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生物第4单元 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如图是某同学心脏每次跳动时,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关系(每心房一方格表示 秒)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同学的心率是 次/分
B. 心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收缩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
C. 心房与心室有同时收缩和同时舒张的时间
D. 心房收缩时间短、舒张时间长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 急性阑尾炎患者,血常规检查时,超出正常值的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3.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
B. 血液由①②③组成
C. ②能吞噬侵人体内的病菌和异物
D. ③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4. 血红蛋白呈红色并且含元素
A. 铜 B. 铁 C. 钙 D. 锌
5. 李老师去西藏支教一年,回来体检时,发现血液中一种成分明显增加,这种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6. 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A. 流速较快的血管 B. 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C. 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D.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7. 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 心室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房
B. 心室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心房
C. 心房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室
D. 心房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心室
8. 下列关于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将你的手按住胸部的左侧,能够摸到心脏的搏动
B. 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
C. 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右两部分不通,上下两个腔相通
D. 一次心脏跳动仅包括心脏的收缩
9. 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人的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B. 可以促进血液从心室流回心房
C. 可以促进肺活量增加 D. 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利用氧气
10. 如图是心脏的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B. 图中 内的血液是经过肺循环由③和⑤流回来的
C. 图中①内流动脉血,②内也流动脉血
D. 图中心室壁最厚的是
11. 小红因误吞异物需要全身麻醉手术取出,麻醉药是从手部静脉注入,药物首先会出现在心脏的
A. 右心房 B. 左心房 C. 右心室 D. 左心室
12.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的共同规律是
A. 心房 静脉 器官 动脉 心室
B. 心房 动脉 器官 静脉 心室
C. 心室 动脉 器官 动脉 心房
D. 心室 动脉 器官 静脉 心房
13. 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血管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
A. 肺动脉 B. 肺静脉 C. 主动脉 D. 上、下腔静脉
14. 心脏在人体之中的位置是
A. 胸腔内两肾之间 B. 腹腔内两肺之间
C. 胸腔内两肺之间 D. 腹腔内两肾之间
15. 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 型标准血清和 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凝集," " 表示不凝集)
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
A. 、 、 、 型 B. 、 、 、 型
C. 、 、 、 型 D. 、 、 、 型
16. 如图是人体心脏各腔及相连血管示意图,图中血管 的名称及其中流动的血液分别是
A. 肺动脉,鲜红色的动脉血 B. 肺动脉,暗红色的静脉血
C. 肺静脉,鲜红色的动脉血 D. 肺静脉,暗红色的静脉血
17. 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以便于我们观察
B.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处,以保证小鱼呼吸
C. 应尽量快速完成观察,以减少对小鱼的伤害
D. 在视野中看到红细胞单行移动的血管是静脉
18. 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A. 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 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 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 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19. 某中学一位教师支教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20. 张大娘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 毫米汞柱,请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A. 贫血 B. 低血压 C. 高血压 D. 坏血病
21.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具有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肺泡小、数量多,总表面积大 B. 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C.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肺泡壁肌肉舒张使肺泡扩张
22.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物中的碘被吸收利用,多余的碘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食物中的碘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B. 碘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室
C. 碘进入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 D. 血液流经肾脏,碘可以进入尿液
23. 在 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
A. 型血输给 型血患者 B. 型血输给 型血患者
C. 型血输给 型血患者 D. 型血输给 型血患者
24. 图为血管及血液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提取 分子时,可以用成熟的 为材料
B. 若此段血管是肾静脉, 中含有营养物质和激素
C. 某人若患阑尾炎,血液中 的数目会明显增加
D. 若此段血管是肝动脉,其管壁较薄,管腔较小
25. 年 月 日是第 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 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 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血
D.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动脉比静脉粗大。()
(2)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连通。()
27.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临床上输血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输血时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方式。输血时可给患者输注供血者的血液成分或全血,常用于急性大量失血、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病、严重感染及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疾病等,对减少死亡率、改善病情及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的一大进步是临床输血从输全血时代进入了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就是把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加以分离,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用,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相对于以前的全血输注,按需选择的成分输血更安全、更合理。我们的血液成分制品主要有如下种类。红细胞制剂,适用于各类中重度贫血病人。血浆制剂,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补充治疗,以及手术、外伤、烧伤等大出血患者的血容量补充。血小板制剂,适用于血小板数量极度减少或功能障碍并伴有出血倾向及表现的患者。
无论哪一种血液制品的输注,医生都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依照科学规范的输血指南来进行。一是避免浪费血液资源,二是减少因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
(1)血液由血浆和 组成,人的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
(2)新鲜的血液盛放在医院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如果不及时加抗凝剂,片刻后血液就会凝固成块(如图所示)。
观察培养皿中凝固的血块,血块上表面的颜色应该是 (填“鲜红色”或“暗红色”),原因是红细胞里含有 ,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 。
(3)安全输血应以输为原则。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血液成分进行输血。对于止血功能障碍、贫血、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给他们输入的成分依次是 (填写字母)。
a.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b.血小板 红细胞 血浆
c.血浆 红细胞 血小板
28. 下图是人体心脏解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下列结构名称:[①] ;[⑦]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⑨] 的壁最厚。
(3)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⑧] 。
(4)经过体循环过程后,血液就由 血变成 血。
29. 对新冠肺炎患者来说,除了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凝块也是一个致命因素。在患者的肺、肠、肝、肾等处最小的血管里都布满了血凝块,肺部情况尤为严重,血凝块切断了流向小肺泡的血液,造成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无法正常完成。
(1)下图是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图解,血凝块影响的环节是 。
外界气体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④⑥
(2)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理是 ,随后与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变为含氧量高的 。
(3)针对患者大量出现血凝块的现象,有医生曾尝试给病人使用一种通常用来治疗血管栓塞的药物。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则该药物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解析】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 个,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所以急性阑尾炎患者验血单中,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故选:B。
3. C
【解析】①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③血小板没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4. B
5. B
【解析】李老师去西藏支教一年,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故选B。
6. D
【解析】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故选D。
7. A
【解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故选A。
8. D
【解析】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次心跳。
9. B
10. B
【解析】题图中 内的血液是经过体循环由③和⑤流回来的。
11. A
【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麻醉药是从手部静脉注入,药物进入血液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因此,经过血液循环药物最先到达的是小红心脏的右心房,A正确。
故选A。
12. D
【解析】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全身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房。
故选D。
13. B
【解析】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个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肺静脉里的血液中含氧量最高。故选B。
14. C
【解析】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大小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故选C。
15. B
【解析】从表中可看出,甲与 型、 型标准血清都凝集,故甲为 型血;乙与 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与 血型不凝集,故乙为 型血;丙与 、 型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故为 型血;丁与 型不凝集,与 型标准血清凝集,故丁为 型血;
故选:B。
16. B
17. D
18. B
【解析】方法一:
用胶皮管扎住针刺入部位的上方,可以阻止血液回流到心脏,其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有利于寻找目标血管;A正确;
动脉血液是由心脏流向远处的,而不是流向心脏,B错误;
血液暂时不能流回到心脏,储存在血管内,可以使血管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C正确;
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所以输液或抽血都是选择静脉,D正确。
故选择B选项。
方法二: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
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动脉中血液远心流动即心脏 动脉,动脉血压高,血流快,因此刺后的伤口出血较多,而且不易止血,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择B选项。
19. B
【解析】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能加强对氧的运输,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
故选B。
20. C
【解析】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 压千帕、舒张压 千帕。血压经常超过 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 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张大娘的血压是 (正常值 ),应属于高血压。
故选C。
21. D
22. B
【解析】食物中的碘主要在小肠被吸收,A正确;
物质碘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B错误;
碘进入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血液流经肾脏,碘可以进入尿液,D正确。
23. D
24. B
【解析】A.成熟的 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提取 分子时,不可以用成熟的红细胞为材料,A错误。
B.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可以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所以若此段血管是肾静脉,那么 血浆中含有少量的营养物质和一些激素,B正确。
C.某人若患阑尾炎则血液中 白细胞的数目会明显增加,C错误。
D.若此段血管是肝动脉,因为动脉的管壁较厚,管腔较大,D错误。
25. C
【解析】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A正确。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 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血;
D、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 ,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 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部分
26. (1)
(2)
27. (1) 血细胞;水
【解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2) 鲜红色;血红蛋白;结合;分离
【解析】观察培养皿中凝固的血块,血块上表面的颜色应该是鲜红色,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3) 同型血;b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 型的人,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 型血。
有止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其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因此需要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
故选b。
28. (1) 主动脉;肺静脉
(2) 左心室
(3) 左心房
(4) 动脉;静脉
29. (1) C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患者的肺、肠、肝、肾等处最小的血管里都布满了血凝块,因此会影响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故⑤⑥正确;由题意可知,血凝块切断了流向小肺泡的血液,造成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无法正常完成,故③④正确;
故选C。
(2) 气体扩散;血红蛋白;动脉血
【解析】肺泡中的含氧量高,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因此氧气通过气体扩散由肺泡进入血液。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变为含氧量高的动脉血。
(3) 右心房
【解析】血液循环途径:
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药物通过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