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文档属性

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2 19: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烛之武退秦师 目的要求:
1、掌握《左传》的体例和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春秋》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课文分析? 秦晋为何围郑? 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答案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答案(1)以退为进
(2)晓之以弊
(3)许之以利
(4)巧施离间 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答案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 异:
郑??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 ? 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
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
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文言知识梳理 (一)古今异义词?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2)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3)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 今义:请客的主人?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二)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 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 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亏缺? (9)肆其西封???肆,形作动词,扩张? (10)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③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2、宾语前置句:????? ①何厌之有????有何厌??
3、省略句:????????? ①晋军函陵???? 晋军(于)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敢以(之)烦执事??? ③辞曰:臣之壮也???(烛之武)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