定,B项错误;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形成1 mol N4(g)中的化学键放出6 ×193 kJ 的能量,C项错误;1 mol N2(g)完全转化为N4(g),需要吸收362 kJ 的热量,体系的能量增加362 kJ,D项正确。
14. C 15. B 16. A
17. (每空2分)
(1)N2(g) +3H2(g)=2NH3(g) △H = - 92.2 kJ/mol
(2)N2(g) +2O2(g)= 2NO2(g) △H= +68 kJ/ mol
(3)Cu(s)+ O2(g)= CuO(s) △H =- 157 kJ/mol
(4)C(s) + H2O(g)=CO(g)+ H2(g) △H =+ 131.3 kJ/mol
(5)N2H4(l)+ O2(g)=N2(g)+2H2O(l) △H = - 622 kJ/mol
(6)C8H18(l)+ O2(g)=8CO2(g) +9H2O(l) △H =- 5518 kJ/mol
18. (1)K= (2分)
(2)2. 25(2分)
(3)增大(2分) 增大(1 分) 增大(1 分)
(4)增大水蒸气浓度、减小二氧化碳浓度、减小氢气浓度或升高温度(任选两种,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5)0. 1(2分)
19. (1)不变(2分) c(CH3COO- )+c(OH- )=c(H+ )+c(Na+ )(3分)
(2)CO32-+ H2O HCO3- +OH- (2分) Na2CO3 +CaSO4·2H2O =CaCO3 + Na2SO4 +2H2O(3分)
(3)①不能(2分)
②HCO3- 、H2CO3(2 分)
20. (每空2分)
(1)正
(2)产生黄绿色气体
(3)H2和NaOH 2C1- +2H2O H2↑+Cl2↑十2OH-
(4)锌 ZnSO4 [或Zn(NO3)2等]
(5)Y极红褐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