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2.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放到图中位置,木块对桌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锯断露出桌面的部分,则剩余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 )
A.F1>F2,p1 >p2 B.F13.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4.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放热
B.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升高
C.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6.如图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皮碗对吸 B. 瓶吞鸡蛋
C. 纸拖水杯 D.橡皮膜凸出
7.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力( )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8.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 )
A.木块的重力不变
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
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
9.今年在武汉等地发生龙卷风,对人民生命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当龙卷风经过地面时,其气旋中心速度很___________,压强很___________,将地面物体一起“吸”向空中,随龙卷风运动到别处落下,造成严重损伤。
10.重力为600牛的某同学躺在床上时,他对床的压力为______牛;若此时他对床面的压强为3000帕,其物理意义表示______,这时他与床面的接触面积为______m2。
11.医生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是利用了 ______的作用;茶壶是根据 ______的原理把壶嘴和壶身做得一样高。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______。
12.水银气压计是根据______实验制成的。在登山过程中,运动员携带的金属气压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______毫米高的水银柱。
13.物理学上把______叫做密度,它是物质的一种______。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1654年,著名的_____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如果某地某时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即______Pa,则面积为20m2的屋顶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
14.如图甲所示,饮料从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为空气中存在______;如右图乙所示,对吸管吹气,管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15.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4帕,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帕。
16.地球周围的一层厚厚的大气由于受到__的作用,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意大利科学家__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__(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实验题
17.小丽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 U 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保持________;
(2)通过比较乙、丙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18.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______,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______,若选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的液柱的高度会______,若把此装置从天塔首层乘电梯带到顶层,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______。(后三项均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四、计算题
19.一薄壁杯子装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水深0.1米,杯子的底面积是0.01米2,求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0.在水平地面上,用 50N 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N 的木箱沿拉力的方向匀速直线前进了一段距离,木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2m2。求:
(1)这段路程中木箱受到的阻力
(2)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1.“五一”长假期间,小星到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参观,他背着10kg的背包在水平公路上行走,如图所示是他在行走时的某一状态。已知小星的质量是60kg,他每只鞋鞋底与地面的触地面积为,求此时:
(1)小星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小星对地面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D
7.D
8.C
9.大 小
10.600 1m2的床面受到的压力为3000N 0.2
11.大气压 连通器 小
12.托里拆利 变小 760
13.单位体积的质量 特性 托里拆利 马德堡半球 1.01×105Pa 2.02×106
14.大气压 小
15.大 4×104
16.重力 托里拆利 变小
17.相平 密度
18.托里拆利 不变 变大 变小
19.1000Pa,10N
20.(1)50N;(2)1000Pa
21.(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低碳出行,绿色环保”,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自行车轮胎做的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C.人骑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下列事例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知识有关的现象是( )
A.茶壶嘴和壶身一样高
B.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
C.人潜入水面下越深,呼吸越困难
D.在地铁站等候地铁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
B.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
C.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
D.图4中,倾斜玻璃管,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
4.小芳在宾馆见到一支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新买的整支牙膏受到的重力是1N
D.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6.如图所示,小明用左侧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则下列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7.下面所说的现象与压强这个概念有关的是( )
(1)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椅上舒服;
(2)穿高跟鞋的姑娘会在泥地上留下较深的脚印;
(3)在固定家具的螺丝帽下面垫上个较大的垫圈;
(4)切菜刀的刀刃要磨得比较锋利。
A.(2)(3) B.(1)(2) C.(2)(4) D.都是
8.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9.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微小压强计
C.船闸 D.下水道存水管
10.清晨薄雾缭绕,鸟儿从水面轻快地掠过,水中的鱼儿悠闲地游着,岸边的树木与水中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从物理学角度,下列关于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正确的是( )
A.“雾”是湖中的水发生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B.“水中倒影”是光发生折射后形成的实像
C.从岸上看见“水中的游鱼”是光发生反射后形成的虚像
D.鸟儿有时不用抖动翅膀也能翱翔在空中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二、填空题
11.小敏用吸管喝完一盒牛奶后用力吸了一下,牛奶盒变瘪了(如图所示),其实牛奶盒是被______压瘪的。为了安全,禁止随意下河游泳,因为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漩涡,旋涡中心水流速度大,压强______,若被卷入其中就难以脱身,出现危险。
12.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饮料瓶上所标的容积,利用__知识可估算饮料的质量;打开瓶盖,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_的知识。菜刀的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__。(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的名称)
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4.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将此实验放在青藏高原上做,则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
15.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自行车上包含许多力学物理知识:自行车的鞍座设计成马鞍子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装上轴承,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摩擦。
16.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科学家______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若将该实验从水平地面搬到高山上进行,则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17.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a)所示为逃生锤,它的敲击端设计得很尖,是应用__的知识;如图(b)所示为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应用____的知识;如图(c)所示为飞艇,它能升空,是应用______的知识。(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
三、实验题
18.如图所示小华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华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棉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b,可以看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
(2)通过实验图b、c,可以得出:________,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________两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________Pe(选填“>”、“=”或“<”)。
19.如图将“小桌”放在海绵上,进行一个“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1)比较图甲与图乙的情况:______图所示的压力作用效果显著,这说明在 ______相同时,压力越 ______(填“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情况:______图所示的压力作用效果显著;这说明在 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四、计算题
20.如图所示是屹立在长汀南寨汀江河畔的客家母亲雕像,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约为8×105kg,基座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m2。求:
(1)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
(2)石雕像和基座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和压强大小。
21.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及其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已知此火星车的质量为270kg,火星车有四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另火星上的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只有地球上g的五分之二(已知地球上的)。求:
(1)此火星车在火星上的重力;
(2)此火星车在火星上行驶时,对火星水平表面的压强。
22.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其形象如图所示。在某街头的一座“冰墩墩”(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千克,密度为千克/米,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求其:
(1)体积V。
(2)地面的压强p。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C
6.C
7.D
8.A
9.B
10.D
11.大气压 小
12.密度知识 大气压 压强
13.4:1
14.托里拆利 76 变小
15.减小压强 用滚动代替滑动
16.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变短
17.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阿基米德原理
18.形变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b、d =
19.乙 受力面积 大 乙 压力 受力面积
20.(1)8×106N;(2)8×106N,1.6×105Pa
21.(1)1080N;(2)
22.(1)2m3;2.94×104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公式和p=ρgh的适范围, 以上三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求解;
②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压强求解,p=ρgh只适用于液体;
③关于液体的压强求解,与p=ρgh均适用,但由于ρ和h容易直接测得,通常运用p=ρgh求解。
A.①、③ B.③ C.①、②、③ D.②
2.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高度有关
B.图B中对瓶内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倒置后向瓶底浇冷水,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C.图C中用吸管喝饮料时,杯里的饮料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
D.图D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的原理与船闸相同
4.下列各实例中,主要属于应用密度知识的是( )
A.中医传统的治疗器械——拔火罐 B.高原地区煮食物时使用高压锅
C.C919客机采用大量轻型复合型材料 D.拦河大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5.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开幕,如图中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这样不容易陷入雪地中,穿滑雪板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6.小芳在宾馆见到一支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新买的整支牙膏受到的重力是1N
D.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7.物理小组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没有放竖直 B.水槽内的水银太多
C.玻璃管太粗 D.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放热
B.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升高
C.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9.小明去厨房帮妈妈炒菜,发现:当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声,并溅起油来;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妈妈在炖鸽子汤时,沸腾后改用了“小火”;用高压锅炖骨头,很快就熟了。针对这些现象,小明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B.水蒸气液化会放热
C.改用小火,没有降低了水的沸点,但节省了燃料 D.高压锅增大了锅内气压,降低了水的沸点
二、填空题
10.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_____,他测出大气压强值是______Pa。
11.向茶壶中倒水时,随着壶中水的增多,水对壶底的压强 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由于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 ________,所以壶嘴比壶身略高一些。
12.紧闭车窗的汽车行驶在无风的雪天,如果打开一侧的车窗,汽车外面的雪___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能”)飘进车里,这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外空气流速___________车内空气的流速,车窗外空气的压强___________车内空气的压强的缘故(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货车超载,很容易把公路的路面压坏。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的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规定值。这是通过______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______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
14.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的叫压力。压强是表示______的物理量。体检抽血时用尖的针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______压强的。(后一空选填“增大”或“减小”)
15.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轨道上高速滑行时,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选填“快”或“慢”),如图为机翼的模型图,机翼上方受到空气的压力F1__________下方受到空气的压力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压强是表示______的物理量,一本60页的物理书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______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如果在平放的物理书上再叠放一本课本,压强将 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7.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a)所示为逃生锤,它的敲击端设计得很尖,是应用__的知识;如图(b)所示为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应用____的知识;如图(c)所示为飞艇,它能升空,是应用______的知识。(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
三、实验题
18.如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 8.0
4 9 朝上 8.0
5 9 朝左 8.8
6 9 朝右 8.0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得出来的结论是:______,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的数据得出来的结论是:______。
19.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装有钉子的木块、铁块、泡沫塑料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中木块和铁块的形状完全相同。
(1)木块或铁块对泡沫塑料的压力改变了泡沫塑料的______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2)实验中是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3)比较图乙和图丙两个实验的效果,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选填“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大小”)。
四、计算题
20.如图为运载“渣土”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渣土车”自身质量6t,共6个轮子,交通部门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5×106Pa,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g取10N/kg)
(1)该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少?
(2)在不违反交通规定的情况下,该车能够装“渣土”的质量是多少?
(3)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汽车超载会带来哪些危害?(举出两例)
21.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其形象如图所示。在某街头的一座“冰墩墩”(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千克,密度为千克/米,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求其:
(1)体积V。
(2)地面的压强p。
22.如图所示,一只空杯子重3N,底面积为30cm2,平放在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1)求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2)求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D
6.C
7.D
8.B
9.D
10.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
11.变大 连通器
12.不能 大于 小于
13.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14.垂直 压力作用效果 增大
15.快 小于
16.压力作用效果 40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40N 变大
17.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阿基米德原理
18.5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9.形状 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大小
20.(1)6×104N;(2)54t;(3)4
21.(1)2m3;2.94×104Pa
22.(1)3N;(2)100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且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B.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
C.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2.小明去厨房帮妈妈炒菜,发现:当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声,并溅起油来;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妈妈在炖鸽子汤时,沸腾后改用了“小火”;用高压锅炖骨头,很快就熟了。针对这些现象,小明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B.水蒸气液化会放热
C.改用小火,没有降低了水的沸点,但节省了燃料 D.高压锅增大了锅内气压,降低了水的沸点
3.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放到图中位置,木块对桌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锯断露出桌面的部分,则剩余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 )
A.F1>F2,p1 >p2 B.F14.如图所示,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A管中的液面会下降,B管中的液面会上升。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此实验原理不同的是( )
A.大风把茅草屋顶掀翻
B.高铁错车时,会自动向中间靠拢一些
C.用抽水机把井中的水抽上来
D.外面刮风时窗帘飘向窗外
5.下面所说的现象与压强这个概念有关的是( )
(1)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椅上舒服;
(2)穿高跟鞋的姑娘会在泥地上留下较深的脚印;
(3)在固定家具的螺丝帽下面垫上个较大的垫圈;
(4)切菜刀的刀刃要磨得比较锋利。
A.(2)(3) B.(1)(2) C.(2)(4) D.都是
6.下列事例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知识有关的现象是( )
A.茶壶嘴和壶身一样高
B.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
C.人潜入水面下越深,呼吸越困难
D.在地铁站等候地铁时,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7.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B.图钉帽的面积做得很大
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
8.“低碳出行,绿色环保”,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自行车轮胎做的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C.人骑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B.压路机轮子质量很大
C.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 D.螺帽下面垫有垫片
二、填空题
10.面对新冠疫情白衣天使日夜坚守,长时间戴口罩让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如图所示,这是“天使印记”。“印记”说明了力可以 ______。口罩的带子设计的粗一些可以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皮肤所受的压强。
11.向茶壶中倒水时,随着壶中水的增多,水对壶底的压强 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由于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 ________,所以壶嘴比壶身略高一些。
12.日常生活中用吸管“吸”饮料,饮料是在 ______的作用下“吸”入嘴中。小聪同学在课余时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取一根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玻璃管内液面高度会 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涉及的两个实验,对于图甲,当把小球与支架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不会随金属片飞出,实验说明小球具有___________,利用图乙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___________。
14.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是条形引导砖或圆点砖组成,高出地面5cm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盲人前行时其重力___________,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某物理课外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大缸内的水足够多,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 ___________b管液面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依据是连通器中,水静止时水面 ___________;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 ___________b管液面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依据是流体 ___________。
16.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两侧的窗口打开后,窗帘会飘向______(选填“窗内”或“窗外”)。这是因为车外比车内空气的流速______,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
17.如图,向两球中间吹气,会发现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
三、实验题
18.小京同学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实验前检验微小压强计是否漏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检验后,他向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中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应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差。
(3)实验发现,在乙液体中微小压强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大,则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液体密度较大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19.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压强计金属盒浸入液体前应先调整,使U形管左右两管中的液面_____。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管液面的_______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比较图中的乙、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的液体内部压强____。
(3)如果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能否选择图中的甲、丁?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
四、计算题
20.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如果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
(1)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g=10N/kg)
21.质量为48kg的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自行车质量为12kg,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cm2,则
(1)小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为多少牛?
(2)小华骑在自行车上时,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22.如图所示是屹立在长汀南寨汀江河畔的客家母亲雕像,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约为8×105kg,基座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m2。求:
(1)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
(2)石雕像和基座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和压强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D
6.D
7.A
8.B
9.D
10.改变物体的形状 减小
11.变大 连通器
12.大气压/大气压强 升高 小
13.惯性 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值
14.不变 变大
15.等于 相平 大于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6.窗外 大 小
17.两乒乓球会向中间靠拢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8.用手挤压微小压强计的橡皮膜,若两侧液面有高度差,说明不漏气 相同 有关 乙
19.相平 高度差 相等 不能 没有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20.(1);(2)超过规定
21.(1)600N;(2)
22.(1)8×106N;(2)8×106N,1.6×105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