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生物 第5单元 第4章 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可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乳酸杆菌不具备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成形的细胞核
2. 将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在教室打开 分钟,相当于细菌培养的
A. 制作培养基的过程 B. 高温消毒的过程
C. 接种的过程 D. 恒温培养的过程
3. 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A. 球菌 B. 杆菌 C. 螺旋菌 D. 芽孢
4. 某同学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进行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可通过观察菌落上菌丝的有无,区别细菌和霉菌
B. 细菌和霉菌都是单细胞的
C. 细菌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而霉菌则为自养
D. 若从菌落中挑取一点细菌和霉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它们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5. 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制作馒头的过程中加到酵母菌
B. 向馒头上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C. 吃馒头是唾液分泌增加属于条件反射
D. 越嚼馒头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有蛋白酶
6. 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题。
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蔬菜或牛奶中的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并产生乳酸。乳酸积累可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从而改善食品口味和营养成分。
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细胞壁 B. 遗传物质为
C. 属于自养生物 D. 属于原核生物
7. 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 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 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8.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都是营腐生生活
B. 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能进行出芽生殖
C. 霉菌是多细胞真菌,有的能从其培养液中提取抗生素
D. 病毒对人类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如通过噬菌体可控制某些细菌对人类的感染
9. 为了解某种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应的影响,下列有关操作不恰当的是
A. 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 将小龙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
C. 实验组注射适量该激素溶液,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 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下饲养
10. 某研究员利用四组条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讨营养物质和物质对大白鼠体重增加量的影响,对大白鼠的实验处理如下表,获取四周内的体重增加量如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begin{array}{|c|c|}\hline组别&实验处理\\\hline甲&提供营养物质\rm X,注射物质\rm Y\\\hline乙&提供营养物质\rm X,未注射物质Y\\\hline丙&未提供营养物质\rm X,注射物质\rm Y\\\hline丁\rm &未提供营养物质\rm X,未注射物质Y\\\hline\end{array} \)
A. 甲、乙对照说明物质 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
B. 甲、丙对照说明物质 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
C. 物质 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机物
D. 物质 在四周内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超过 ,而物质 不能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滤泡和细胞核。因此细菌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C
【解析】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叫做接种。空气中有微生物,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 分钟,再盖上封好,此过程中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皿中,故相当于接种。故选C。
3. D
【解析】外科手术器械和罐装食品灭菌,要杀灭一切生物,包括芽孢。而芽孢是最难杀灭的,因为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都有很强的抵抗力,故而杀死了芽孢,细菌就都被杀死了。
4. A
5. A
【解析】制作馒头时,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馒头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遇到碘会变蓝,B错误,
C属于非条件反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C错误;不含有蛋白酶,D错误。故选择A选项。
6. C
【解析】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集中在细胞中央的核区。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故C符合题意。
7. C
【解析】由图中可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 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 ),引起死亡。故C正确。
8. A
9. A
【解析】A、本题中特定激素是实验的自变量,其它均为无关变量,应保证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大体一致,A错误;
B、对照组与实验组应随机分配,并保证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大体一致,B正确;
C、对照组应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激素溶液的溶剂,以排除溶剂对实验产生的干扰,C正确;
D、对照组与实验组应随机分配,并保证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大体一致,而且培养条件也应相同,D正确。
10. D
第1页(共1 页)人教版八上生物 第5单元 第4章 第3节 真菌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22分)
1. 云南有丰富的野生蘑菇资源,可食用的野生蘑菇被誉为“山珍”,蘑菇属于
A. 植物 B. 动物 C. 真菌 D. 细菌
2. 唐代诗人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可见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的酿造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是
A. 青霉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醋酸杆菌
3. 腐烂的橘皮上长出的青霉属于
A. 细菌 B. 病毒 C. 苔藓 D. 真菌
4. 下面描述中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A.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 个体较大,都能用肉眼看到
C. 通过分裂来繁殖后代 D. 都是多细胞个体
5. 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在水中自由活动 B. 通过神经进行调节
C. 自己制造有机营养 D. 能够排出代谢废物
6. 1.下列对酵母菌生命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能获取营养 B. 能进行呼吸
C. 能完成反射活动 D. 能生长繁殖
7. 既能进行孢子生殖又能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是
A. 酵母菌 B. 细菌 C. 乳酸菌 D. 蘑菇
8.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所示。预测实验的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
A. 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 B. 甲腐败时乙没有腐败
C. 甲乙会同时腐败 D. 甲乙永不腐败
9. 桔子腐烂后长出的青绿色的毛是
A. 细菌 B. 病毒 C. 霉菌 D. 酵母菌
10. 图甲表示青霉,图乙表示曲霉,则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
A. 都属于多细胞真菌,但无细胞壁
B. 都由大量的菌丝构成,但②、③的功能相同
C. 都进行孢子生殖,但孢子颜色不同
D. 都不含叶绿体,但营养方式不同
11. 下列几种微生物的生殖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链球菌——孢子生殖 B. 大肠杆菌——分裂生殖
C. 酵母菌——出芽生殖 D. 曲霉菌——孢子生殖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如我们喜爱食用的香菇、平菇等都属于大型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故选:C。
2. B
【解析】酿造葡萄酒利用的是酵母菌。
3. D
4. A
【解析】真菌有的个体较大,能用肉眼看到,如蘑菇等,有的个体很小,不能看到,如酵母菌等;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细菌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
5. B
【解析】A、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生活在水中,有鞭毛,可在水中自由活动,A正确;
B、衣藻是单细胞植物,没有神经,B错误;
C、衣藻细胞内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营养,生活方式是自养,C正确;
D、单细胞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衣藻能够排出代谢废物,D正确。故选:B。
6. C
7. A
【解析】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呈簇状的细胞团。芽体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母细胞形成芽体的部位,由于水解酶对细胞壁多糖的分解,使细胞壁变薄。大量新细胞物质——核物质(染色体)和细胞质等在芽体起始部位上堆积,使芽体逐步长大。当芽体达到最大体积时,它与母细胞相连部位形成了一块隔壁。隔壁的成分是由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几丁质构成的复合物。最后,母细胞与子细胞在隔壁处分离。于是,在母细胞上就留下一个芽痕。酵母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故选:A。
8. B
【解析】空气中的微生物能从直玻璃管飘落到甲试管的肉汤中,而不能从弯曲的玻璃管进入到乙试管的肉汤中,所以甲试管中的肉汤腐败,乙试管中的肉汤仍然新鲜。故答案为:B。
9. C
【解析】曲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球状、面包等上出现。青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扫帚状,多在发霉的橘子等上出现。
10. C
11. A
【解析】链球菌属于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来繁殖的。
第1页(共1 页)人教版八上生物 第5单元 第4章 第5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共32分)
1. 制作面包时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A. 乳酸菌 B. 霉菌 C. 醋酸菌 D. 酵母菌
2. 利用乳酸菌可以发酵制作下列哪种食品
A. 酸奶 B. 牛肉干 C. 火腿肠 D. 面包
3. 制作米酒需要的微生物是
A. 乳酸菌 B. 醋酸菌 C. 青霉菌 D. 酵母菌
4. 酿制葡萄酒所利用的菌种主要是
A. 乳酸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醋酸菌
5. 制作调料酱时需要的生物是
A. 酵母菌 B. 霉菌 C. 青霉 D. 乳酸菌
6. 制作下列食品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家庭自制果酒相似的是
A. 酸奶 B. 泡菜 C. 面包 D. 食醋
7. 建造沼气池,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 枯草杆菌 B. 乳酸菌 C. 甲烷细菌 D. 根瘤菌
8. 下列食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有酵母菌参与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 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防止食品腐败
A. 将鲜蘑菇风干脱水 B. 将鲜鱼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
C. 用糖腌制蜜饯 D. 把食物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
10. 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食物腐败的是
A. 将鲜蘑菇风干脱水 B. 将鲜鱼冷冻处理
C. 用糖腌制蜜饯 D. 把新鲜蔬菜放到阴冷潮湿的角落
11.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事例对人类不利的是
A. 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B. 甲烷细菌产生沼气
C. 痢疾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中 D. 醋酸菌用于酿醋
12. 普洱茶是我国特色茶种之一。人们利用毛霉、黑曲霉、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茶叶中的物质进行转化,最终制成具有独特颜色、口感的熟普洱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茶叶的颜色、口感与菌种数量和种类有关
B. 发酵的温度需有利于上述真菌的生长繁殖
C.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分解茶叶中的有机物
D. 发酵期间需对茶叶消毒以防止有害菌滋生
13.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利用错误的是
A. 利用醋酸菌制醋 B. 利用酵母菌酿酒
C. 利用乳酸菌制作面包 D. 利用真菌制作豆腐乳
14. 对微生物应用前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村可用枯草杆菌制备沼气
B. 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广泛应用
C. 通过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D. 微生物在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菌肥和农药生产方面得到应用
15.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
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独立生活
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
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6. 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细胞壁 B.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进行分裂生殖 D. 是制作米酒的菌种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霉菌。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3. D
4. C
【解析】A.制作酸奶和泡菜用到乳酸菌,A错误。
B.制造酱油要用到霉菌,B错误。
C.酿制葡萄酒时主要加入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
D.制醋用到醋酸菌,D错误。
5. B
6. C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做馒头或面包、酒用经常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制食醋,利用了醋酸菌。因此制作下列食品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家庭自制果酒相似的是面包。故选:C。
7. C
【解析】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把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放在沼气池中,其中的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8. D
9. D
【解析】将蘑菇风干脱水,细菌不易繁殖,所以能防止蘑菇腐败变质;将鲜鱼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故可达到防止食物腐败的目的;用糖腌制蜜饯,水分大量脱离,细菌不易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腐败的目的;细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把食物置于温暖潮湿处,可以使细菌快速繁殖,从而使得食物很快腐败变质。
10. D
【解析】A、适于细菌大量繁殖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水分,将蘑菇风干后缺水,细菌不易繁殖。所以能够防止蘑菇不腐败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B、将鲜鱼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可以抑制细菌的生存和繁殖,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用糖腌制蜜饯所含的水分被大量脱离,水解、水合作用减少。再就是高糖隔离空气。细菌不易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细菌繁殖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把新鲜的蔬菜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可以是细菌快速繁殖,从而使得蔬菜腐败变质,故符合题意。
11. C
【解析】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对人类有益;甲烷细菌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以作为燃料,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腹泻,因此,痢疾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中,对人类有害;醋酸菌可用于制醋,对人类有利。
12. D
【解析】茶叶制作需要毛霉、黑曲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促进茶叶中的物质进行转化,所以茶叶的颜色、口感与菌种数量和种类有关,故A叙述正确;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所以发酵的温度需有利于上述真菌的生长繁殖,故B叙述正确;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分解茶叶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的转化,最终制成具有独特颜色、口感的熟普洱茶,故C叙述正确;发酵期间若对茶叶消毒,将使加入的酵母菌等失去活性,从而不能正常地发酵,故D叙述错误。
13. C
【解析】A.制作醋需要利用醋酸菌,故A正确。
B.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故B正确。
C.制面包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而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故C错误。
D.制作豆腐乳用到霉菌,霉菌霉属于真菌,故D正确。
14. A
【解析】A.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甲烷细菌利用,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或发酵;或无氧呼吸),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因此农村可用甲烷细菌制备沼气,而不是枯草杆菌,A不正确;
BCD.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广泛应用,通过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微生物在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菌肥和农药生产方面得到应用,都是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前景,BCD正确。
故选:A。
15. C
【解析】①细菌、真菌和病毒虽然结构不同,但是都具有遗传物质,正确;
②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独立生活,但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错误;
③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用来酿酒;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用来制面包或馒头,正确;
④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有些病毒可以研制成疫苗,预防某些疾病,错误。
因此这四项中完全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择C选项。
16. D
【解析】细菌全部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内。有些细菌还有荚膜,或鞭毛。进行分裂生殖,A、B、C正确。制作米酒需要用到酵母菌和霉菌等,不需要乳酸菌。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D错误。
第1页(共1 页)人教版八上生物 第5单元 第4章 第2节 细菌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22分)
1. 下列科学家中,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A. 列文虎克 B. 巴斯德 C. 孟德尔 D. 达尔文
2. 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 变形虫 B. 草履虫 C. 衣藻 D. 病毒
3. 巴斯德巧妙地利用鹅颈瓶来进行实验,证明细菌的来源,下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
A. 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
B. 瓶中的细菌来自空气中的细菌
C. 细菌是自然产生的
D.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4. 下列对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菌由多细胞组成 B. 细菌主要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C. 细菌可以生产抗生素 D. 细菌可以生产疫苗
5. 假设小明手上有 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 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 小时后他的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A. B. C. D.
6. 引起人患痢疾的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它具有的细胞结构
A. 有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有细胞膜、细胞质、裸露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D. 有细胞壁、细胞质、蛋白质外壳和由核酸构成的核心
7.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A. 接合生殖 B. 分裂生殖 C. 卵式生殖 D. 出芽生殖
8.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中的实验变量是
A. 植被的数量 B. 裸地 C. 草地 D. 灌木丛
9. 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中,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
A. B.
C. D.
10. 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发酵奶制品,制作时需加入乳酸菌。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多细胞真菌 B. 具有放射状分枝
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活
11. 经常不刷牙或刷牙不认真的人的口腔里常有细菌滋生,有的附着在牙齿上的细菌造成人患龋齿,有的感染口腔,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A. 自养 B. 寄生
C. 腐生 D. 有的寄生,有的腐生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D
3. C
【解析】鹅颈瓶中的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细菌。
4. A
【解析】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A错误;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只能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B正确;
C、利用某些细菌可以生产抗生素,如放线菌可以生产抗生素,C正确;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细菌可以生产疫苗(卡介苗),D正确。
5. A
【解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每隔 分钟进行一次分裂。则 小时后细菌分裂了 次。因此 细菌 小时后的个数是 个即 个。因此 个细菌 小时后的个数是 (个)。故 个细菌 小时后成为 个。
6. B
7. B
【解析】细菌只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故选:B。
8. A
【解析】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草本植物,茂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影响,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植被的数量。
9. A
【解析】图A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B是曲莓,图C是青霉,图D是酵母菌,它们都是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10. C
【解析】AB.乳酸菌属于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没有放射状分支,AB错误。
C.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菌属于细菌,C正确。
D.乳酸菌营腐生生活,不是寄生生活,D错误。故选C。
11. D
【解析】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内的细菌将糖类变成酸液,此种生活方式为腐生;腐蚀牙釉质进而腐蚀牙本质形成龋洞,当龋洞深入到牙髓腔,引起牙痛,此种生活方式为寄生。
第1页(共1 页)人教版八上生物 第5单元 第4章 第4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22分)
1. 森林中鹿的尸体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生活,因为这些尸体会被
A. 树叶覆盖 B. 大雪掩埋 C. 分解者分解 D. 野狗争食
2. 腐生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是
A. 使动植物患病 B. 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C. 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D. 与动植物共生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植物 B. 动物
C. 病毒 D. 腐生细菌和真菌
4.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微生物
A. 只要有绿色植物,生态环境照常稳定
B. 只要有消费者,生态环境照常稳定
C. 生态平衡被破坏,地球会变成一个垃圾场
D. 不会出现什么变化
5. 下列属于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
A. 都是单细胞生物 B. 都只利用孢子繁殖后代
C. 都具有成形细胞核 D. 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6. 下列疾病中,由真菌引起的是
A. 扁桃体炎 B. 猩红热 C. 丹毒 D. 足癣
7. 在下列细菌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 根瘤菌 B. 肺炎双球菌 C. 乳酸细菌 D. 醋酸杆菌
8. 图中可以看到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生长在一起形成的根瘤,根瘤菌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豆科植物的影响是
A. 寄生,破坏豆科植物的根系 B. 寄生,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C. 腐生,为豆科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D. 共生,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9. 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吸收并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制造含氮化合物供植物利用,而植物也可供给根瘤菌有机营养物质。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属于
A. 捕食 B. 寄生 C. 竞争 D. 共生
10. 一名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A. 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 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 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 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11.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
B. 地衣是细菌与藻类植物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C. 细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 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在自然界中,动、植物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一部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 B
3. D
【解析】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可见D符合题意。
4. C
【解析】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生物圈并未因此而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5. D
【解析】乳酸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青霉是多细胞的生物,故A错误;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故B错误;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集中的区域,故C错误;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存,故D正确。
6. D
【解析】A、人的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炎症,不是真菌引起的。不合题意;B、猩红热为 溶血性链球菌 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是真菌引起的。不合题意;C、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不合题意;D、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符合题意。
故选:D。
7. B
【解析】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少数细菌是有害的,如肺炎双球菌能使人患肺炎。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8. D
【解析】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能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被植物利用;而豆科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
9. D
10. B
【解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如图示中的①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真菌,如香菇、霉菌等。
()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图示中的②表示: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例如: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B.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C.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D.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从人体获得营养生活,它能够制造对人体有益处的维生素 和维生素 。
所以图解中的③表示与动植物共生,比如④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共生。
故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只有选项B。
故选择B选项。
11. B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