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勾划要点)
战国七雄:
1.形成过程 2.兼并战争的特点 3.著名的战役 4.影响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2.时间、人物 3.内容 4.作用 5.启示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世间、人物 2、构成 3、功能 4、影响
【当堂检测】
一、基础巩固
1.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 、燕、 魏、韩,七国经常发生战争,一些著名战役,如 、 、 都发生这一时期。
2.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在 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 ,奖励军功等。
(3)意义: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 奠定了基础。
3.都江堰、秦国蜀郡守 主持修建,使 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练习提升:
1. 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不断,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官渡之战
2.战国初年,被韩、赵、魏瓜分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3.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③农业产量的提高 ④人口的大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凡(共)三十一县”
商鞅的做法
A.增加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B.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C.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D.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5.战国七雄中位于版图最北边和最西边的国家
A.燕国和秦国 B.魏国和赵国
C.韩国和魏国 D.秦国和楚国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
C.周王室日渐衰微 D. 阶级斗争的尖锐
7.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8.商鞅变法以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D.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9.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建立县制
10.《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问鼎中原”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越王勾践 楚国 B.晋文公 齐国 C.齐桓公 秦国 D.楚庄王 秦国
11.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都江堰修建于 2200 多年前,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主持修建此项工程的是( )
A.商鞅 B.李冰 C.祖冲之 D.贾思勰
(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秦策》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3)用材料一中一句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基础巩固
1.秦、赵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县制、井田制、徭役等 统一全国
3.秦孝公 李冰、成都平原
二、练习题升
(一)选择
1.C 2.D 3.A 4.D 5.A 6.A 7.B 8.C 9.A 10.C 11.B
(二)非选择:
(1)商鞅变法。
(2)严刑厉法、赏罚分明、公平无私、不畏强权。
(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4)改革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时改革、变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