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 8.2 二力平衡 知识能力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20分)
1. 下列情况中,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A. 人站在匀速下降的电梯里 B. 卫星进入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C. 跳伞运动员落地前加速向下运动 D. 火车减速进站
2. 停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受到的力有
A. 重力、摩擦力 B. 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 D. 重力、压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3. 正在加速滑行的雪橇,如果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则雪橇将
A. 静止 B. 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C. 做曲线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4. 年 月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如图,返回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D. 返回器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5.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B.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C.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二、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
6.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托盘,并在托盘中加砝码,分别跨过两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 。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3)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 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些,理由是 。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7. 证明在竖直方向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温馨提示:证明过程中需要的物理量请提前设定,并标明依据的物理规律。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街头魔术“人体悬空”,神奇的表演让观众啧啧称奇,备感神秘,但图乙的场景又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魔术爱好者双腿间夹着一根钢管,钢管延伸出来的短板正好可以让助手躺在上面。不过这样也是非常耗费体力的,难怪助手坚持了没一会儿就因体力不支而摔倒。请根据甲、乙图,写一句评论,在该魔术中物理规律是否“失效”,并作简单说明: 。
(2)图丙、丁是某地街头的“人体悬浮”术表演,请根据丙、丁图,提出“人体悬浮”平衡的原因猜想(从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 。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人站在匀速下降的电梯里,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卫星进入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始终在改变,故运动状态始终改变,虽然匀速但不是沿直线运动,所以是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
跳伞运动加速向下运动,速度大小在变化,故运动状态在改变,非匀速,因此也是非平衡状态,故C错误;
火车减速,也是速度大小在变化,运动状态在改变,非匀速,因此也是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2. C
【解析】停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汽车与地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3. D
4. B
【解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ABC.返回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分析可知,返回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都作用在返回器上,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C正确,B错误;
D.返回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返回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而重力又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所以返回器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故D正确。
5. A
【解析】因为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它们是一对平衡力,A选项符合题意。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沿水平方向,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汽车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汽车上,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路面上,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路面上,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汽车上,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B、C、D选项中的两个力均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6. (1) 砝码个数;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 乙;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第三部分
7. 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物体对弹簧的拉力,设其大小为 ,物体受到弹簧的拉力为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受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而 与 是相互作用力,故 ,所以 。
【解析】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弹簧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四部分
8. (1) 否;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是平衡的;当短板对人施加的力与人的重力不是平衡力的时候,人受力不平衡,就会掉下来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此时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是平衡的;图乙中,当短板对人施加的力与人的重力不是平衡力的时候,人受力不平衡,就会掉下来,这两种情况都符合物理规律。
(2) “人体悬浮”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图丙、丁中“人体悬浮”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第1页(共1 页)人教版八下物理 8.2 二力平衡 三年模拟全练_五年中考全练_核心素养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已知水对物体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竖直向上的压力为 ,物体的重力为 ,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大于 B. 与 是一对平衡力
C. 与 的合力一定等于 D. 与 的合力大于
2.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 “嫦娥五号”从月球取回质量为 的月壤,其密度与干燥的细沙接近,则月壤的体积最接近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4分)
4.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 物体上的两个力, 相等, 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点: 不同。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22分)
6. 小华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直径略小于滑轮孔径的铁钉把三个滑轮 、 、 分别钉在木板上,木板竖直挂起待用,用大号缝衣针把细线沿轻质塑料块的中心轴线穿过,并在紧靠塑料块的两侧各打一线结,使塑料块与细线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块不与木板接触。将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但 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平衡。
(2)按住塑料块,把跨过 轮的细线移到 轮上,在两线端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乙所示。按住塑料块,把跨过 轮的细线移到 轮上,把塑料块转过 ,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仅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 ,这两个力不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另一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此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塑料块容易扭转
B.塑料块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现保持 与 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 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B. C.
8.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用钩码(重 牛)、测力计、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将钩码挂在已调好的测力计下,且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中()所示。接着,在钩码的下端固定纸带,并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分别三次拉动钩码竖直向上运动,每次拉动过程中,观察到一段时间内测力计示数是不变的,纸带上的点记录了这段时间内钩码的运动情况,三次实验如图中()、()、()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测力计示数和对应的纸带,作出判断,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中()或()或()可得: ;
(2)由图中()与()或()与()或()与()可得: ;
(3)由图中()与()可得: 。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9. 如图所示,小刚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把另一般小船推开,他自己坐的船会不会动 为什么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物体在细线的拉力下,静止浸没在水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故 ; 与 的合力大于 ,故D正确,A、B、C错误。
2. B
3. C
第二部分
4. 同一;大小;方向
【解析】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5. 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作用的物体
第三部分
6. (1) 大小
【解析】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平衡。
(2) 不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仅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不平衡。
(3) C
【解析】A项,是否容易扭转对该实验没有影响,故A项错误。
B项,塑料块和木块都是容易获取的材料,故B项错误。
C项,将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小华的实验不存在该摩擦,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小华的实验优于此实验,故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 (1) 大小相等;木块与桌面存在摩擦力
【解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若两边拉力不相等,则木块相对于桌面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此时桌面对木块产生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在两个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2) 转动回来;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将转动回来,说明一对平衡力需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3) B
【解析】左右两盘各放入重 的砝码,即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受到了 的拉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故B正确。
8. (1) 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2) 当物体受不平衡的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3) 受平衡力作用的运动物体,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均不改变
第四部分
9. 会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手就会受到那只船的反作用力,因此自己所坐的船也会被推开向后运动。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