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 12.2 滑轮(2份打包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 12.2 滑轮(2份打包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4 07:46:23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物理 12.2 滑轮 知识能力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20分)
1. 如图所示,分别沿力 、 、 的方向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不考虑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B. 沿 方向的力最小
C. 沿 方向的力最小 D. 沿 方向的力最小
2. 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 ,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 、 、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A. B. C. D.
3. 如图所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沿 方向、 方向和 方向匀速拉重物时
A. 拉力 最大 B. 拉力 最大
C. 拉力 最大 D. 拉力 、 、 一样大
4. 如图所示,用滑轮或滑轮组将重为 的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滑轮重、绳重以及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四种方式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
5.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通过下列装置匀速拉动物体G向前运动,绳与滑轮的质量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向上拉绳的速度是,拉绳的力是,由此可知( )
A. 物重G是,物体的速度是
B. 物重G是,物体的速度是
C. 物体G受到的摩擦力是,物体的速度是
D. 物体G受到的摩擦力是,物体的速度是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8分)
6. 使用动滑轮能 ,但是不能 。它相当于 杠杆。
7. 如图所示,一物体重 ,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要拉起这个物体甲图中需 拉力,乙图中需 拉力。使用乙图滑轮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8.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 、 匀速提升质量为 千克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图 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 或 ),则 的大小为 牛, 的大小为 牛。
三、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9.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10. 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时,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重物,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
(2)如图乙所示,分别用拉力 、 、 匀速提升重物,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3)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给我们升国旗带来了便利。这是利用定滑轮 的特点。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它的圆心为支点,支点到 、 、 的力臂都等于半径,用定滑轮拉同一重物 ,沿三个不同方向,不考虑轴的摩擦,所以三个力的大小相等(都等于物重 )。
2. D
3. D
4. C
【解析】A选项:,故A错误;
B选项:,故B错误;
C选项:,故C正确;
D选项:,故D错误。
5. D
【解析】(1)由图知,,拉力端移动速度,则物体的速度;(2)由于是水平使用滑轮组,绳与滑轮的质量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拉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无法计算物重的大小。故ABC错、D正确。故选:D。
第二部分
6. 省力;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7. ;;不能
【解析】由题知,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左图使用的是定滑轮,;
右图使用的是动滑轮, 的大小为:

物体的重力竖直向下,不使用任何机械提起该物体要竖直向上用力,该图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力的方向仍是竖直向上,所以使用乙图滑轮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8. ;;
【解析】图()中为定滑轮,实质为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方向,故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时,拉力等于物体重力,故 的大小为:;
图()中为动滑轮,实质为动力臂是阻力臂 倍的省力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
第三部分
9.
【解析】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动滑轮绕起。
第四部分
10. (1) 物体重力;绳子自由端拉力
【解析】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时,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重物,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和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2)
【解析】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用其匀速提升同一重物,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3) 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利用定滑轮升旗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第1页(共1 页)人教版八下物理 12.2 滑轮 三年模拟全练_五年中考全练_核心素养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把质量相等的 、 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A. 上升 B. 下降 C. 、 均静止 D. 无法判断
2. 如图所示,滑轮组吊起重为 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已知每个滑轮重为 ,若物体以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作用在定滑轮悬挂点 点的力 、拉力 和绳端移动的速度 分别是
A. ,, B. ,,
C. ,, D. ,,
3. 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 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C. 沿方向 与 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 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8分)
4.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 的物体,匀速提高 ,不计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 为 。若实际拉力 为 ,则实际拉力 所做的功为 。
5. 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用大小为 牛的水平拉力 拉物体时,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牛,则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
6.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提起钩码保持测力计始终竖直缓慢提升,弹簧测力计每次都进行了调零,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数据。
(1)分析实验序号 或 或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定滑轮的使用特点是:使用定滑轮竖直缓慢提起相同物体, 。
(2)分析实验序号 或 或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是:使用动滑轮竖直缓慢提起相同物体, 。
(3)他觉得得到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与通过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倍数关系得出的结论有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
(4)分析实验序号 和 和 中的滑轮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 ,使用动滑轮竖直缓慢提起物体, 。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26分)
7. 在图中,若加在绳自由端的拉力 (不计轮重)。试画出绳子的绕法。
8.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 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 时,重物升高 ,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五、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9. 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实心球在 位置静止。
(1)实心球从 到 的过程中,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判断依据是 。
(2)实心球从 到 的过程中,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判断依据是 。
(3)实心球在 位置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滑轮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由图可以看出,这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绳子的股数是 股,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若要使 物体保持静止,绳子的拉力 ,现在绳子上的拉力为 物体的重力,且 ,因此放手后 会下降, 会上升,因此B选项正确。
2. B
【解析】由题图可知,拉力 ,作用在定滑轮悬挂点 点的力 ,由于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 倍,即 ,所以绳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 倍,即 ,B选项正确。
3. C
【解析】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动滑轮能够省力,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
拉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 ,拉力移动距离等于配重上升高度的 倍,故B错误;
绳子最后绕过的是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沿方向 与 匀速拉动配重,动力臂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所以两次的拉力相等,故C正确;
直接提升配重做的功是有用功,用该装置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还要对动滑轮做功,即用该装置所做的功(总功)大于有用功,故D错误。
第二部分
4. ;
【解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
(1)不计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拉力 ;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
实际拉力做功:

5. ;
第三部分
6. (1) 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 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3) 没有考虑滑轮的自重
(4) 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
第四部分
7.
8.
【解析】因为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升高距离的 倍,所以吊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为 ,绳子的固定端固定在动滑轮上,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如图所示:
第五部分
9. (1) 否;实心球从 到 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2) 否;实心球从 到 ,静止于 ,其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3)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