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3 07: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理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的组成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一、自然环境的组成 :
由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液态水为主的水圈、固体岩石为主的岩石圈、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
1 . 物质组成:
2 . 主要环境能量:
地球内能和太阳能。
3 . 组成要素:
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地形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 一)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1 . 整体性:
指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2 . 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
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3 . 表现 :
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
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
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
( 二)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1 . 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是指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
构和功能,产生整体性效应。比如形成土壤的的功能、生产有机物的功能、形成季风环流的功能。
2 . 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如水土流失严重的的地区。
(1)坡陡沟深的地形 (2)降雨强度过大
(3)土质疏松 (4)植被稀少
(三)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1 .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发展的方向、强度、形式会发生变化。
2 . 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
图5-6苏门答腊岛地形分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就苏门答腊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当地应属于热带雨林景观。而由于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该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较少。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是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该岛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仅1500-1700毫米。
活动
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导致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有限的原因。
1.苏门答腊岛西海岸极其狭窄,热带雨林景观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西部山区。山区土壤较为贫瘠,加上人类的砍伐,雨林景观破坏严重。东部山坡至沿海平原,由于发展农业生产,雨林景观分布有限。岛的南北两端降水较少,也较少分布热带雨林。
图5-6苏门答腊岛地形分布
2.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苏门答腊岛缺少天然良港的原因。
2.岛屿西岸经常遭受拍岸浪,且海岸线较为平直,很难停泊船只;岛屿东岸海域面积狭小,(泥沙淤积严重,板块作用抬升)海水较浅,且多珊瑚礁,港口水深不够且航道极少。
图5-6苏门答腊岛地形分布
3.导致苏门答腊岛降水空间差异的主导地理因素是什么?
3.大气环流、地形。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1 . 整体性的积极意义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
植树
造林
湿度
增大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吸烟
滞尘
气温
降低
风速
减小
防风
固沙
调节小气候








2 . 理论依据:
(1)单项资源及其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举例 : 热带雨林的减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沿



(2)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相互影响的。如黄土高原。
(3)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如废弃矿石堆。
1 . 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列小题。
1 .图中 ①②③④⑤ 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
A .岩石生物大气水文土壤 B .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岩石
C .土壤岩石水文大气生物 D .生物岩石大气水文土壤
2 .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
① 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 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 河流水位降低  ④ 土壤肥力下降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练习
D
A
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4. 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D
A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某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与演化深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形、水文、地质要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 图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③⑤ C.①③ D.②④
6 . 图示区域( )
A.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D.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
D
7.下图中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8.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B
D
9.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是( )A. a B. b C. c D. d10.下列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少B.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质较快C.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D.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下图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C
B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