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3 14: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检测卷一(含答案)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21分)
1.(本题2分)10吨 – 2000千克=(____)吨 350克+(____________)=1千克
2.(本题1分)李师傅1小时加工88个零件,他3小时大约能做(________)个零件。
3.(本题1分)铺一间教室要用258块地砖,请你估算一下,铺6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大约需要(____________)块地砖。
4.(本题1分)小明家在小林家的北方,小丽家在小林家的南方。小丽家在小明家的(________)方。
5.(本题4分)找规律,填空。
(1)1,4,16,(________),(________),1024。
(2)80,16;40,14;20,12;(________),(________);5,8。
6.(本题2分)把“50-46=4、96÷4=24”列成一个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题3分)2016年是闰年,今年是2021年,是(________)年,今年二月有(________)天,全年有(________)天。
8.(本题3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2时是(________)时,上午8时是(________)时,晚上9时(________)时。
9.(本题1分)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后(如图),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cm。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cm。
10.(本题3分)是( )个,5个是,15个是( )。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1000g肉比1kg油重。(________)
12.(本题2分)一个乘数中间有几个零,积的中间也有几个0(_____)
13.(本题2分)一个数除以8,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8。(______)
14.(本题2分)每年都是365天. (___)
15.(本题2分)1个和3个相等。(____)
三、选择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一袋食盐500克,( )袋食盐是3千克.
A.3 B.6 C.10
17.(本题2分)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A.3 B.4 C.5
18.(本题2分)王叔叔在批发市场买了39千克香蕉,每筐装5千克。大约要装(  )筐。
A.200 B.8 C.6
19.(本题2分)如图,在一张边长是10cm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边长是3cm的小正方形,有两种剪法,比较剩下部分的周长(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20.(本题2分)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
四、计算题(共29分)
21.(本题5分)口算。
60×8= 5×400= 500×8= 25×4=
80÷4= 62÷2= 48÷8= 9÷9=
22.(本题12分)用竖式计算。
23.(本题6分)混合运算。
750-3×103 42×(64÷8) 150-(66+34)
24.(本题6分)计算下面各图的周长。
(1)
(2)
五、解答题(共30分)
25.(本题5分)建筑工地上午运来36t水泥,下午又运来7000kg,现在一共有多少t水泥?
26.(本题5分)林老师抓了一把小红豆有199粒,像这样抓8把大约有多少粒?
27.(本题5分)周日,乐乐和淘淘相约去比赛骑自行车,乐乐3小时骑45千米,淘淘4小时骑56千米,他们两个谁骑得快?
28.(本题5分)王叔叔到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28元。他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9.(本题5分)一块长方形菜地,周长是58米,宽12米,这块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30.(本题5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孙悟空吃了它的,猪八戒吃了它的,两人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还剩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8 650克
【详解】

2.270
【分析】
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看作整十数,再乘3即可解答。
【详解】
88×3
≈90×3
=270(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1800
【分析】
用铺一间教室要用地砖的数量乘6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258接近300,因此用300×6即可。
【详解】
258接近300
300×6=1800(块)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南
【分析】
如果以小林家为观测点,小明家在小林家的北方,小丽家在小林家的南方;那么以小明家为观测点,小林家在小明家的南方,所以,小丽家在小明家的南方。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以小明家为观测点,小丽家在小明家的南方。
【点睛】
要明确,观测点不同,看到的问题的位置也不同,也可采用画图法更直观。
5.64 256 10 10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规律,找到规律后,再写出所空缺的数就比较容易了。
【详解】
(1)因为1×4=4
4×4=16
16×4=64
64×4=256
256×4=1024
所以1,4,16,(64),(256),1024。
(2)因为80÷2=40,40÷2=20,20÷2=10,10÷2=5;
16-2=14,14-2=12,12-2=10,10-2=8;
所以80,16;40,14;20,12;(10),(10);5,8。
【点睛】
此题考查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规律的能力。
6.96÷(50-46) 24
【分析】
观察这两个算式可知,减法算式的差是除法算式的除数,据此可知计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故列式为:96÷(50-46)=24。
【详解】
96÷(50-46)
=96÷4
=24
所以,把“50-46=4、96÷4=24”列成一个算式:96÷(50-46)=24。
【点睛】
熟练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平 28 365
【分析】
用当前年份除以4,当年份为整百年时,应除以400,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闰年的2月份有29天,全年有366天,平年的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
2021÷4=505……1
因此今年是2021年,是平年,今年二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点睛】
熟练掌握对平年、闰年的认识及掌握判断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14 8 21
【分析】
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没超过12时的,直接去掉限制词即可,比如早上9: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9:00;超过12时的,去掉限制词,再用当前时间加上12时即可,比如下午3: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5:00。依此填空。
【详解】
下午2时是14时;
上午8时是8时;
晚上9时21时;
【点睛】
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40
【分析】
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就比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2条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它的周长。
【详解】
30×2÷(4+2)
=30×2÷6
=60÷6
=10(厘米)
10×4=40(厘米);
所以,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就比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2条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分析进行解答。
10.5;;3
【分析】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同理5个就是;15个是把15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是5个,5个是;
【点睛】
掌握单位“1”、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1.×
【分析】
1千克=1000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1千克=1000克,故1000g肉和1kg油一样重,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
12.×
【解析】
13.×
【分析】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行判断。
【详解】
一个数除以8,如果有余数,余数一定小于8。
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有余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4.×
【详解】

15.√
【详解】

16.B
【解析】
试题分析:3千克=3000克,一袋食盐500克,多少袋食盐是3千克,用3000÷500=6袋.
解:3千克=3000克
3000÷500=6(袋)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7.B
【分析】
25×4=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所以,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4。
【详解】
25×4=100
24×4=96
23×4=92
96>92
所以,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4。
故答案为:B
【点睛】
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8.B
【分析】
“39千克香蕉,每筐装5千克”,大约要装几筐,就是求39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即39÷5,把39看作40进行估算即可。
【详解】
39÷5≈40÷5=8(筐)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解,注意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19.C
【分析】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出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即可选择。
【详解】
通过平移可知:甲图形的周长=10×4=40(厘米)
乙图形的周长=40+3+3=46(厘米)
40厘米<4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通过平移计算图形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要熟练掌握。
20.B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据此意义分析各选项中图形,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
A. ,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2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B. ,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1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C. ,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故答案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解题时注意分析每个图形被分成的份数及涂色部分的份数。
21.480;2000;4000;100;
20;31;6;1;
【详解】

22.1842;1080;2569;
12;14;13……4
【分析】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6>5,8>6,因此60÷5,84÷6,69÷5都应从十位开始除。
【详解】
1842 1080 2569
12 14 13……4
23.441;336;50
【分析】
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计算括号内;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计算括号内。
【详解】
750-3×103
=750-309
=441
42×(64÷8)
=42×8
=336
150-(66+34)
=150-100
=50
24.48dm;72cm
【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16+8)×2
=24×2
=48(dm)
则长方形的周长是48dm。
18×4=72(cm)
则正方形的周长是72cm。
25.43t
【分析】
用上午运来水泥重量加上下午运来水泥重量,求出水泥总重量。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下午运来水泥重量换算成吨,再进行计算。
【详解】
7000kg=7t
36+7=43(t)
答:现在一共有43t水泥。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6.1600粒
【分析】
把抓了一把小红豆的数量看成200,求像这样抓8把大约有多少粒,就是求8个20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
199×8≈200×8=1600(粒)
答:像这样抓8把大约有1600粒。
【点睛】
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
27.乐乐
【分析】
乐乐骑车,所用时间知道,路程知道,要求速度,用路程除以时间,即45除以3;淘淘骑车所用的时间、路程知道,要求速度,用56除以4。
【详解】
15>14
答:乐乐骑得快些。
【点睛】
此题考查,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28.16元
【分析】
每支钢笔的价钱乘3等于3支钢笔的价钱,用100元减去3支钢笔的价钱即可解答。
【详解】
100-28×3
=100-84
=16(元)
答:应找回16元。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17米
【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可推出长=周长÷2一宽。
【详解】
58÷2-12
=29-12
=17(米)
答:这块菜地的长是17米。
【点睛】
熟悉长方形周长公式及其变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0.;
【分析】
(1)把整个西瓜的体积看成单位“1”,用孙悟空吃的分率加上猪八戒吃的分率,就是两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2)用单位“1”减去一共吃的分率就是剩下的分率。
【详解】
+=
1-=
答:两人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还剩这个西瓜的。
【点睛】
解答此题只要理解单位“1”,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搞清要计算的顺序,问题容易解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