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课件13ppt+视频+教案+记录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课件13ppt+视频+教案+记录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3 12:43:55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6.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
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比较我们二年级的时间胶囊和现在的身体信息,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探索1—我们身体的变化
变化:长高、变重、手臂变长、腿变长、脚变宽变长、头围变大……
探索1—我们身体的变化
食物
食物为身体提供营养……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
仔细品尝一口米饭,在记录单中记录(绘画+文字)米饭在身体里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吗?
探索2—来自食物的能量和营养
干燥的粉条可以被点燃吗?说明什么?
食物蕴含着大量的能量
食物在体内的变化
人的情绪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探索3—情绪变化与化学变化
O2
CO2
细胞呼吸
研 讨1
你还知道我们的身体中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
心跳加快
研 讨2
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药物中毒案例:
3岁的小女孩圆圆(化名)感冒了,爸爸带她去医院,医生开了一盒小儿氨酚磺那敏颗粒,一盒有10小包,嘱咐一次1小包,回到家后,头两次都是爸爸喂的药。
“一次吃多少?”第三次妈妈喂药时问道。
“一次1包。”爸爸说。
妈妈误以为爸爸说的一包指的是一大包(一盒)呢,就把一盒里剩下的8小包,全给孩子喂下去了。等爸爸扭头看时,发现妻子把一盒药全喂进去了,这会来不及责怪妻子,立即抱起孩子飞奔医院急诊科。
研 讨2
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食物中毒案例:
2005年某日,在某饭店参加婚宴的宾客中有50余人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调查发现,酒店凉菜间操作人员在海鲜食品粗加工过程中,双手及工作服都污染了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回到凉菜间后双手未经严格消毒,也没有更换工作服就开始切配凉菜,导致凉菜被细菌污染,引起了本次食物中毒。
研 讨2
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笔记知识点
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食物被人体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
END《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回顾植物光合作用经历了化学变化,为自己的生长提供养料,那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吗?这是学生很少会关注的问题。生命体中大部分变化常常是缓慢,难以肉眼观察到的。如果不细想,可能很少会留意。本课基于前面对生活中、地球家园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认识,继续探究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本课有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承接聚焦问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身体数据,发现身体的变化,引发思考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从而进入第二个探索活动——食物在体内的变化。再通过点燃干燥粉条、品尝米饭这两个学生喜欢又能亲身体验的活动,认识到食物里蕴藏着能量,在人体中会经过复杂且缓慢的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最后了解情绪的变化也和化学变化有关,感受到生命体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又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在本课的过程中,学生会从宏观现象转化到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变化,促进学生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对于化学变化有很大的探究兴趣,能够根据是否产生新的物质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六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意识到食物在人体内经过消化会有一定的变化,知道食物可以给人体提供营养。在本课中,他们将通过观察、实验、观看视频资料等方法寻找证据,解释说明身体中的一些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2.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事物的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在小组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够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化学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命体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难点:寻找身体中化学变化例子的证据。
【材料准备】
教师:教学ppt、干燥的粉条、火柴、酒精灯、情绪与化学变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相关视频、板贴
每组:学生二年级的时间胶囊或体检数据,课前测量的身体数据(每人)、每人份适量的米饭或馒头、每人一个一次性勺子、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聚焦: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一幅绿色植物的图片,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经历着化学变化,来提供自己生长的养分。展示动物吃植物和婴儿的照片,讲述动物和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聚焦问题: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学生活动:回顾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尝试寻找人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动物和人的体内发生的很多变化也属于化学变化,或者和化学变化有关。有些发生的比较快,有些比较缓慢。借助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自己和婴儿有什么不同,尝试寻找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而进入探索环节。
(二)探索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1.我们身体的变化
教师提问:我们从婴儿长大成现在的样子,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比较二年级的时间胶囊(或二年级的体检数据)和现在的身体信息,探究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体重、头围、手和脚的长度变化)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答案并板书,顺势提问: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呢?
学生思考原因,主要会提到与人体摄入的食物有关,食物能够给我们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使身体发生变化,也可能提到睡眠、运动等。
教师抓住学生“食物”的观点,进入下一个探究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二年级和现在自己的身体数据,学生能够明显的发现自己的变化,进而对身体变化的原因产生疑问和探究欲望。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二年级制作的时间胶囊,可以查找学生二年级时的体检信息,以便学生在课上有数据可分析。其次,现在的身体数据建议在课前完成,这里需要教师简单指导学生测量方法,以便数据更准确。也可以使用本年学生的体检结果。
2.来自食物的能量和营养
(1)干燥粉条实验
教师活动:演示点燃粉条实验,提问:干燥的粉条能被点燃,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联系煤炭等物质可以被点燃,释放能量。干燥的粉条能被点燃,说明食物蕴含着大量的能量,可以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出来,思考食物如何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
(2)品尝米饭
学生活动:每人仔细品尝米饭或馒头,感受并记录食物在体内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米饭从无味变得有一点甜味,说明产生了有甜味的新物质,所以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再通过视频介绍,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需要经历复杂、平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我们身体的生长也是一种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是复杂的,本环节通过学生能够感知的方式,来感受食物在体内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再通过视频介绍大多数食物是大分子物质,难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将大分子物质转化成人体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转化成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物质的变化,从看得见,能感受的现象,转化为抽象的现象来解释物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尝试用多种方式解释现象的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情绪与化学变化
教师展示人不同情绪的图片,介绍到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开心,有时候我们会难过,甚至愤怒。提问,人的情绪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思考和分享。
教师播放有关情绪的视频,介绍和情绪有关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血清素、肾上腺素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和情绪有关的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
设计意图:情绪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而且还不止一种。但由于体内化学物质影响情绪的过程,是学生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也很难被察觉出来,因此学生对于情绪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可能不是很多。本环节通过视频直观的呈现体内化学物质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物质是化学变化的产物,因此情绪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这部分内容也为学生以后初高中学习激素调节奠定基础。
(三)身体中发生着的其他化学变化
1.身体中还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我们的身体中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
学生尝试寻找身体中产生的新物质,从而说明身体中还发生着很多化学变化。如细胞呼吸,头发、指甲长长,人体出汗、人紧张时心跳加快、细胞生长、伤口复原等等。
学生在分享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身体中的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注意区分物质变化的类型。
2.药物和食物中毒
教师分别展示药物中毒和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说说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播放药物和食物中毒还有荔枝病的视频,了解它们主要是影响身体正常机理的工作,从而导致身体功能紊乱,出现不良症状。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中,主要可以寻找容易被察觉的“新物质”,了解身体的一些化学变化。其中对于流汗、心跳加速等这些看上去没有“新物质”产生的例子,但它们和情绪变化一样,是需要依靠身体内化学物质的调节,而这些化学物质是化学变化产生的物质。药物和食物中毒也和化学变化有关,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尝试解释其中原因,再通过视频介绍其中的机理,从而认同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荔枝病不属于食物中毒,但这是由于使用过多的荔枝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适,也和化学变化有关。提醒学生关注身体健康,不乱用药,注意饮食卫生。
【板书设计】
【学生记录单】《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实验记录单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第_____小组
比较二年级时和现在(课前测量)的身体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身体数据 二年级 现在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头围(厘米)
手的长度(厘米)
腿的长度(厘米)
其他数据_____________
你的发现
二、请你仔细反复品尝一口米饭,感受并在框内记录(绘画+文字)米饭在身体里发生的变化。
思考:米饭在身体里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