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明太祖曾说:“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见其废除宰相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提高效率 B.强化皇权 C.控制军权 D.制约地方
2.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
A.皇帝独掌朝政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D.军机处高于皇权
3.“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古代读书人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但在清朝时期,更多的读书人却噤若寒蝉,远离现实政治,埋头于故纸堆中。这一变化是因为清政府( )
A.设立“三司”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4.“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是人类历史上的破天荒头一次,比葡萄牙人早一个世纪到达印度洋地区。……中国海上贸易的势力渗透到东南亚沿海地区和西亚、东非等国。”材料评价的是( )
A.汉武帝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明朝时郑和下西洋
C.迪亚士船队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明朝军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霍去病北击匈奴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左宗棠收复新疆
6.史学家认为,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场正面大战。郑成功代表东方国家取得胜利,使台湾回归祖国,不愧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B.解除了沿海倭患
C.防御了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 D.打败了荷兰殖民者
7.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年,康熙帝采纳其谏言设立了( )
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台湾府 D.澎湖巡检司
8.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下册)中记载:“乾隆时期,天山南路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军历经两年,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随后,清朝设置机构管辖新疆。”该“机构”是指( )
A.西域都护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9.乾隆时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这体现了清朝( )
A.设置宣政院统辖西藏 B.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C.创设了金瓶掣签制度 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0.在九年级历史单元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废丞相,权分六部”“军机处”“郑和下西洋”“台湾府”“伊犁将军”等信息,该单元的主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1.如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
1.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2.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达2 500家3.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2.某同学在探究清朝对外政策时使用了史料实证的方法。如图中乾隆皇帝的谕令表明当时清政府( )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
A.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B.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
13.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是( )
A.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 B.撰写《伤寒杂病论》
C.编写《千金方》 D.编写《本草纲目》
14.下图是明代一部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巨著。该著作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宋应星
二、非选择题
15.“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传统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此后清朝很快衰落。它的兴衰给今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材料二 在银行设立以前,中国最上层信贷的转让,是由钱庄经手的。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打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但当时中国货币制度极不统一,商民倍感不便,所以有兑钱业的产生。起初规模比较小,有些只是商人沿街设摊或摆桌子兑换钱……后来因贸易发达,交易数量增多,进而成立较大的信用机构,不但替商民估定并兑换钱币,而且吸收存款,后来又发展了利用存款来做放款、发行钱票的业务。
——刘建生等著《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
材料三 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费正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清朝如何巩固西北边疆,并简析清朝“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庄出现的背景。(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谈到的是清朝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清朝的兴衰给今人留下了什么启示。
【核心素养】
16.【家国情怀】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赶走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B.抵抗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
C.收复了被外国势力占领的新疆 D.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
17.【时空观念】如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发起雅克萨之战
C.设置台湾府 D.设立军机处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B 6.D 7.C 8.D 9.D 10.D
11.D 12.C 13.D 14.D
15.(1)举例: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意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商品经济发展,商品交换逐渐打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现金交易不便等。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今天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16.D 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