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 9.2液体压强(3份打包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 9.2液体压强(3份打包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4 07:39:54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物理 9.2.2 连通器 三年模拟全练_五年中考全练_核心素养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 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 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 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在 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如图所示,容器壁上的 点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A. B.
C. D.
3. 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二楼的阳台上在细管里倒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撑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A. 水的体积 B. 水的深度 C. 木桶的容积 D. 木桶的底面积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8分)
4. 重力相等、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两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分别在两容器中注入等质量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或“”)
5. 观察图甲、乙、丙所示茶壶、排水的 形“反水弯”和自动喂水器在使用上、构造上的共性是 。
6. 长颈鹿是个子最高的动物,平均高 ,它的血液密度约为 。当长颈鹿的心脏收缩时,能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约 的脑子里去,血液对心脏产生的压强约是 ( 取 )。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7. 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图所示,实验室中常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使用一个完好的压强计进行实验,图甲和图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3)比较图乙和图丙,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4)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 (选填“有关”或者“无关”)。
(5)若精确地测量图乙与图丙中 形管中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 和 ,则容器丙中盐水的密度是 (已知水的密度是:)。
8.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1)如图所示,在容器两侧倒入相同深度的酒精和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左凸起,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若将隔板上的薄橡皮膜戳破,静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
(2)若右侧注入的是水,橡皮膜距离水面 ,左侧注入酒精,当橡皮膜距离酒精液面 时,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是平的。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9. 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水的深度为 。实心圆柱体 质量为 ,底面积为 ,高度为 。实心圆柱体 质量为 克( 取值不确定),底面积为 ,高度为 。实心圆柱体 和 均不吸水,已知 ,。
(1)求容器的底面积。
(2)若将圆柱体 竖直放入容器内,求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3)若将圆柱体 竖直放入容器内,求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与 的函数关系式。
10. 如图所示, 形管内先装水银(密度为 ), 左管再注入水后,右管水银面比左管的水银面高出 ,求左管的水柱高度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分析】涵洞是一种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窗口中装有同种液体并且不流动时,各容器内的液面保持相平。
【解析】解:根据连通器的特点,现在甲乙两容器的液面已经相平了,故涵洞内的水不会流动。涵洞的倾斜放置,只是本题的干扰因素。
故选:。
【点评】记住连通器的特点。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2. A
【解析】由图知: 处的深度为 ,则 点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
3. B
第二部分
4. ;
【解析】由题意知:;
(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所以:;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因为容器和液体重力相等,所以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由 知: 相等, 相等,所以压强相等。
5.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
6.
【解析】血液对心脏产生的压强约是 。
第三部分
7. (1) 漏气
【解析】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漏气。
(2) 深度增加, 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增大
【解析】比较甲、乙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盒浸没的深度不同,深度增加, 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增大,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3) 液体密度
【解析】选用乙和丙两图进行对比可知,金属盒浸没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故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 无关
【解析】图丙与丁中,同为盐水,深度相同,只有容器的形状不同,并且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相同,这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放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5)
【解析】根据压强公式 ,,解得 。
8. (1) 液体密度;两边的液面相平
【解析】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相同深度的酒精和水,根据 ,可知此时薄膜两侧的压强 ,则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将隔板上的薄橡皮膜戳破,酒精和水混合,静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由 可知,两边的液面相平。
(2)
【解析】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当橡皮膜受到水和酒精的压强相等,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是平的,则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 ,
由 可得,橡皮膜距离酒精液面 。
第四部分
9. (1)
【解析】。
(2)
【解析】, 沉底
假设 竖直放入后没被水淹没,且水的深度为
假设成立

(3) 当 时,;当 时,
【解析】①当 时假设 竖直放入后被水淹没,且水的深度为

,,假设成立
此时
所以当 时,
② 时, 竖直放入容器中会漂浮
所以 时 。
10.
第1页(共1 页)人教版八下物理 9.2.2 连通器 知识能力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如图所示,,, 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 ),, 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 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4分)
3. 如图所示,是客轮通过三峡大坝的示意图。当下游客轮进入闸室后,应先关闭 和 ,再打开 ,待闸室内水位稳定后,打开 ,让客轮驶入上游。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D
【解析】液体压强公式:,,
由图 、 中,,所以 ,
、 中容器中装的都水,,所以 ,
综上可知:。所以ABC错误,D正确。
第二部分
3. ;
【解析】船闸就是一个大型的连通器,当下游客轮进入闸室后,应先关闭闸门 和阀门 ,再打开阀门 ,让水流入闸室,待闸室内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打开闸门 ,让客轮驶入上游。
第1页(共1 页)
B
水水酒精人教版八下物理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 知识能力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16分)
1.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满水时,水会从侧壁的三个小孔中向外喷出来。图中画出了水从三个小孔喷射到水槽的路径,其中正确的是图
A. B.
C. D.
2.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A. B.
C. D.
3. 如图所示,细玻璃管与水平面成 放置,管内装有长为 的水柱,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A. B. C. D.
4. 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 、B 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 和 ,则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8分)
5. 如图,三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为 ,则深为 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 原理。(,)
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锥形瓶,质量、容积都相同,里面装满水。则容器底受水的压强 ,容器底受水的压力 (均选填“”“”或“”)。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8分)
7. 小黄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如图所示,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记录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数据中,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它是 。
(2)比较序号为 的五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4)比较序号 、 、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3分)
8.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实心正方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甲的质 量为 、底面积为 ,盛有体积为 的水;乙的体积为 。求:
(1)容器甲中水的质量 。
(2)距水面下 处水的压强 。
(3)若将正方体乙垫放在容器甲下方的中央位置,测得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强是容器甲对正方体乙的压强的 倍,求:正方体乙的密度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3. A
【解析】细玻璃管与水平面成 ,管内水柱长为 ,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角关系: 角所对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水的深度:,
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
4. D
第二部分
5. ;连通器
【解析】 的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6. ;
【解析】由图知,甲、乙两容器中注满水时水的深度相同,
根据 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
两容器的底面积 ,且 ,
根据 可知,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 。
第三部分
7. (1)
【解析】方法一:
分析观察表中的数据,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的液体压强相等,纵观实验数据发现在液体压强都是 的时候, 型管液面的高度差只有第 次实验的数据是 ,其余都是 ,因此这个记录是不正确的。
方法二:
因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所以第 组实验中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应与 次实验相同为 。
(2) 、 、 、 、
【解析】方法一:
第 、 、 、 、 次实验,在同一深度,方向不同,但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方法二: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须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同时改变橡皮膜方向,即应比较 、 、 、 、 组实验的数据(第 组实验数据错误,应排除)。
(3) 、
【解析】方法一:
要研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应使橡皮膜在不同液体相同深度,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第 、 次实验,在同一深度,方向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方法二:
要深度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须控制深度和橡皮膜方向,同时改变液体密度。即应比较 、 两组实验数据。
(4) 同一液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析】方法一:
第 、 、 次实验,在同种液体中,方向相同、不同的是深度,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方法二:
由 、 、 的三组数据可知,三组实验控制了液体密度,改变了深度,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第四部分
8. (1)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所以 ,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