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将第Ⅰ卷的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栏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只交第Ⅱ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e 20
Na 23 Fe 56 Cu 64 Zn 65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不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BaSO4 B. NH3?H2O C. H2S D. CH3COOH
2. 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 pH=6 B. c(OH—)=1×10—7mol/L
C. c(H+)>c(OH—) D.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3.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有颜色的是
A. H2C2O4 B. Cr2O72— C. S2O32— D. SCN—
4. 改变下列条件,能降低N2+3H2 2NH3反应的活化能的是
A. 使用催化剂 B.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 升高温度 D. 增大压强
5. 下列变化过程的△H >0的是
A. NaOH(s) =Na+(aq) +OH—(aq) B. H+(aq)+OH—(aq) =H2O(l)
C. CaCO3(s)=CaO(s)+CO2(g) D. C(s) +O2(g)=CO2(g)
6.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能使 2NO2(g) N2O4(l) △H =—56.9kJ/mol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增大N2O4浓度 B. 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7.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H2O2溶液中,不能使2H2O2 =2H2O +O2↑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MnO2 B. FeCl3(aq) C. CuCl2(aq) D.KI(aq)
8. 已知H2O H++OH—的平衡常数为K,改变下列条件能使K值增大的是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入NaOH(aq) D. 加入盐酸
9. 只改变下列条件,一定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浓度 B. 压强 C. 温度 D. 催化剂
10. 在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其pH与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
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 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21.70mL
12. 可逆反应2SO2(g) +O2(g) 2SO3(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SO2) =0.5mol/(L?s) B. v(O2) =0.25mol/(L?s)
C. v(SO3) =0.6mol/(L?s) D. v(O2) =0.4mol/(L?s)
13. 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OH—,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NH4+浓度增大的是
A. 加NaOH溶液 B. 加盐酸 C. 加少量NH4Cl(s) D.通入氨气
14. 某温度下,在一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A(s) +2B(g) C(g) +D(g),当下列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气体的压强 B. △H C. 平衡常数 D. B的体积分数
15. pH和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体积
A. 一样多 B. 醋酸多 C. 盐酸多 D. 无法判断
16.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H2和1molN2,发生反应N2(g) +3H2(g) 2NH3(g),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可能是
A. 25% B. 30% C. 35% D. 75%
17. pH=2的X、Y两种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X酸比Y酸产生的氢气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是强酸,Y是弱酸 B. X是弱酸,Y是弱酸
C. X是二元酸,Y是一元酸 D. 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
18. 可逆反应mA(s) +nB(g) pC(g) +qD(g),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 该反应的△H <0
C. 化学方程式中n >p+q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9. 下列溶液中,pH一定大于7的是
A. 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B. 由水电离出的c(H+) =1.0×10—8mol/L的溶液
C. 0.1mol/L的酸性溶液与0.2mol/L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D. 10mL 0.01mol/L的NaOH溶液与6mL pH=2的稀H2SO4混合后的溶液
20. 把80mLNaOH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如果混合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A. 0.5mol/L B. 0.1mol/L C. 0.05mol/L D. 1mol/L
得 分 栏
题号
选择题
21
22
23
24
总 分
得分
第Ⅰ卷 答题栏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共50分)
21.(14分)
(1)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 ;在pH=2的稀硫酸中, c(OH—) = ;若升高温度,会使KW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醋酸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 CH3COO—+H+。若分别改变下列条件①加水稀释 ②加热 ③加冰醋酸 ④加少量固体醋酸钠,其中能使醋酸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能使溶液pH增大的是 ,CH3COO—浓度减小的是 。(填序号)
(3)有A、B、C三种溶液,其中A的pH=5,B中c(H+) =1.0×10—4mol/L,C中 c(OH—) =1.0×10—11mol/L。则三种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2.(15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的纯度(已知烧碱中含有的杂质不与酸反应)。请根据实验回答:
(1)称取4.1g烧碱样品,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 ,
, _ ____。
(2)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
(3)取10.00mL待测液,用____ 量取。
(4)用0.2010mol/L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________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______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
直到滴定终点。
(5)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6)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_____ _____。
烧碱的纯度为_____ _______。
23.(13分)在温度为373K时,将0.100mol无色的N2O4气体放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立刻出现红棕色,直至建立N2O4(g) 2NO2(g)的平衡。下图表示的是测定的N2O4的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纵坐标为N2O4的浓度,横坐标为时间)。
(1)计算在20s至40s时间内,NO2的平均
生成速率为 ;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测定的该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
T/K
323
373
K值
0.022
0.36
据此判断该反应正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若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423K条件下进行并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添画出此温度下N2O4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4.(8分)某研究小组拟用定量的方法测量Al和Fe分别与酸反应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的装置。
(1)检查图1 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_____________
。
(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段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测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命题、校对:张善华 于洪岐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C
D
D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D
B
A
D
B
D
C
21.(14分)
(1)1×10—14; 1×10—12mol/L; 增大。(共6分。每空2分)
(2)①②,①④,①。(共5分。每个答案1分,填对一个给一分,填错一个倒扣1分,但不出现负分)
(3)C>B>A或C B A(3分。由弱到强排列不给分)。
22.(14分)
(1)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 (2)250 mL容量瓶(没有容积不给分)
(3)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4)左;右;锥形瓶中颜色的变化
(以上共8分 。每个空1分)
(5)0.4020 mol·L-1 (3分。无单位扣1分)(6)98.05% (3分)
23.(13分)
(1)0.002mol?L-1?S -1。(4分,无单位或错误扣2分)
(2)C2(NO2)/C(N2O4)。(3分)
(3)吸热(2分)
(4)右图为答案(4分。起点、平衡点、位置正确)
24.(9分)
(1)用手捂住锥形瓶,观察乙中长导管内液面是否上升
(2)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3)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每个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