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高中 新兴的戏曲剧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高中 新兴的戏曲剧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1-14 23: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锡 韵》
教学目标:
了解锡剧的起源,感受锡剧的语音语调、念白、唱腔的江南特色。
能用明朗、优美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锡剧《为民服务记心怀》,学生在聆听、歌唱、击掌伴奏、身段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锡剧韵味,并能通过男女对唱等音乐形式来表现歌曲。
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以及基本的锡剧手势。
教学重点:
了解锡剧的起源,感受锡剧的语音语调、念白、唱腔的江南特色,激发学生对锡剧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完整、准确地演唱《为民服务记心怀》,掌握锡剧的咬字吐字及一字多音。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氛围铺垫:播放《紫竹调》音频,播放锡剧进课堂学生视频。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初步认识
1、(课前)欣赏2015年“人人唱锡剧”活动相关视频
师用采访形式提问生视频所唱内容。
2、介绍锡剧知识
生回答,师介绍:锡剧,在江浙一带都有传唱,是江苏省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的前称叫做:“无锡滩簧”,发源于古老的吴歌,由常州武进、以及无锡一带的“东乡小调”,经过曲艺“滩簧”阶段不断发展而来。后来,又陆续吸收了江南民间一种叫做“采茶灯”的舞蹈,解放后正式更名为“锡剧”。
三、层层递进,学唱锡剧
1、学念锡白
(1)语言的重要性
师:大家初听一段戏曲,就知道它是我们家乡的锡剧,这是为什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他们使用的语言/口音、语言/戏曲中唱词的口音。
师:中国不同地区的老百姓讲着不同的方言,所以各地的戏曲也会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唱词中会带有地方口音。
所以说,想要唱好地方戏,唱出它正宗的味道,首先语言就是第一关。
初步跟读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就是课前我们所欣赏的锡剧《为民服务记心怀》。
师:首先,让我们跟着江阴市锡剧团老师们的声音,开始我们的锡剧之旅。录音中念一句,我们一起跟着学一句,初步感受一下锡剧的味道。请大家注意聆听,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
时(si)时(si)为民做(zou)好事(si),
处(qü)处(qü)为公成(zen)习惯,
自小做(zou)起不(bo)懈(yi)怠,
人生一路(lou)多(dou)精彩。
师:同学们,难吗?大家学的还是很快的,你们知道是为什么?
生:它和江阴话有点相似。
师:是的,它们有一点类似。
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的是非常正宗的锡剧用语。
其实,演员无论唱哪种戏,都要讲究四功,掌握好了这四个本领才能上台表演,你们知道是哪四功吗?
“唱念做打”
刚刚我们一起念的词,就是戏曲中的“念白”,
锡剧中的念白我们就称之为“锡白”。
刚刚大家学念锡白又快又好,就是因为“锡白”和我们江阴方言有相似的地方。
不过“锡白”也不单是由方言构成的。
锡剧发源于吴歌,流行于吴语地区,它的念白肯定也是属于吴语系统的。
江南地区的方言有一个好听的别称:吴侬软语。
吴侬软语虽然好听,但是在戏曲中来呈现也有缺点,就是太过于“软糯”了,缺乏感染力和表现力。所以“锡白”就以“吴侬软语”为基础,结合了我们苏锡常一带戏剧化的普通话,就是俗称的“无锡官话”,形成了最终的“锡白”。
这样一方面是解决了“吴侬软语”不容易表达激昂情绪的缺点,另一方面,一般外乡人听不太懂非常正宗的方言土语,所以最重要的也是突破了方言在地域上的一种局限性。
再次熟悉
师:大家再来想一想,在以前的戏台子上,有没有音响设备为演员用来扩音?
生:没有。条件也比较艰苦,搭个简陋的戏台,演员就表演了。
师:所以台上的演员们想要让台下远处的戏迷们都能够听清楚,那他们的声音就一定会往前送,吐字非常清晰明亮,咬字的时候会带一点喷口,就是把某些字音来重念或者重唱。
现在,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这种感觉,把每个字音都往前送,声音尽量扁、平,清晰明亮,再跟随我完整地感受一次这段锡白。
时(si)时(si)为民做(zou)好事(si),
处(qü)处(qü)为公成(zen)习惯,
自小做(zou)起不(bo)懈(yi)怠,
人生一路(lou)多(dou)精彩。
2、锡剧曲调
(1)一听、分析
师:给锡白配上曲调,那就是完整的锡剧了。刚刚我们念的锡白,是由江阴的锡剧工作者们以传统锡剧曲调为基础,结合我们当下的社会新环境所创编的。
请学生聆听《为民服务记心怀》。
提问:作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可以分为哪两部分?(由女生和男生来演唱)
师:这也是锡剧唱腔的特色,分为男腔和女腔来演唱。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拿出课桌里的纸张,这是锡剧《为民服务记心怀》的完整曲谱。
(2)二听、对比
师:两个不同的唱段,分别由女生和男生来演绎。现在,请大家再来仔细聆听一遍这首锡剧作品。这一次欣赏,我要向大家提一点小要求。
因为我们听的是专业的锡剧演唱,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当一个专业的听众,专业的戏迷。请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找准节拍点,拿出双手跟着音乐的节拍轻轻地打节奏,不用太响,然后随着音乐进行哼唱。同时,结合音乐观察女腔男腔两段曲谱,是否能够发现它们之间旋律和唱词的联系?(放音频)
生:男演员和女演员演唱的词很相似,但是他们的曲调不一样。
师:在女腔和男腔两段曲谱的左上角,都有标注有一个括号。
女腔曲谱上:(湘江浪);
男腔曲谱上:(杨柳青调)。
这两个曲调分别代表了男腔女腔部分所使用的曲调。它们都来自锡剧曲调中的小调系统。但锡剧曲调可不仅仅只有这两个小调。
锡剧的曲调现在可以说是丰富多样,同时也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但其实在很早以前,锡剧的曲调只有一个“簧调”,非常单一。于是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其它剧种里的“大陆调”和“铃铃调”。这两个曲调和锡剧原有的“簧调”就形成了锡剧的三大曲调系统。后来,为了使锡剧更具有表现力,锡剧工作者们又把流传于苏锡常地区的一系列民间小调融入到了锡剧之中,使它的曲调更加丰富多彩了。
比如说有这些:【ppt展示】它们都属于锡剧中的小调系统。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紫竹调”,还有“无锡景”。所以,锡剧也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一个剧种。
师:我们刚刚欣赏的锡剧《为民服务记心怀》,
女腔部分所使用的曲调正是来自小调系统的“湘江浪”。
它原来是在民间流传的小曲曲调,清代开始的时候就在江南地区风靡流行了。它的旋律非常柔美、静逸,抒情性也很强。
男腔部分所使用的曲调则是来自小调系统的“杨柳青调”,它原来是在江、浙、徽一带流传的汉族民间小调,后来在各地不断发展而有所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它总是有一个共同点: 所有使用杨柳青调的作品,都会在这一句旋律【3.5 32 11 1】的地方加上同一句词:“杨柳叶子青啊呀。”我们看到这个,就能够判断,这个曲调来自杨柳青调。
学唱锡剧《为民服务记心怀》
师:接下来,就要请大家一起来学唱锡剧。
【女腔】
第一句:时(si)时(si)为民做(zou)好事(si),唱。
再来一遍:每个小节的第一个字音上,我们要唱出喷口,要重唱。
第二句:处(qü)处(qü)为公成(zen)习(jin)惯,哎哟。
这一句后面有一个称词,我们把它唱进去,预备,唱:
再来一遍:处(qü)处(qü)为公成(zen)习(jin)惯,哎哟,唱。
紧接着的是后半句的重复:成(zen)习惯,唱。
第三句:自小做(zou)起不(bo)懈(yi)怠,(那个)不(bo)懈(yi)怠。这一句中有两个换气记号,同时还有一个(衬词)大家注意了,
自小做(zou)起,唱。
不(bo)懈(yi)怠,唱。
(那个)不(bo)懈(yi)怠,唱。
好的我们把这句连起来,注意换气记号:
自小做(zou)起不(bo)懈(yi)怠,(那个)不(bo)懈(yi)怠。
第四句:人生一路(lou),人生一路(lou)多(dou)精(jin)彩,多(dou)精彩。这一句中也有两个换气记号,
人生一路(lou),大家注意声音支持住,预备唱。
人生一路(lou)多(dou)精彩,唱。
多(dou)精彩,唱。
好的,连起来:师人生一路(lou),人生一路(lou)多(dou)精彩,多(dou)精彩。
连起来唱:现在我们尝试着把女腔部分连起来唱一遍,里面前奏、间奏还有尾奏的旋律我会唱出来,女生们注意要听好,留意换气记号。
小结:
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来演唱女腔部分的时候,旋律曲调有什么最大的特点?给你印象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女生:旋律曲调特别“婉转曲折”
师问男生:在女腔唱段中,我们女生唱的是弯弯绕绕的,那为什么女生能够唱出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呢?
其实大家手中的曲谱已经提示了大家。请大家仔细观察曲谱中女腔部分的旋律,在旋律中,出现最多的一个音乐符号是什么?(连音符号、连音线)
连音线的作用是什么?把音符串联起来,它在这里其实是要提示我们在一个字上要唱多个音符。这就叫做“一字多音”。在旋律中经常使用它就可以使旋律有到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当然,“一字多音”,少则两三个音符,像这些(师指划),多则可以有五六个音符,像这些(师指划),特别是在每句唱词句尾的地方,一字多音的使用就更加明显了。
而像这种在每个句尾最后一个字上使用一字多音的手法,我们就称之为“拖腔”。它可以帮助演员将锡剧中的情感,表现得更深刻、更细腻,也更形象。
伴奏唱: 请男生们为女生击掌伴奏,全体女生跟着伴奏音乐来完整的唱一遍。
B、【男腔】
(展示男腔曲谱):
师:接下来,轮到我们男生来学唱男腔部分了。
刚刚女腔部分,是由我带领女生们一起学唱的。但是,男女音色在锡剧中其实是不太统一的,所以男生们还是跟着我们锡剧团演员们的声音来学一学最正宗的锡剧。
男腔部分的速度和女腔部分相比较稍快了一些,所以我们在学唱的时候就更要注意了。
第一句:时(si)时(si)为民做(zou)好事(si),唱。
第二句:处(qü)处(qü)为公成(zen)习惯,唱。
第三句:这句唱词就是杨柳青调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杨柳叶子青(qin)啊呀,大家注意使用前鼻音,预备唱。
第四句:以一句衬词开始:哎哎哟,(生唱)
人生一路(lou)多(dou)精彩,这里句中大家注意换气。
哎哎哟,唱。
人生一路(lou)多(dou)精彩,唱。
连起来,哎哎哟,预备唱。
连起来唱:现在我们尝试着把男腔部分连起来唱一遍,里面前奏、尾奏的旋律我会唱出来,男生们注意要听好,注意每句唱完之后要换气。
小结:
师问:女生们,男腔部分,大家听的时候感觉声音和女腔相比,是不是要低沉,稳重、沉着一些?
师:虽然和女腔相比较,男腔的声音是比较低沉的,其实对于平时我们说话的声音来说,还是较为高亢有力的。
师问:那在男腔部分里,我们男生有没有使用到“一字多音”呢?生:使用了。
师再问:还有“拖腔”呢?
生:也有
师:但和女腔相比较,没有那么多,要少一点。所以我们男腔部分听起来有没有女腔部分那么婉转?没有,男腔部分听起来要相对平稳一些。
伴奏唱:现在,请女生们为男生击掌伴奏,全体男生跟着伴奏音乐来完整的唱一遍。
C、完整演唱
师:刚刚同学们学习的都非常认真,接下来就要请我们男生女生共同完成这首锡剧的演唱了。要注意聆听伴奏,留意前奏和过门。同时,还是请男女生互相为对方来进行击掌伴奏。
四、知识拓展、完整演绎
1、学做手势
师:锡剧中的四功“唱念做打”我们已经学习了唱和念这两功,而做和打这另外两功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讲,要来学习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都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锡剧中最简单的手势来感受一下锡剧中身段表演的魅力。
【女:兰花掌】
古时的文人墨客喜欢以“兰”自居,是因为兰花品性优雅、高洁。在戏曲中人们更是喜欢通过模拟兰花形态的手型,表现对自身美好的一种修饰。
首先,我们女生一起来学习一下“兰花掌”。(出示图片)
请大家伸出双手来模仿一下,兰花掌应该怎么做呢?它也是有一定规范的。
首先手掌放松,五指自然分开。
接着手指保持直立,中指和拇指向手心慢慢互相靠拢,大拇指与中指指节要微微贴近,中指用力往下压,使虎口自然向手掌靠拢,但是不要合起来。食指自然地微微向上翘起。
这样就形成了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个手指的指尖形成上翘的形态。
兰花掌要求手型自然流畅,柔美而不僵硬。也是体现了中国戏曲中女子柔美的形象。
【男:虎口掌】
女生有兰花掌,男生也有“虎口掌”。(出示图片)
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属于我们男生的手势。
有一首儿歌是这样描述虎口掌的:(提示拿出双手)“五指伸直虎口张,拇指站立手中央,撑一撑来摆一摆,男儿手掌壮又强。”这首儿歌也是体现了中国戏曲中男子的阳刚、气度之美。
大家来模仿一下,女生也可以尝试着做一下。
(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在课堂一开始,我们欣赏视频中的同学们就在唱锡剧的同时加入了身段表演,虽然只是几个很简单的动作,却让我们感觉到整个作品都鲜活起来了。现在,也让我们来试一试!
2、【机动内容】欣赏《双推磨》选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锡剧新唱《为民服务记心怀》,用传统的曲调加上创作的唱词让我们感受了锡剧浓浓的新时代气息。
其实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更加熟悉的是一些传统的锡剧曲目,这里面也不乏经典佳作。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剧目:《双推磨》。请欣赏里面的经典唱段。(播放视频)
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精华,发展创新,这样才能使它历久弥新。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师:同学们,锡剧是长江流域最具魅力的剧种之一,在新的时代,它已然成为了太湖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江南的水乡孩子,我们有能力更有责任去将它传承和发扬。希望锡剧,这枝“太湖红梅”因为你们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