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理解“震撼、封锁”等词语。
2.默读课文,关注文中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董存瑞的形象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关注文中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董存瑞的形象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一首首壮烈的诗篇。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战斗胜利结束了。在战士们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喜悦,他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因为他们最可爱、可敬、年仅19岁的战友董存瑞为了炸掉敌人的暗堡,壮烈牺牲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让它把我们带到那个悲壮、伟大的时刻。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正确领读以下词语的读音。
嗒(dā)嗒 郅(zhì)顺义 战壕(háo) 扑哧(chī)
匍(pú)匐(fú) 凹(āo)地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多音字。
dǎo:摔倒 倒闭
dào:倒影 倒茶
jiā:夹菜 文件夹
夹 jiá:夹袄
ɡā:夹肢窝
辨析:“夹”在表示“从两个相对的方面加压力,使物体固定不动”“胳膊向胁部用力,使腋下放着的东西不掉下”“处在两者之间”“夹杂、掺杂”时,读jiā;如“夹菜、夹着书包”;在表示“双层的(衣被等)”时,读jiá,如“夹袄、夹被”;仅在“夹肢窝”一词中,读ɡā。
(2)重点词语释义。
震撼:震动;摇撼。
封锁:指(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
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恳切:诚恳而殷切。
战壕:作战时为掩护而挖的壕沟。
扑哧:形容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
嘹亮:(声音)清晰响亮。
惊天动地:形容(斗争等)声势浩大、(事业等)意义或影响极大。也形容声音极大。
坚毅:坚定有毅力。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地动山摇:山被震动,地也摇摆,形容声势浩大。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掉敌人的暗堡,为我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炸暗堡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交代了董存瑞炸暗堡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交代了董存瑞炸暗堡的结果。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1自然段,说说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
明确: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不把暗堡炸毁,冲锋部队就无法前行。
2.阅读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层?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层的大意。
明确:第一层(第2~4自然段):写董存瑞请求炸暗堡。
第二层(第5、6自然段):写董存瑞逼近暗堡。
第三层(第7自然段):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2)品读董存瑞神态描写。
①请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
明确:“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②这两句神态描写都写到了董存瑞的目光,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
明确:第一句:“瞪着”“进射出仇恨的火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恨。
第二句:“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表现了董存瑞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3)品读董存瑞语言描写。
①请找出描写董存瑞语言的句子。
明确:“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②董存瑞的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什么?
明确:第一句中,“坚决”一词说明董存瑞已经下定决心。
第二句是董存瑞牺牲前最后的呼唤,展现了董存瑞崇高的精神。
(4)品读关于董存瑞的动作描写。
①找出描写董存瑞动作的词句。
明确:“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他抬头眺望远方”
②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董存瑞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和伟大无私。
③品读“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思考:董存瑞为什么要手托炸药包?
明确:因为当时情况万分紧急,冲锋号已经吹响,不炸毁暗堡,战士们就会伤亡惨重,而炸药包又无处安放,所以董存瑞只能选择自己手托炸药包。
④董存瑞“眺望远方”,你觉得他会看到什么呢?
明确:他会看到英勇的战士们冒着硝烟、炮火,把敌人全部消灭,胜利的红旗高高飘扬。
(5)董存瑞在冲到桥下前和安放炸药时各遇到了什么困难?
明确:冲到桥下前:①敌人猛烈的火力;②车腿中枪负伤。
安放炸药时:①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②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3.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否相同?
明确:不相同。第1自然段的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突出敌人的火力之猛,体现“我军”的困难之强大;第7自然段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写出时间在慢慢推进,突出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决心。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如何理解“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一句?
明确:这句话是对董存瑞的动作描写,“昂首挺胸”表现了董存瑞对战斗必胜的信心及为国为民献出生命的决心。“站”“托”“顶”“拉”写出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情形。“猛地一拉”写出了他坚决、果断、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精神。
(2)“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句有何作用?
明确:“哧哧”“冒着白烟,闪着火花”从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对导火索进行细致描写,突出了局面的危急。“钢铸一般的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董存瑞的脸比作钢铸的,表现了董存瑞不怕牺牲的坚定态度。
2.总结。
本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掉敌人的暗堡,为我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赞美了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这场战斗的胜利。正是有无数个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们将永载史册,永远被我们铭记,向英雄致敬!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起因——道路被封锁
请求炸暗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经过 逼近暗堡 英勇无畏 为国牺牲
舍身炸暗堡
结果——炸毁暗堡,解放隆化
倒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