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3 09:3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十八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列宁
斯大林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苏联成立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22年
二战后
东欧
亚洲
拉丁美洲
民主德国
南斯拉夫
波兰等
中国
朝鲜
越南等
古巴
1936年
苏联模式形成
新宪法的发布
苏 联
波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民德
南斯拉夫
大 西 洋
捷克斯洛伐克
阿尔巴尼亚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
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 。
“东欧”
这些国家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二战后的欧洲
联邦德国
法 国
意 大 利
西 班 牙
丹麦
英 国
挪 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冰岛
爱尔兰
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
冷战时期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二)经济上:经互会的建立
1.目的: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
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苏联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实质:苏联模式的推广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三)政治上
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①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国建交。
1.经过:
2.影响:
①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②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②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加强了对东欧共产党的控制
中苏建交
(四)中苏关系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苏联模式
1.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材料: 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斯大林
苏联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2.弊端:
1953年,斯大林去世
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苏联人民购买日用品
改革势在必行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经历了哪几位领导人的改革?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材料一: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政治上: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经济上:
④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青年垦荒队
①发动垦荒运动;
②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玉米狂人
重心:经济改革,尤其是农业
材料二: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八年要增加七倍。由于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彻底破产。
材料一: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
改革结果:失败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实际未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失败原因: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毁誉参半赫式墓碑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1982年)
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勃列日涅夫
1.经济上:
2.军事上: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洲际导弹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坦克 1968 8500 32400
1978 10500 50000
飞机 1968 5100 4000
1978 4500 4600
战舰 1968 360 320
1978 172 240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1982年)
1.改革重心:
重工业
2.评价: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戈尔巴乔夫
1.经济改革:
总体效果不佳
2.政治体制改革: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政治多元化”
改革没有成效,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3.结果:
人们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
有学者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里边就会有好心子,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背景:
1.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3.20世纪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的发展。
“和平演变”。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社会主义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2.表现:
政治:东欧各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东欧剧变:波兰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方式:(1)和平(波兰、德国等); (2)暴力(罗马尼亚)。
推倒柏林墙,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这些国家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二)苏联解体
哪一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正当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二)苏联解体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我决定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
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最高领导人职务。
1.标志:
2.苏联的解体的含义
①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②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3.苏联的解体的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苏联模式的弊端
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4、忽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改革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