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勾划要点)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原因、意义
2.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3.商业发展的表现:
4.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二、王室衰微
原因、表现
三、诸侯争霸
原因、争霸旗号、先后霸主、影响
【当堂检测】
一、基础巩固
1.(1)农业:春秋后期, 和 出现是这一时期农业 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规模 ;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城市出现 市场, 被广泛使用。
2.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 ”的名义征战,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的霸主是 、 、楚庄王、秦穆公等。
3.影响:中原华夏族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间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
二、练习提升
(一)选择题
1.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制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铁制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3.“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4.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激烈,呈分裂趋势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完全取代了周天子
6.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引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秦穆公 D.越王勾践
7. 绱葛之战是公元前707年郑国在绡葛大败周王室联军的一次战争。此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B.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
C.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 D.诸侯的实力逐渐增强
8.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A.争做天子 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 D.结束割据状态
9. 成语“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与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有关?(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0. 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 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
(二)非选择题
12.观察下图:
牛耕 铁器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基础巩固:
1.(1)铁制农具 牛耕 生产力(2)不断扩大(3)商品交换 金属货币
2.尊王攘夷 齐桓公 晋文公
3.民族交融
二、练习提升:
1.C 2.B 3.D 4.B 5.D 6.D 7.B 8.B 9.B 10.D
11. ⑴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