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栏内。)
1.《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了文字 B.统一了货币、度量衡
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3.《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的表现不包括
A.战乱频仍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最早管辖新疆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 B.西域都护 C.伊犁将军 D.新疆行省
5.中国古代史上有四大治世,其中第一个便是汉朝的“文景之治”。这一治世局面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统治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C.统治者采用法家思想,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D.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6.“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华伦发明“麻沸散”
7.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其中蔡伦被排在首位。原因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品质高尚 D.蔡伦编著了《齐民要术》
8.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华佗──麻沸散 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祖冲之──五禽戏
10.司马迁所著《史记》中,下列事件不可能在书中出现的是
A.秦赵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神医”华佗救死扶伤
11.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一张纸,据考证,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它大约出现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哪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汉朝中兴的故事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第14题6分,第15题9分,第16题9分。)
14.汉武帝的选官制度
材料 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京师设立学校,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不可,士人都变成儒生了。京师的学校(太学)五经博士当教官,有正式学生五十人,叫作博士弟子,全国各郡保荐学生到博士处受业,待遇同博士弟子一样,名额不定。两种学生都是一年考一次,考上、中两等的给官做,考下等的黜令退学。又选通经学的小官吏做地方官府的卒史,职务是用经义装饰政事。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括号内填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填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填C。(4分)
①汉武帝时期要做官必须要学儒 ( )
②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③汉武帝时的博士弟子没有名额限制。( )
④各郡县推举的孝廉、茂才不经考试即可做官。( )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独尊儒术”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15.(9分)“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连接中国与世界,沟通历史与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王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其“凿空”是奉谁之令 (4分)
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2分)
材料三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 (1分)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得重要和珍贵。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
(4)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历史意义 (2分)
16.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于何时,定都哪里?(2分)
(2)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在政治方面创立了什么制度?从措施来看,秦朝采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派别的思想?(3分)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4)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最后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2分)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
一、选择题
1-5 C B A B C 6-10 A B A D D 11-13 C C C
二、材料题
14.(1)①A ②C ③B ④B(4分)
(2)儒学与仕途结合;在京师(长安)兴办太学等。(2分)
15.(1)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4分)
(2)大秦(古罗马)。(2分)
(3)西汉末年。(1分)
(4)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2分)
16.(1)公元前221年;咸阳。(2分)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法家。(1分)
(3)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分)
(4)秦朝繁重的赋税、徭役,残酷的刑罚(或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2分)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