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生物第4单元 第3章 人体的呼吸 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生物第4单元 第3章 人体的呼吸 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4 07:1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下生物第4单元 第3章 人体的呼吸 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下列属于呼吸系统主要器官的是
A. B.
C. D.
2. 吸入的空气经过呼吸道处理后才进入肺内,下列不属于呼吸道对空气的作用的是
A. 吸附空气中的细菌 B. 湿润和温暖空气
C. 提高空气中的氧含量 D. 阻挡空气中的灰尘
3.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A. 鼻腔和肺 B. 气管和肺 C. 呼吸道和肺 D. 呼吸道和气管
4. 肺泡是肺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下列哪项不属于与肺泡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A. 肺泡数目众多
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C. 肺泡外围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肺泡位于支气管的末端
5. 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 鼻腔内有鼻毛 B. 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6. 人体呼出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由肺泡到达外界环境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 肺泡 支气管 气管 咽 喉 鼻
B. 肺泡 气管 支气管 咽喉 鼻
C. 肺泡 支气管 气管 喉 咽 鼻
D. 肺泡 咽喉 支气管 气管 鼻
7. 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关于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能通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
B. 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C. 它的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
D. 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8. 据统计,每年中小学生因溺水造成死亡的达 万多人,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人浸没在水中首先会影响呼吸环节中的
A.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D.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9.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A.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0. 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A. 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B. 气体交换的场所
C. 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D. 气体进出的通道
11. 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要经过
A.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C. 呼吸系统 D. 血液循环系统
12. 重感冒鼻塞时,我们常用嘴呼吸,时间久了常会感觉嗓子干涩,这说明鼻腔能够
A. 湿润空气 B. 杀灭病菌 C. 清洁空气 D. 温暖空气
13. 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 收缩、缩小、下降 B. 舒张、扩大、下降
C. 舒张、扩大、升高 D. 收缩、扩大、下降
14.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呼吸骤停,则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此伤者不能轻易搬动,应立即进行检查和施救
B. 为防止漏气,急救过程要捏紧被救者的鼻孔
C. 吹气的频率为 次分钟
D. 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为伴随吹气,伤者胸廓略有隆起,稍后气体能够从口排出
15. 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A. 细胞 B. 血液 C. 肺泡 D. 气管和支气管
16. 查酒驾时,被检查的司机需要对酒精测试仪进行吹气,此时司机的肺部变化正确的是
A. 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B. 膈肌舒张,肺部体积减小
C. 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D. 膈肌收缩,气体出肺
17. 散步和慢跑属于
A. 森林浴 B. 有氧运动 C. 高压氧治疗 D. 贫血病治疗
18. 某地区近年来患支气管炎的人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是
A. 土壤被污染 B. 食物被污染 C. 遗传物质改变 D. 大气被污染
19. 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但阴霾现象时有发生。下列与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
B. 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D. 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等,而对环境没有危害
20. 下列关于吸毒危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毒品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损害大脑
B. 吸毒和贩毒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
C. 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艾滋病
D.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并难以戒除
21. 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状态的 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可使肺通气量增大,吸入气体增多
B. 吸入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C. 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
D. 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
22. 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引起,患者的肺泡结构受损。雾化给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治疗肺炎的一种给药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肺泡受损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B. 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
C. 药物需经血液循环方可到达肺泡
D. 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
23. 游泳时为避免呛水,一般是用口吸气,口鼻并用呼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吸气时气体经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B. 水下压力较大阻碍了呼气时胸廓的扩大
C. 游泳可有效锻炼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肌
D. 长期游泳可使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24. 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 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25. 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应是
A. 肺泡 B. 血管 C. 血管 D. 组织细胞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8分)
26.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是获得氧气的重要通道。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图 中[③] 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2)循环系统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如下图 所示,在人体肺内,从外界吸入的[ ](选填①或②)氧气通过[③]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两层壁均由一层 细胞构成。氧气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使血液转变为颜色鲜红的 流回心脏。
(3)人体的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 ,并且释放 ,供给人体生命活动利用。这一过程主要在细胞的 内进行。
27. 下图的装置,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一手拿着图示的模型,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再放松橡皮膜,观察里面气球体积的变化和橡皮膜位置变化的关系。
讨论:
(1)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 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2)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罩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样
28. 图一、图二模拟了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图三表示血液流经某部位时气体成分的含量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 状态表示肋间肌 ,脊柱与胸骨之间的距离 ,模拟 (吸气 呼气)。
(2)图二表示膈肌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3)通过图一、图二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看出 为呼吸运动提供了动力。
(4)分析图三,该图表示发生在 (肺泡/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该过程需要通过 实现。
29. 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
(1)实验装置中,序号③模拟人体的 。
(2)图 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舒张,胸廓的容积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C
【解析】呼吸道没有提高空气中含氧量的作用。呼吸道可以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3. C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C正确。
故选C
4. D
5. B
6. C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氧气进入血液里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人体呼出二氧化碳时,途径与之相反,依次是肺泡 支气管 气管 喉 咽 鼻。
7. D
8. D
【解析】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进而影响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甚至危及性命;故选D。
9. D
【解析】血液流经肺泡后,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了。选项D符合题意。
10. B
11. B
12. A
【解析】用口呼吸时,口腔中的水分会大量散失,失去水分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使人咳嗽。这说明正常情况下鼻腔能使空气湿润。
13. D
【解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増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故选D。
14. D
15. A
【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 ;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故选:A。
16. B
【解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B正确。故选B。
17. B
18. D
【解析】人体的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患急支的时候,支气管炎性渗出增多,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就会导致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入侵,如果诊治不及时,由于肺部血液循环丰富,并且,肺部的营养血供是由支气管动脉供给的,所以此时,肺部当然比平时更容易感染,支气管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某地区近年来患支气管炎的人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是大气被污染。
19. D
【解析】A、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B、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D、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 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是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因此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烟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20. B
21. B
【解析】由题可知,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状态的 倍,可使单位时间吸入的气体量增多,A正确。
吸入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大,肺舒张,B错误。
肺通气量增大,使得更多的气体参与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有利于组织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C正确。
由题干可推知,科学锻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D正确。
22. C
23. B
【解析】呼气时胸廓缩小,B错误。
24. C
25. D
【解析】在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由肺泡排出体外。因此组织细胞处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第二部分
26. (1) 气管;大于
【解析】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图 中结构③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2) ②;肺泡;上皮;血红蛋白;动脉血
【解析】在人体肺内,从外界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两层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变成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流回心脏。
(3) 水和二氧化碳;能量;线粒体
【解析】人体的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这一过程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这一结构中进行。
27. (1) 手向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
(2) 略。
28. (1) 舒张;缩小;呼气
【解析】图一中 状态表示肋间肌舒张,脊柱与胸骨之间的距离缩小,模拟呼气。
(2) 收缩;小于
【解析】图二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模拟吸气过程。
(3) 呼吸肌
【解析】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其动力来自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呼吸肌。呼吸肌主要指的是肋骨间肌肉(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又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4) 组织细胞;气体的扩散作用
【解析】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因此,此处血液中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中,故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以图三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9. (1) 肺
【解析】实验装置中,①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②玻璃罩模拟胸廓;③气球模拟肺;④橡皮膜模拟膈。
(2) 呼气;缩小;大于
【解析】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腔的上下径缩小。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