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关基础演练场
第五节:图表
考点解析
考点归纳
图表题,侧重对薛省综合素质的考查,指向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层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图片(人、物、景)、图标(徽记、标志)、漫画、表格等;从命题解题角度可分为:常识类、概括说明类、信息筛选类、写作类、活动类等。
命题趋势
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以调查表居多,如甘肃威武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道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这道题即包含图片,有设有图表,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川宜宾的“读图”描绘画面,体会画面的美感。青海的读表格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图表试题有增无减,呈上升趋势。
解题要诀
(一).图表题
(1)整体阅读。先整体了解,把握大主题或方向,搜索有效信息。
(2)观察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观察时要用比较的思维。
(3)关注细节。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紧扣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5)归纳概括。分析图表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二).漫画题
1、看漫画的标题。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读懂漫画的画面,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注解。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形象,比较直观说明某种观点,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漫画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就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因此不少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通过对画面中文字的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予变形夸张,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5、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寻找解题依据。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因此,在解答漫画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从中洞察出整幅漫画的主要内涵。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通关演练
真题引路
(2021甘肃威武). ◆中秋团圆
中秋节到了,小明要通过微信给远方的姑姑发一张祝福图片,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答案】D,图D是中秋节的,祝福人们生活美好圆满。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知识的积累,A图片是春节的祝福图片,B是元宵节的图片,C是重阳节图片,D中秋节图片。故选D。
5. 依据下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中秋节放假安排。
【答案】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仔细观察图表可知,9月19日至21日是中秋节放假时间,9月18日是周六,原为休息日,因中秋放假调休,继续上班,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6. 小明一家从兰州回平凉过中秋节,请你根据下表,以小明的口吻就出入兰州的最佳时间向爸爸提出建议。
出程车流量较大收费站
路线名称 收费站名称 通行压力较大时段
G22青兰高速 兰州东收费站 9:00—13:00
G22青兰高速 平凉东收费站 9:30—13:00
返程车流量较大收费站
路线名称 收费站名称 通行压力较大时段
G22青兰高速 兰州东收费站 11:00—20:00
G22青兰高速 平凉东收费站 16:00—18:30
【答案】示例:爸爸,为了避开高速公路的拥堵,我们离开兰州时应在早上9点以前,或者下午1点以后。我们返程到达兰州时最好在早上11点以前,或者晚上8点以后。您觉得呢?
【解析】本题考查提建议,仔细观察图标,尽量避开出行高峰。提建议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建议要中肯,符合实际情况,让人信服,乐意接受。
(2021四川宜宾)读图,按要求作答。(6分)
(1)任选一个角度,简要概括图示内容。
(2)用一句话简评画面呈现的美感。
(1)【答案】全民健身运动,倡导健康快乐人生。你看!大家都运动起来了,有的在做操,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跑步……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信息概括能力,要认真观察图片的内容,理解后对图片进行概括描述。这里可以从运动与健康这个主题角度来叙述,注意表达清晰、简洁、准确,语言流畅,符合逻辑。
(2)【答案】示例:运动成就健康,健身创造和谐。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信息概括能力,图片上所呈现的都是人们在做运动的状态,根据图片传达出的内涵,运动使人健康,用一句话简评画面呈现的美感即可。
二.对应训练
(2021广西贵港)16. 下图是文旅部公布的“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2021山东潍坊)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了“红色之旅·百年记忆”主题实践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0. 【红色足迹调研】在社会调研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下面两张图表。分析图表后,你认为今年五一红色旅游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图一 图二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23分)
材料一:
衢州的烂柯山,是《道书》上所说的“青霞第八洞天”,亦名“景华洞天”的所在,是大家所公认的烂柯故事的发源本土。从衢州的小南门出来,走了十六七里路后就可以到石桥的洞下。洞高二十多丈,宽三十余丈,南北深约三五丈,真像是悬空从山间凿出来的一条石桥,不过平常的桥梁,决没有这样高大的桥洞而已。石桥的上面,仍旧是层层的岩石,洞上一层,也有中空的一条石缝,爬上去俯身一看,是可以看得出天来的,所谓一线天者,就系指这一条小缝而言。石桥下南洞口,有一块圆形岩石蹲伏在那里,石的右旁一个八角亭,就是所谓迟日亭。
——郁达夫《烂柯纪梦》(有删改)
材料三:
《东阳记》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①。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②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调落,无复向时比③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据《述异记》载,王质所遇为二童对弈。②濯:cuī:通“摧”,毁坏。③比:密,密集。
6.用材料二中的诗句为材料一画线的景观取名,仿照示例说明理由。(3分)
示例:迟日亭,语出元代杨明的诗句“洞天春远日行迟”,以此为名既表现此亭远离尘嚣,幽静安宁,又寄托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文想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收进烂柯山旅游宣传册,你认为合适吗 请说明理由。(3分)
答:
8.同学们根据材料三表演“王质遇仙”的故事,请你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7分)
原文 加点词语释义 表演指导(角色的神态、动作)
质因留 (1) 王质流露出惊奇的神情,停下脚步侧耳细听,慢慢走过去。
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 (2) (3)
童子曰:“其归。” (4) 童子看了一眼王质,略一沉吟,缓缓地、用善意的口吻对王质说:“樵子, / 。”
亲情凋落 凋敝零落 王质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青海)8.西宁北川学校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下图是调查数据柱状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2分)
9.家住湟水小区18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也追查不到自己,没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3分)
物品 高空抛物杀伤力
鸡蛋(30克) 从4楼抛下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从18楼抛下能砸破人头骨,从25楼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
空易拉罐 15楼抛下可砸破人头骨,从25楼可致人死亡。
西瓜皮(巴掌大) 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
铁钉(4厘米长) 从18楼抛下能插入人的颅骨。
(2021遵义)遵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幽美,植被茂密,是红色圣地,转折之城。她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遵小乖”(遵义“首席推荐官”、遵义 2020 年旅游发展大会吉祥物)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遵义,请你帮助她解决以下问题。
向游客介绍自己(3分)
结合遵义历史、景物以及人民的特点,解释身上的几个标志。
①我头顶五角星,表明
②我双耳是绿叶,表明
③我小脸带微笑,表明
④我胸怀“zuyi2020”,表明遵义2020年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
向游客介绍遵义(3分)
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入文段空白处,以体现“遵义”地名新内涵。
备选词语:义正辞严 仗义疏财 义无反顾 微言大义 见义勇为 慷慨就义
要求:每个词语只能选用一次。
遵义遵义,遵道行义。2021年5月,一辆轿车突发事故冲入湘江,三位市民勇救落水母子,此乃_ ① _;老红军李光将自己的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共捐款 40 多万元,真是_ ② ;疫情袭来、医务人员坚决请战, ③ 奔赴抗夜一线……新时期的遵义人,遵爱国之大道,行为民之大义,让“遵义”二字熠熠生辉!
25.向游客介绍烈士(4 分)
“遵小乖”准备用一幅对联赞扬邓萍将军,下联的最后一个词,她在“湘江、黄昏、遵义”三个词中犹豫,你认为哪一个词最给当?为什么?
【资料链接】1935 年 2月,邓萍指挥先头部队攻占娄山关,抢占了遵义新城。27日傍晚,他带领部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到遵义老城前沿阵地侦察,不幸壮烈牺牲。
上联:娄山激战建奇功名垂青史
下联:老城攻夺冒弹雨血染 (湘江、黄昏、遵义)
(2021湖南娄底)9.图1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图2为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排名,请按要求作答。
(1)简述图1反映的近视情况。
答:
(2)参阅图2所列视力危害因素,请向青少年朋友提三点预防近视的建议。
答:
(2021安徽)(2)班级宣传小组打算出一期主题板报,同学们根据四幅宣传图片(见下图)的内容将板报对应分为四个栏目。请你将栏目名称依次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字。(4 分)
①我发现:
②我看到:
③我期待:
④我希望:
(2021四川成都)12.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 ①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 ② ,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 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2)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4分)
①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②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
③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④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
正确序号:
(2021山东泰安)22.阅读下面的图文内容,按要求做题。
近日某省开通线上智慧养老设施供需发布平台,华龙社区李爷爷正在上网查询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联系图文内容,你认为开通线上养老设施供需发布平台有哪些好处?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条。(每条20字以内)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2021河南)学校组织到某博物馆研学,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共9分)
(2)你在第一时空舱门口遇到一位老人,他问你到第五时空舱怎么走,请你根据下面的平
面图,为他指明路线。
(2021 黑龙江绥化)一百年前,我们党在一艘游船上诞生。从此,这艘游船成为永载史册的“红船”。学校准备举办以“传承红色精神,传递红色能量”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问题。
8.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10个字)(2分)
9.某班收集整理了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资料,如图所示,请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整体变化情况,组织语言详细表述信息。(2分)
2010-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统计(单位:亿人次)
10.学校要组织一场“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设计了以下活动方案,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2分)
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传承红色精神·传递红色能量
活动成员 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 2021年5月末赛前准备,6月11日比赛。
活动流程 赛前准备:确定参赛选手→① 比赛流程:宣读比赛规则→确定选手参赛顺序 →② →评委简要点评 →宣布获奖名单
活动要求 体现红色精神,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备考锦囊
悉心领悟图文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防范失误,规范答题。关注最近一二年中考典型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仔细观察,解读标题。这是理解图片、漫画寓意的突破点。标题是图片的“眼睛”,往往提示了内容或主旨。
(3)展开联想和想象。但不是天马行空的联想、想象,而是要紧紧围绕图片标题(主题)。
(4)联系生活理解寓意。图片、漫画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它往往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恶丑的批评。
(5)结合题目思考答案。题目不仅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还常常显示了答题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暗示性。
对应训练参考答案
(2021广西贵港)
【答案】
示例:(1)2021年“五一”出游人数较疫情前同期(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出游人数达到2.3亿人次。(2)尽管2021年“五一”旅游收入较疫情前仍有差距,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但是与2020年相比增速已经超过200%,达到238%,反映出我国的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假期成功的刺激了我国的消费。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抓住表格的名称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2021山东潍坊)
【答案】大众化 热门化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概括。仔细观察图一可知,2017-2021年间,国内旅游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人数有所下降,旅游收入也是水涨船高,红色旅游大众化;由图二中的数字和文字可知,2016-2020年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等成旅游热点,2021年五一红色旅游成为热门。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
6.【答案】示例:凌虹桥,语出孟郊的诗句“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凌虹”二字既表现了石桥的高伟姿态,又寓意世事变迁的哲思。
【解析】本题考查给景观命名,首先要根据材料准确把握烂柯山的特点或景物特征,如悬空宣言、中空的石缝、一线天、蹲伏的岩石、八角亭和相关故事等,然后细阅读材料儿的诗歌,找到对应点,选取诗里面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命名。
7.【答案】示例1:我认为合适。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用了王质遇仙的典故,这个典故源自烂柯山,收录这首诗有助于宣传烂柯山。
示例2:我认为不合适。虽然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了“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诗人只是借典故表达恍如隔世的感觉,但它并不是写烂柯山的。
【解析】本题考查宣传选材判断。旅游宣传册应介绍景点的自然特点和人文景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表达了被贬的时间之长,离京的时间之久,只是借典故抒情而已。但既然提到了烂柯山变,丰富了烂柯山的文化影响力,因此达合适与不合适均可,但侧重点、侧重点应有不同,达合适,应侧重丰富烂柯山文化内涵达不合适,应侧重该是与烂柯山没有必然的关系。
8【答案】示例:(1)于是(2)给(3)一童子抬起头,看了一眼王质,从怀中摸出一颗状如枣核之物,微笑着递给王质。(4)回去吧(5)王质环顾四周,惊讶,疑惑,渐渐低下头,良久,又抬起头,神情凄凉。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理解和人物把握。本题考查词条编写,从诗里看应该写烂柯山的地理位置,在写烂柯山景物的形象特点,最后写烂柯山有关的故事,传说和文人墨客的相关诗文。本题考查广告词,你写本题应突出烂柯山胜景特点,能联系史上不同时期的名称以及典故来思考,最好能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1青海)
8.【答案】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
【解析】这是考查柱状试题。对柱形图的观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柱形代表的数据,二是柱形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当然,有些柱形图本身就是通过对比表现数据的。对于这类题目,除了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外,还要分析放到一块的柱形图通过对比体现的意义。分析题干要求,定向归纳概括题干的要求,决定了分析、概括的方向问题。
9.(3分)
【答案】示例:王阿姨,您好!高空抛物有很大的危险性,即使是一枚小小的鸡蛋,从18楼抛下,也能砸破人的头骨。高空抛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不仅不文明,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改掉高空抛物的陋习(习惯)吧!
【解析】这是一道劝说试题,劝说你要注意语言的委婉性,说话语气。要求:有称呼语,结合表格所举事例,理由充分,语句通顺,达到劝说目的。
(2021遵义))
【答案】
向游客介绍自己:①我头顶五角星,表明 遵义是红色圣地,转折之城;②我双耳是绿叶,表明 遵义是山水幽美,植被茂密;③我小脸带微笑,表明 遵义以热情姿态,笑迎八方来客。
向游客介绍遵义:①见义勇为②仗义疏财③义无反顾
向游客介绍烈士:遵义
(2021湖南娄底)【解答】答案:
(1)示例:2018年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以上,其中初中生近视率最高,其次是小学生,近视率最低的是6岁儿童。
(2)示例:①严格控制看手机时间;②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④尽量少使用平板等电子产品;⑤饮食合理,营养均衡。
【解析】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1)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仔细观察图表,认真分析图表中的文字、数字可知,2018年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以上,其中初中生近视率最高,其次是小学生,近视率最低的是6岁儿童。
(2)本题考查提建议。根据图2可知,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中,主要是手机、缺少运动、不正规配镜;其次是平板、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等。根据这些,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视力危害的合理化建议即可。
(2021安徽)
【答案】①近视问题很严重 ②工作方案已出台 ③五年目标会落实④摘掉眼镜乐呵呵
【解析】
由图一,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可知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很严重。由图二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出台了。由图三力“争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可知这是2025年要实现的目标。由图四漫画可以看出,学生摘掉了眼镜,变得兴高采烈。据此几项可分别概括为,①近视问题很严重 ②工作方案已出台 ③五年目标会落实④摘掉眼镜乐呵呵
(2021四川成都)
【答案】示例(略)
【解析】本地考查补充语句的能力。第①空,结合此题图标内容及唐诗中出现近400种植物,几乎触及了佣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可填写与是四有关,并且与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形成并列关系的分句。第②空,由3463手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理解可知,应填写。与刘有关的语句,第③空由这和他临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可知应填写与梅有关的语句。第④空,由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可知,可填写寓意美好,意思对即可。
(2)【答案】③②④①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能力,这几句写的是植物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第③句应在开头,第②句是紧承第③句的补充说明,跟在第③句后。第④句与第①句比较,第①句是紧承第④句的举例说明,并且第④句与第③②句具有递进的关系,据此分析正确的顺序③②④①
(2021山东泰安)
22.【答案】1)能及时更新养老服务相关信息; (2)方便老人及其家人查看养老服务信息;(3)平台设计人性化,方便老年人使用。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中老人坐在自己家中,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准确查找到本市养老服务的相关信息,可以说非常方便。题干要求回答“开通线上养老设施供需发布平台有哪些好处”,我们可以从“方便快捷、准确及时”的角度谈。
示例1:居家就可随时查养老相关信息,方便。
示例2:方便子女关注老人状况,贴心。
(2021河南)
【答案】爷爷,您往东穿过大厅找到东楼梯,上到三楼,楼梯口东边就是第五时空舱。
【解析】符合交际情境,1分;路线合理、清晰,指示正确,2分。共3分)
(2021 黑龙江绥化)
【答案】:
示例一: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示例二:闪闪红星照耀中国;示例三:红色历史永记心中;示例四:红色永流传。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要简洁明确,易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9、2010-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呈上升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此图显示的是2010至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根据图中表示人数的柱体逐年升高,可见这段时间,中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可据此概括作答。
10(3)示例:①赛前演练(请老师指导、确定参赛作品等);②选手轮流上场比赛。
【解析】本题考查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第①空步骤属于赛前准备阶段,已经确定了参赛选手,之后应该是赛前演练。第②空介于“选定确定选手参赛顺序”和“评委简要点评”之间,应该是选手轮流上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