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4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共64分)
1. 有多位大家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按贡献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牛顿、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笛卡尔
B. 笛卡尔、亚里士多德、牛顿、伽利略
C. 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伽利略、牛顿
D.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2. 首先提出斜面理想实验的科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笛卡尔 D. 牛顿
3.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火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 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 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 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 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4. 一旅客从轮船甲板上向上跳起,那么
A. 若轮船是静止的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旅客将仍落回原处
B. 若轮船是加速运动,旅客将落在原处的前面
C. 若轮船做减速运动,旅客将落在原处的后面
D. 无论轮船做什么运动,旅客都将落回原处
5.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力
B. 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 不论在什么地方,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D.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6.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 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C. 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D. 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 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角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光滑斜面,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没有以可靠事实为依据,只是逻辑推理
B. 小球在水平面上不受外力作用
C. 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高度与其倾角有关
D. 该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 一个小球竖直上拋,拋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
D.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11.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将 .
A. 向前运动 B. 向后运动 C. 无相对运动 D. 无法判断
12. 公共汽车进入转弯路口向右转弯时,车内乘客会
A. 向前倾斜 B. 向后倾斜 C. 向左倾斜 D. 向右倾斜
13. 一个长方体木块被仅用力 压在倾斜的墙面上,如图所示,保持静止状态,则木块所受作用力的个数可能为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14. 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仅需要一块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水平飞出,瓦片擦水面飞行,瓦片不断地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飞出时的初速度越大,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B. 飞行时所用时间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C. 飞出去的距离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D. 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
15.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 ,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
16. 将一个足球竖直向上抛出,足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图中所描绘的足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 大小与时间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7.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图都是实验现象
B. 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乙、丙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B
【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了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故B正确,ACD错误。
3. D
【解析】人跳起后,由于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根据惯性和惯性定律可知,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4. A
5. C
【解析】物体惯性的大小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6.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A错;
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同时又指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错;
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C错;
综上所述,D选项是正确的.
7. D
8. C
9. D
【解析】伽利略斜面实验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故A错误,
对小球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故B错误。
理想斜面实验: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颗钢珠,如果忽略摩擦力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钢珠从左边滚下后,再从右边的斜面滚上,钢珠将上升到与左边释放高度相同的点;若将右边的倾斜角减小,钢珠还是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但通过的路程比原来更长;故C错误
理想斜面实验,是用事实加推导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正确。
10. D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受力及运动情况无关,故 B 错、D 正确;
速度大的汽车要停下来时,速度变化大,由 可知需要的时间长,惯性不变,故 A 错;
小球上拋时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并未受到向上的推力,故 C 错.
11. B
【解析】应用惯性知识分析,由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而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泡的质量,因此水的惯性远大于气泡的惯性,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水保持向前运动的趋势,远大于气泡向前运动的趋势,水相对瓶子向前运动,水将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瓶向后运动,B 正确.
12. C
【解析】汽车突然向右转弯时,下半身由于受车的摩擦力改为向右前方运动,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左倾倒。
13. C
【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推力 ,重力 ,将重力按照效果正交分解,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墙面下滑和要使物体远离墙面,由于木块一直静止,合力为零,重力有个沿墙的分力 ,使物体由下滑趋势,因而静摩擦力必须与 平衡,有静摩擦力,则接触面处一定有支持力,即支持力一定不为零。
因而木块一定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一共受到 个力。
14. D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与初速度、时间、飞行距离等因素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15. C
【解析】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惯性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A、B选项错误;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质量小,所以它的惯性小,故C选项正确;
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受的重力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但质量不变,惯性也不变,所以D选项错误。
16. C
第二部分
17. B, D
【解析】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所以伽利略用来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BD正确,AC错误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